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與社會的沖突

最近做了一些職業(yè)相性測評,結(jié)果我好像比較適合做編輯。
然后又做了MBTI的人格測評,顯示“INFP”是我的本性。
我笑了,你呢?
之所以會笑,是因為我覺得這兩種性格其實是存在沖突的。因為INFP人格最重視“自我”的實現(xiàn)和維持,而做編輯等媒體相關(guān)的行業(yè),就需要大量地去看自己不喜歡的、別人的作品,還要設(shè)法去調(diào)查、了解、跟蹤主流大眾的文化口味。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與“別人(社會)”的沖突實在是此起彼伏,猝不及防,令人崩潰。
比如說,我對娛樂圈新聞沒興趣。這話說出來可能很多人就要取關(guān)(哎,我有粉絲嗎),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尊重別人的喜好,但不可能像自己的喜好一樣那么喜歡它。可是等你做了自媒體編輯,就不得不天天盯著這些你根本不關(guān)心的信息。就算薪資待遇再怎么豐厚(雖然一點也不豐厚),你也會覺得生活是一種折磨。這也是我之前離職的原因。
我就是我,怎么可能喜歡上我本來不喜歡的東西?
有人說,工作就是工作,能賺錢就行,和興趣必須分開。可我也聽過很多成功人士的說法:只有興趣能讓你走得更遠,做出大業(yè)績。
現(xiàn)在這個階段的我,還不知道如何達到那樣的境界。就算興趣喜歡寫作,如果天天被迫交夠一定的稿子數(shù)目,那興趣也會蕩然無存。靈感本來就是偶然的,卻強行為了商業(yè)的利益將其變?yōu)楸厝弧N蚁?,能做到這一點的,也許是那些本來就特別優(yōu)秀,或者本來就沒多少靈感的人。前者有足夠的點子可以磨,后者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流水線的工作方式。
唉,請放過文學(xué)吧。雖然我根本稱不上文藝青年,但還是心痛于資本對于信息時代的劣化。大量無用、重復(fù)的信息被創(chuàng)造出來,擾亂人的心神,并且又給了人辨別、搜集有用信息的新挑戰(zhàn)。有了新的挑戰(zhàn),自然也就有了生活水平的新差距。
你們這群人,真的很喜歡競爭呢?(笑)
罷了,競爭也給了人機會嘛。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否完全有必要讓步于社會,我還是持保留的意見。
畢竟,我是個二刺猿嘛。也許我從生到死追求的是你們鄙視的狹小空間,但我根本不需要一個所謂更偉大的世界。完全打破自我的觀念,這是我做不到的。我想,這不光是INFP人格,和編輯職業(yè)之間的沖突。
這隱含著我們社會進步過程中所付出的一些代價,所舍棄的一些并非沒有重要價值的東西。雖然在當前可能是必須的,可舍棄絕對不會是永恒正確的。如果忘記這一點,那么社會的利益必將與個人的利益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矛盾。這就是本末倒置。
我承認自己也并非高雅、完美、杰出的靈魂。這世上如果真的有那種靈魂,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蓪ξ襾碚f,自我的尊嚴是無價的。
愿我們都成為強大的孩子,而不是渺小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