在三亞常住的新疆人難道頓頓都吃海鮮嗎?
從草原和戈壁灘到大海和沙灘,從新疆到三亞,從家鄉(xiāng)到遠方。
要怎么形容我對新疆的感情,大概就是四年前來到三亞的最后一頓大盤雞皮帶面,下了飛機到了鳳凰機場后再也聽不見熟悉的新疆口音;
但這四年我無數(shù)次在校園里聽見熟悉的家鄉(xiāng)口音,每當(dāng)聽見那熟悉的口音我心里會默默想:肯定就是咱們新疆人!
三亞好像是新疆人和東北人的第二故鄉(xiāng),去三亞的新疆人大多是去旅游或過冬的,但我比較例外,我是來上學(xué)的。
剛來到三亞的第一年極其不適應(yīng),環(huán)境不適應(yīng)、飲食不適應(yīng)……
新疆的天總是亮的晚,黑的也很晚,每次在給家里打電話的時候我總是會說:“怎么還沒天黑啊?這都幾點了!”
習(xí)慣了中午兩三點吃飯,看慣了晚上十一點還很熱鬧的街道,這個時候我又想念我的新疆了。
飲食上的不適應(yīng)還是比較明顯,南方人的口味都很清淡,飯量也很小,吃飯的時候我多么想念新疆的炒米粉、大盤雞、過油肉拌面、烤肉、丁丁炒面、干煸炒面,還有我很喜歡的清燉羊肉,多到說不完的新疆美食。
我總是對身邊朋友說,你跟我回新疆吧,我天天帶你吃牛羊肉,食譜一個月不重樣,每次朋友們都會說他們一定要去新疆。
是啊!新疆真的是一個讓人舒服的地方。
新疆可能沒有一線城市的繁華,沒有四通八達的高鐵輕軌,沒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沒有快節(jié)奏的生活,
但是新疆從來不缺的是隨處可見的真誠,每一個人都會很熱情,并且這份熱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新疆大多縣市的生活節(jié)奏都相對比較慢,恰恰因為這個,我一直以來都覺得人間的煙火和溫暖才是真正難得。
在三亞的第四年,我才漸漸習(xí)慣了這里潮濕的空氣,習(xí)慣了早上六七點起床吃早飯,習(xí)慣了臺風(fēng)天可以連著下十幾天的雨,雖然很想念新疆,但是也要習(xí)慣這里的一切。
在三亞的我都吃些什么呢:
01
椰香文昌雞
海南最出名的是文昌雞,海南人對于文昌雞的熱愛大概就像是咱們新疆人對于大盤雞皮帶面的熱愛。
文昌雞外皮酥脆,混合著椰子的香氣,口感和色澤都很贊,吃辣的朋友搭配著辣醬吃也很不錯。
02
海南粉
作為新疆女孩子,最愛的是炒米粉,但來到了三亞吃的最多的就是海南粉,想念炒米粉的時候來吃一碗海南粉吧,可以填滿自己一顆不能缺少粉的胃。
海南粉的精髓就在于湯汁,配料和牛肉攪拌均勻,不僅不油膩反而多了一分爽口,愛吃辣的新疆人就加一勺海南的辣椒醬吧。
03
清補涼
一年四季都如夏天的三亞怎么少的了清爽的食物呢,在逛街很熱的時候,就可以在街邊的小店喝一碗清補涼,就像是在新疆大家愛喝的酸奶加西瓜等水果的刨冰。
椰奶加上水果、紅豆、薏米、椰絲和芋圓,顏色雪白,口感清爽,甜度適中。三亞的夏天沒有酸奶西瓜刨冰,但是會有清補涼的陪伴。
04
菠蘿炒飯
每一次吃菠蘿炒飯我都會想到新疆的抓飯,菠蘿炒飯里沒有大塊的羊肉,但是每一粒米都散發(fā)出菠蘿的香氣。
每一個想念新疆的時刻,吃一份菠蘿炒飯也是很完美的午餐。
喜歡菠蘿炒飯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看起來很美味,色香味俱全,看見裝在菠蘿里的炒飯就會讓人很有食欲,這可能就是菠蘿炒飯的特別之處了。
05
烤生蠔
新疆有紅柳烤羊肉,三亞有蒜蓉烤生蠔,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食材,各有各的特色,唯一相同的也許就是都在爐子上烤,生蠔的口味是鮮香,烤羊肉的口味是香辣。
在三亞吃燒烤,烤生蠔是必點的,蒜末配上蔥花和小米辣,和生蠔一起碰撞出一種別樣的美味。想念新疆零點的夜市,那就在三亞的21:30點上一份烤生蠔吧。
06
蝦餅
新疆人的家里從來不會缺的主食就是馕了,肚子餓了吃口馕,吃羊肉湯要吃馕,吃燒烤要吃烤馕,新疆人對馕是真愛。
在三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是蝦餅,每一個餅中間都會有一個大蝦,剛出爐的蝦餅一掰就斷,超級脆,油炸后的蝦還帶有韌勁,越吃越上癮。
一個人在外,因為熱愛,所以從不覺得新疆遠。
新疆有很舒適的氣候,我喜歡每一個有風(fēng)的清晨,喜歡每一個20點日落的傍晚。我相信每一個遠在內(nèi)地的新疆人都會很想念新疆的一切。距離新疆五千多公里的距離,也無法割舍我對新疆的思念。
希望每一個在內(nèi)地的新疆人都可以帶著自己的理想繼續(xù)向前,新疆永遠都是我們的港灣。
新疆不遠,因為熱愛。
-END-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帶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