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第一部科幻小說1664年《新大陸見聞——熾烈的世界》(09)
最后,女皇問鳥人雷電的性質什么?難道不是冰塊相互撞擊造成的?
學者們回答道,雷電并非通過此方式產生,而是源于冷與熱的交會,從而激發(fā)了云層的蒸發(fā),閃電因此迸發(fā);又由于云層上有許多裂口,巨響與破裂聲從此傳出。
這個觀點被其他人反駁,這些人斷言道,雷聲是由空氣激發(fā)的、突然而可怕的火焰,而不總是由云層產生的。
但是,皇后不知道他們所說的“火焰”是指什么(甚至他們自己都無法說清這個詞的意思),更喜歡前面的學者對雷電的解釋。為了避免以后繁瑣的爭論,且為了更加了解天空中各種現(xiàn)象的真相,她命令熊人——即她的實驗哲學家,通過名叫望遠鏡的事物再次觀察先前被命令研究的現(xiàn)象。
然而,望遠鏡使他們之間產生了比先前更多的異見與分歧。一些人認為,他們發(fā)現(xiàn)太陽原地不動而地球在圍繞它旋轉;另外一些人說,地球和太陽都在運動著;還有人堅持,是地球在原地不動而太陽在運動。一些人數(shù)出來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星星;有人發(fā)現(xiàn)了先前未曾發(fā)現(xiàn)的星星;有人因為星星的巨大與他人陷入了爭執(zhí)。有人說,就像地球一樣,月亮是另一個世界,其中的斑點是山丘和山谷;但其他人認為,斑點是陸地部分,光滑的部分是大海。
最后,女皇命令他們帶著望遠鏡,來到她進入此地的地方,即兩個世界相連的極點盡頭,看看他們是否能觀察星星。
他們做到了。
學者們回答皇后陛下,他們看到三顆熾熱的星星出現(xiàn)在那里,在短時間內一個接一個出現(xiàn),其中兩個明亮,一個暗淡。
【突然三體??】
但他們中的一些人也不能同意此觀察。有些人說,它只是一顆星星,在三個地方出現(xiàn)了幾次;而另外一部分人會認為它們是三顆星,他們認為這三次出現(xiàn)的只是一顆星星是不可能的,因為每顆星星實實在在于某個時間升起,出現(xiàn)在特定位置,又在同一個地方消失。他們接著說,一顆恒星不可能在如此之遠的距離下短時間內出現(xiàn)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其中兩次轉向相反,而第三次側向運轉,而沒有任何可見的運動。最后,如果這里只有一顆星星,那么它便會有著相同的光輝,而不是像觀察到的那樣兩顆明亮而一顆黯淡。
經過如此的辯論后,皇后開始對他們的望遠鏡心生怨氣,因為他們無法給出更多的情報信息。
于是,她說,我現(xiàn)在清楚地感覺到,你們的望遠鏡不是發(fā)現(xiàn)真相的存在,而是虛假的情報提供者,欺騙了你們的感官。因此,我命令你們打碎它們,鳥人們應全心信任自己的雙眼,只通過己身的感官與理性來觀察天體。
熊人們說道,他們的意見有了分歧并非是望遠鏡的過錯。他們的光學感官并非以同一方式運作,而他們的理性評判也并非基于合規(guī)價值標準。
皇后回復道,如若他們的望遠鏡是正確的情報提供者,就可以糾正他們不統(tǒng)一的感知與理智。
但她話鋒一轉:自然所賦予你們的知覺與理性比望遠鏡的技術更加合理,如果它們是迷惑人的欺騙者,它們就無從引領你們找尋真理。因此,我再次要求你們把望遠鏡打碎。你們會發(fā)現(xiàn),你們肉眼對于天體的感知要勝于人造的鏡片。
熊人因為女皇對望遠鏡的不悅而感到不安,他們跪下,并以最為謙卑的語氣請求不要將望遠鏡打碎。他們說,我們更加喜歡人工造就的錯覺而不是自然呈現(xiàn)的真理。此外,我們將利用我們的知覺,并將爭論作為研究的主題。因為,只有當真理唯存謊言不在的時候,才不會有爭論。通過爭論的方式,我們將設定目標,并將樂于致力于互相否定與駁斥。不會認為一個人比另一個更加聰明,要么全是智者,要么全是蠢材。因此,我們謙卑地請求陛下寬恕我們的望遠鏡,這是我們畢生喜悅之所在,與我們的性命一般珍貴。
皇后最終應允了,但提出了條件。即他們的糾紛與爭吵須限制在學校中,不要在國家與政府中引起派別與騷亂。
熊人們欣喜若狂,向女皇致以最謙卑的謝意。為了彌補女皇由望遠鏡引起的不滿,他們告訴女皇陛下,他們還造了幾種其它的光學鏡片,并確信會讓女皇陛下滿意。
其余的熊人取出了一臺顯微鏡,通過顯微鏡他們可以放大極微小的事物,使虱子巨如大象,跳蚤碩如白鯨。
他們先給女皇看了一只嗡嗡叫的灰蒼蠅。他們發(fā)現(xiàn)她臉的大部分——不,是頭部——由兩束珍珠狀或半球狀的三方晶系覆蓋。上面的珍珠小球有兩種,一種較小一種較大:較小的位置較低,專盯著地面;其余的位置朝上,看向前方、側方和后方。它們是如此地光滑,能夠展現(xiàn)所有的物體。小球的總數(shù)為14000個。【實際上只有4000個】
在看完這只怪異神奇的生物和學者們基于此的發(fā)現(xiàn)后,女皇詢問學者們,他們認為這兩個三方晶系是什么呢?
他們回答說,這是一只完美的眼睛。每一只眼睛都覆蓋著透明的角膜,液體被包含其中,類似于我們眼睛中的水液和玻璃質的部分。
女皇回應道,它們也許只是玻璃質的珍珠而不是眼睛,是他們的顯微鏡沒有正確地提供情報。
而學者們微笑著回復皇后陛下,她并不知道顯微鏡的優(yōu)點,它從不欺騙,而是糾正和告知我們的感官。他們還說,如果沒有顯微鏡,他們就會像顯微鏡被發(fā)明之前那樣看不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