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比父母有?!钡淖优?,沾了這些吉氣,遲早發(fā)跡

有這么一個現(xiàn)實:還未成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越過越好。等我們有了孩子,成為了父母,我們就希望孩子過得比自己要好。
父母的心愿,其實很簡單,一家人安安穩(wěn)穩(wěn),孩子一代更比一代強。這種“一代更比一代強”的觀念,要想成為現(xiàn)實,那是比較困難的。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超越父母。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就非凡。超越父母的孩子,不是沒有,只是這些人不多,占了小部分。
從“二八法則”的角度來說,能夠比父母混得好的孩子,不超過百分之二十。而比父母混得還要差的孩子,基本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其實,比父母有福氣的子女,都沾了這些吉氣,遲早會發(fā)財發(fā)跡。

一、受到世代“祖先福澤”的庇佑。
有一個詞,我們都聽過,祖先福澤。大致意思是,祖先所留下的財富、觀念以及德行,都會給后代的兒孫莫大的助力。
財富,那就不用說了。有充足的家產,孩子就能擁有更高的起點,做事也比較輕松。再不濟,也能安穩(wěn)一生,平平淡淡一輩子。
最重要的,還是觀念和德行。祖先有什么觀念,家族就有什么思想。在家族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子孫就會走向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弊嫦葌飨聛矸e極的觀念,孩子也會活得積極。反之,就活得消極了。
至于德行,其實跟觀念一樣,都是庇護子孫后代的。要知道,遇到禍事的時候,子孫竟然可以剛好躲過,或者剛好過關,這都跟“祖先德行”有關。
不錯的德行,可以讓三代人受益。低劣的德行,至少連累三代人。

?
二、擁有“遇強則更強”的能力。
有一種人,那是不可忽視的,擁有“遇強則更強”的能力的人。
看到強者,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卑,或者快速遠離,根本不敢跟別人對線,也不敢跟別人接觸,缺少了一定的勇氣。
唯有一小部分志存高遠的人,他們并不怕什么強者,也不會因為自己身份卑微而自卑。因為他們知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切都會發(fā)生變化。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就到處巡視??吹角厥蓟实能囕?,項羽淡然地說“彼可取而代之”,另一旁的劉邦感慨“大丈夫當如是也”。
就是這兩個人,最后消滅了秦朝,成為威震天下的人物。一個落魄貴族,一個街邊小混混,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呢?因為他們都有“遇強則更強”的能力。
有些事兒本就艱難,未必就無法完成。既然有希望,那就一直堅持下去。我想,只要時機一到,人們終究會有“一鳴驚人”的那一天。

三、能力,匹配得上自己的“野心”。
現(xiàn)實中有句話:“能力匹配不上野心?!?/p>
一個人有能力,這是他的優(yōu)勢。只不過,他的能力無法匹配自己的野心,那他就算智商和情商再高,也沒有用。
比如賺錢。他的能力,可以賺一萬元一個月,但他的野心是月入十萬。如此,他就算勞碌一生,也無法實現(xiàn)愿想,更不可能實現(xiàn)巨大的層次跨越。
為什么呢?因為人心不足蛇吞象。目標定太高了,吃虧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普通人要想有所成就,第一步,就是要制定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而不是達不到的目標。
有一位長跑運動員,他說過,自己之所以能夠跑完40公里,就是因為他把每5公里,當作一個目標。等這些小目標都實現(xiàn)了,大目標就完成了。
孩子要想活得比父母好,那他既需要有野心,也需要有匹配野心的實力。哪怕實力暫時不夠,也可以循序漸進,終有成就。

四、所走的每一步,都“如有神助”。
你跟他都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為什么你失敗了,而他成功了呢?因為你缺乏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如有神助”。
所謂的如有神助,就是人們“順利過關”的意思。大家的實力差不多,那比拼的,就是“過關”的運氣和能力了。
這運氣,我們可以理解為“運勢”。絕大多數人的運勢,都特別平常,沒啥突出的地方。但總有一些人的運勢,延綿不絕,勝人一籌。
條件好,而運勢差的人,等于一輛硬件不錯的轎車,在山路上行駛,無法體現(xiàn)他的優(yōu)勢。反之,條件一般,而運勢好的人,等于一輛普通的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激發(fā)了他的潛力,讓他成為了黑馬。
這所謂的“運勢”,究竟會不會來到子孫后代的身邊 ,就要看他們的命,以及老天的意思了。
既然我們不知道天意,那我們就只能做好自己。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