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諸葛瞻是否該為蜀漢滅亡背鍋

首先認個錯,馬邈是馬岱之孫是網(wǎng)上杜撰的,筆者才疏學(xué)淺,可能也誤人子弟,給各位道歉,躺平任嘲,那一段記載我已經(jīng)修正掉
公元263年,劉禪向鄧艾投降,蜀漢滅亡。
在討論蜀漢滅亡的主要責(zé)任人時,除了個別無腦黑子說的諸葛亮、劉備之類的以外,諸葛瞻,貌似是出場率很高的一位。可以說是諸葛黑、姜維粉、魏延粉都喜歡黑的一位,那么,諸葛瞻真的要為蜀漢滅亡背大鍋嗎?
諸葛瞻一共做了兩件有爭議的事情,一件是個別人說的與黃皓串通要廢除姜維,一件就是與鄧艾作戰(zhàn)失利,我們先說第一件事。
諸葛瞻與黃皓勾結(jié)的史料大概是這樣
維本羈旅讬國,累年攻戰(zhàn),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quán)於內(nèi),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xié)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fù)還成都?!度龂窘S傳》
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度龂局T葛亮傳》
瞻、厥等以維好戰(zhàn)無功,國內(nèi)疲弊,宜表后主,召還為益州刺史,奪其兵權(quán);蜀長老猶有瞻表以閻宇代維故事。《孫盛異同記》
景耀四年,(諸葛瞻)與輔國大將軍南鄉(xiāng)侯董厥并平尚書事?!度龂局T葛亮傳》
我們可以看出,諸葛瞻于景耀四年(261年)開始成為國家執(zhí)政者之一,他一上臺做的事情便是要奪姜維的兵權(quán),換閻宇掌兵。但是,這和勾結(jié)黃皓卻有著很大的出入。
1、諸葛瞻此舉,是因為姜維好戰(zhàn)無功,國內(nèi)疲弊。的確是事出有因。
2、閻宇并非是大家印象中的無能猥瑣男,他的評價則是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繼踵在忠后,其威風(fēng)稱績,皆不及忠。雖然不及馬忠,但是做事還是很認真負責(zé)的。
3、諸葛瞻對黃皓的好感還不如姜維。
諸葛瞻對姜維的態(tài)度僅僅是奪其兵權(quán)。而對待黃公公的態(tài)度嘛
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日:“吾內(nèi)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進屯綿竹,埋人腳步而戰(zhàn),父子死焉。《元和郡縣志》
瞻長子尚嘆曰:“父子荷恩,不早斬黃皓,以致敗國殄民,用生何為。”乃驅(qū)馬赴魏軍而死?!度A陽國志》
可見,諸葛瞻可是對黃皓起了殺心的。在這方面,姜維鄧艾諸葛瞻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及鄧艾至蜀,聞皓奸險,收閉,將殺之,而皓厚賂艾左右,得免?!度龂径蕚鳌?/strong>
所以說,諸葛瞻不存在是勾結(jié)甚至附和黃皓。倒不如說廢除姜維是諸葛瞻等人的主意,黃皓僅僅是附和而已。即使是閻宇,對黃皓也就是陰奉陽違而已。
時黃皓預(yù)政,眾多附之,憲獨介然。皓恚之,左遷巴東太守。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拜憲領(lǐng)軍,為宇副貳?!稌x書》
黃公公如此憎恨的人,閻宇直接將其提拔。可見諸葛瞻董厥閻宇談不上“附和”黃皓。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諸葛瞻欲奪姜維兵權(quán)一事,并非勾結(jié)黃皓或者私人恩怨,而是他與董厥等人經(jīng)過一定的分析做出的決定。至于該想法對不對,這個不敢評價,我個人是覺得此事欠妥當(dāng),但諸葛瞻畢竟是好心,談不上什么勾結(jié)奸臣。
那么來說說諸葛瞻的第二件事,與鄧艾作戰(zhàn)。
在諸葛瞻出兵前,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
六年,維表后主“聞鍾會治兵關(guān)中,欲規(guī)進取,宜并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guān)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后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度龂竞笾鱾鳌?/strong>
優(yōu)秀啊斗帝,倒是想看看斗帝粉怎么洗這破事(笑)。
蔣舒為武興督,在事無稱。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漢中守。舒恨,故開城出降?!妒裼?/strong>》
emmm因為魏軍大將斗帝的優(yōu)秀指揮才能與識人之明,導(dǎo)致蔣舒臨陣倒戈、傅僉陣亡、陰平gg,趙廣也陣亡于沓中,姜維等人也只能退守劍閣。
此時,名場景發(fā)生。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馀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zhuǎn)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度龂距嚢瑐鳌?/span>
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所謂的偷渡陰平,與演義中出入很大并非孤注一擲,更非子午谷逗謀的異想天開,寄希望于敵人集體掉線。
首先是鄧艾軍的兵力問題,是萬余人,并且是與蜀漢軍多次交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精銳。
十一月,鄧艾帥萬余人自陰平逾絕險至江由?!稌x書》
其次,鐘會并非對鄧艾的計策嗤之以鼻,而是派人去支援,并且所戰(zhàn)皆克。
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qū)而前?!度龂剧姇鳌?/span>
最后,蔣舒不戰(zhàn)而降,蜀漢內(nèi)部不穩(wěn),這一點不能忽視。劉禪昏庸聽信黃皓,對作戰(zhàn)形勢估計失誤,譙周等人主降。
霍弋聞魏軍來,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備敵既定,不聽。及成都不守,弋素服號哭,大臨三日?!稘h晉春秋》
emmmmmm,斗帝真會玩。
這里有必要說一下伏兵三校和馬邈。
由上文可知,田章距離江由百里遇見了伏兵,這個伏兵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個伏兵是馬邈的,一種可能是這個伏兵是姜維之前布置在此。不論哪種,馬邈逗犯了致命的錯誤。如果是第一種,那么馬邈太過于輕敵,與戰(zhàn)斗力強勁的魏軍硬碰硬,無需鄧艾出馬便盡數(shù)潰敗。如果是第二種,那么馬邈不戰(zhàn)而降,國之罪人。
這里有個時間線需要確認下,諸葛瞻出兵的時候,江由并沒有被攻克。(上文的諸葛瞻說進不守江由也是佐證之一。)
六年冬,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諸軍至涪停住?!度龂局T葛亮傳》
這時候,所謂的諸葛瞻最大黑點出現(xiàn)了。
到涪縣,瞻盤桓未進,崇屢勸瞻宜速行據(jù)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于流涕。《三國志黃權(quán)傳》
這里,我們不要犯一個常識性錯誤。諸葛瞻最后的確失敗了,但不代表聽了黃崇的意見會更好甚至?xí)A。畢竟,這里只有黃崇一個人實名反對。而不是“諸將”苦勸瞻不停。黃崇也并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他的計策也并非錦囊妙計。
我們站在諸葛瞻的角度仔細分析,常勝將軍鄧艾來了,蜀漢朝廷操作很迷,諸葛瞻的軍隊是沒什么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宿衛(wèi)軍,快速行軍真的是良策嗎?

鄧艾軍野戰(zhàn)戰(zhàn)斗力強勁,(不要說什么偷渡陰平損耗體力多嚴重,伏兵三校怎么沒的?)如果諸葛瞻貿(mào)然強行軍,豈不是被反客為主?
如果馬邈死守一陣,鄧艾軍補給出現(xiàn)問題,諸葛瞻軍隊養(yǎng)好體力蓄勢待發(fā),此時宣稱鄧艾并非不可戰(zhàn)勝,激勵士卒,那么也不怕鄧艾圍點打援。再根據(jù)形勢向閻宇霍弋求援,這可謂是萬全之策。
但是,失算了。馬邈這一關(guān)出了問題,鄧艾兵臨城下時,他不戰(zhàn)而降了。無論那三校伏兵是不是他派的,他在江由看到鄧艾的一剎那,投降了。
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度龂距嚢瑐鳌?/span>
在兵臨城下時馬邈不戰(zhàn)而降,這是誰都無法預(yù)料的,鄧艾軍的補給問題全部解決,諸葛瞻面臨的不是檣櫓之末的鄧艾軍,而是士氣大振,插入蜀漢腹心的萬余精銳。
魏大將軍鄧艾克江由,長驅(qū)而前。而蜀本謂敵不便至,不作城守調(diào)度,及聞艾已入陰平,百姓擾擾,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度龂咀S周傳》
鄧艾攻克江由長驅(qū)向前,蜀漢百姓慌作一團,而周圍形勢,恐怕也是差到了極點。誰也保不準下一個蔣舒馬邈是哪位。
面對士氣如虹的鄧艾軍,諸葛瞻只能暫避鋒芒,放棄涪城,在綿竹與其決一死戰(zhàn)。
此時會有人說,這諸葛瞻腦子有毛病嗎?為什么不在涪城與鄧艾決一死戰(zhàn),或者干脆在綿竹抱頭蹲防呢?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諸葛瞻放棄涪城也是正是為了先避其鋒芒。涪城水路四通,相對于綿竹江由可以說是易攻難守。江由已丟,沒有在涪城作為其后援的必要。
至于在綿竹決戰(zhàn),而不是死守,是因為鄧艾軍此時的銳氣不如剛攻克江由的剛猛,并且略帶驕氣。
諸葛瞻必須出擊的原因是,此刻蜀軍需要一場勝利!因為蜀軍連戰(zhàn)連敗,損失了傅僉趙廣等大將,蔣舒馬邈不戰(zhàn)而降。搞不住誰會因為畏懼而投降。此時諸葛瞻要想拯救蜀漢只有一種可能,大敗鄧艾軍數(shù)次,令蜀漢方軍民士氣大振。
不過,這可能嗎?常勝將軍鄧艾的精銳可能會輸給諸葛瞻的宿衛(wèi)軍嗎?
可能!
蜀衛(wèi)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zhàn)不利,并退還,曰:"賊未可擊。"《三國志鄧艾傳》
常勝將軍鄧艾的連勝,被第一次出戰(zhàn)的諸葛瞻終結(jié)了。如果再勝利一次,鄧艾軍與諸葛瞻軍的形勢也許會逆轉(zhuǎn),諸葛瞻便會有足夠的信心拖到霍弋閻宇甚至吳軍的增援,哪怕他是鄧艾,哪怕他是大將軍姜維一生未勝之?dāng)常褴娖渌麑㈩I(lǐng)也會相信,諸葛武侯之子,可以戰(zhàn)勝鄧艾。
可惜,奇跡并未發(fā)生,因為,對手是鄧艾。
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zhàn),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度龂距嚢瑐鳌?/span>
失敗了,并沒有奇跡。在絕對的實力差面前,信仰、忠誠、熱血都化為了粉末。以漢丞相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為首,漢車騎將軍之孫張遵、漢安漢將軍李恢之侄李球、漢尚書郎黃崇均在此戰(zhàn)忠戰(zhàn)死。
數(shù)日后,劉禪投降。其子北地王劉諶自盡。
264年正月十八日,姜維計劃泄露,與張翼蔣斌蔣顯等為魏軍所殺,蜀漢徹底滅亡。
說句題外話,諸葛瞻在三國志中的記載,可以說是被黑的最慘沒有之一。就連黃皓的鍋都能被強行牽扯到責(zé)任,而本傳中來一句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也是沒誰了。陳壽和諸葛瞻的仇相比也有所聞,在此就不多敘述了。
總而言之,我希望各位能給諸葛瞻一個公平的評價,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張巡最后也沒有守住睢陽,張自忠也沒能擊潰日軍保住宜陽,但是,他們盡力了。
此文并非洗白諸葛瞻,他在這一系列指揮中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也許應(yīng)該及時進江由,也許應(yīng)該瘋狂向閻宇霍弋求援,給成都方面施壓。不過,會不會適得其反真很難說。我希望大家在提到諸葛瞻的時候,不是什么坑姜維,丟諸葛亮的人,魏吳粉嘲諷不說,蜀漢的諸葛姜維粉也跟風(fēng)罵。而是客觀取考慮其出境。他不說紈绔子弟關(guān)系戶諸葛瞻。而是蜀漢殉國大將諸葛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