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段被國人遺忘的歷史:中國與英國第一次交涉

2020-03-02 10:12 作者:銷魂很銷魂  | 我要投稿

1840年,發(fā)生了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這一年的一場戰(zhàn)爭在中英兩國的歷史上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中國淪為近代半封建半殖民的開始。

這就是在歷史上被稱為滿清誤國的中英鴉片戰(zhàn)爭。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中國和英國的第一次戰(zhàn)爭,其實不然,在明朝的時候,英國人就來到中國,要求通商。



當時間進入1500年左右,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以前相互隔絕孤立的地方開始產生聯(lián)系,我們稱之為“大航海時代”、“新航路開辟”、“地理大發(fā)現(xiàn)”。隨著資本主義的擴張,西歐諸國掀起了海上貿易的一輪輪高潮,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英國先后登上了時代的舞臺。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致信明代萬歷皇帝

1583年(萬歷十一年),對于大明來說,非常尋常:萬歷皇帝依然深居后宮、不理朝政;東林黨爭依然沒有消停;漫長邊疆依然平和無爭。


萬歷皇帝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都鐸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在位期間英國打通了與印度等東方國家的貿易,并與1588年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正式躋身于首屈一指的海上強國之列。


伊麗莎白一世

1596年(明朝萬歷二十四年),63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給34歲的萬歷皇帝寫了一封親筆信,派遣使者約翰·紐伯萊去轉陳給萬歷皇帝。

可惜的是,萬歷皇帝并沒有收到這封信,明朝清朝以及后來的民國人也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因為約翰·紐伯萊遭遇不幸。雖然信件沒有丟失,但是卻成為伊麗莎白一世的終身遺憾。

后來,這封信被輾轉送到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邀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伊麗莎白二世將那封遲到了390年的信作為贈禮送給中國。

直到此時,中國才知道有伊麗莎白一世致信明代萬歷皇帝一事。

那么,這封信件里到底寫了什么呢?

神恩天命英格蘭,法蘭西及愛爾蘭諸國女王,信仰的守護者伊麗莎白致敬,偉大及強大而不可戰(zhàn)勝的大明神宗皇帝:?

呈上此信之吾國忠實臣民約翰·紐伯萊,得吾人之允許而前往貴國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難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寬宏與仁慈,認為在經歷若干危險后,必能獲得陛下之寬大接待,何況此行于貴國無任何損害,且有利于貴國人民。彼既于此無任何懷疑,乃更樂于準備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

吾人認為:我西方諸國君王從相互貿易中所獲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屬陛下之人均可獲得。此利益在于輸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輸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為:我等天生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幫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點,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類之嘗試。

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給予安全通行之權,并給予吾人在于貴國臣民貿易中所極需之其他特權,則陛下實行至尊貴仁慈國君之能事,而吾人將永不能忘陛下之功業(yè)。吾人極愿吾人之請求為陛下之洪恩所允許,而當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鄰居時,吾人將力圖報答陛下也。愿上天保佑陛下。

耶穌誕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格林威治宮。

伊麗莎白一世致信萬歷皇帝原件

從信中我們可以看到,躋身一流強國行列的英國表達了英中兩國更好開展貿易往來的愿望,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語氣懇切,這固然是處于禮節(jié)上的禮貌,但是對明朝國力的尊重也是其中一個方面。

然而,對于16世紀末的大明來說,還真不一定能夠接受,結果不一定能讓伊麗莎白一世滿意。

畢竟。。。。。。

伊麗莎白一世致信萬歷皇帝幾十年后,“海上馬車夫”荷蘭人來到了中國,要求中國停止與西班牙和葡萄牙開展貿易,壟斷中國對外貿易權,結果被明朝水師在料羅灣海戰(zhàn)中打得懷疑人生,不得不向明朝賠款道歉。

明英戰(zhàn)爭

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去世后,都鐸王朝絕嗣,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tǒng)治英格蘭。

原本雄霸四海的西葡深陷大陸戰(zhàn)爭的泥潭,日趨沒落。首先打破西葡壟斷的是荷蘭,荷蘭人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來到廣州。

對華貿易通商仍是英國人念念不忘的事,在伊麗莎白一世致信萬歷皇帝40年之后,英國人再次來華。

163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同果阿的葡萄牙總督達成協(xié)議,同意英商自由出入澳門從事貿易。1636年,經由國王查理一世同意,一支由六艘武裝商船組成的英國船隊開向中國。


查理一世

1637年6月27日,英國船隊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抵達中國澳門。此時澳門屬于葡萄牙租借地,威德爾船長耐心地等葡萄牙船隊裝卸完貨物才繼續(xù)朝廣州進發(fā)。

接下來的事,就是發(fā)生了中國歷史和英國的第一次軍事沖突。

西方人畫筆下明代人的形象

8月6日,英國船隊駛入虎門水道,并在那里的潭仔停了下來。等到英國商船在亞娘鞋島停泊時,廣州的明朝官員才發(fā)覺家門口出現(xiàn)了新來的外國人。很快,便有明朝官員登上英國船上了解情況,威德爾也一切照辦了。

8月7日,明朝水師向英國船隊駛來,明朝水師要求威德爾在得到廣州最高當局許可前不得再向廣州靠近。威德爾同意繼續(xù)等待,但要求找到一處安全的避風所。

8日,威德爾來到了亞娘鞋附近,目睹了亞娘鞋炮臺的駐軍和明朝水師正在備戰(zhàn),他派人舉著白旗上岸購買糧食,無人理會。明朝官員又登船告知威德爾,要求他再等6天,威德爾也服從了。

等來的不是明朝官員允許貿易的許可,而是炮擊。

8月12日,英國船隊的駁艇遭到亞娘鞋炮臺炮擊,但毫發(fā)無損。此時雙方仍處在談判階段,明軍的炮轟駁船無異于惡意挑釁。威德爾船長立刻下令英國各船扯下白旗,升起了國王的旗幟,宣布商船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4艘英國商船飛速向亞娘鞋炮臺駛來。

亞娘鞋炮臺的明軍先開火,可并沒有對英國商船造成什么損害。4艘英國船只猛轟亞娘鞋炮臺。不一會,駐守炮臺明軍就拋棄了他們的陣地跑了。

英國商隊登陸已空無一人的亞娘鞋炮臺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炮臺的44門不過是發(fā)射1磅重炮彈的小炮。英國人把繳獲的35門明軍火炮當作戰(zhàn)利品搬上船,并俘虜了兩艘中國帆船。

威德爾沒有忘記他來的目的,他向廣州的明朝官員發(fā)出一封信件,信中重申了英國希望和明朝友好通商。

明朝官員:如爾等膽敢破壞一草一木,余必下令士卒殲滅爾輩,使爾等片帆不留,則爾等后悔莫及,罪無可恕。

威德爾把大炮歸還。8月24日,三名英國商人前往廣州進行貿易。

威德爾以為終于可以順利完成交易,平安回國了,可。。。。。。

9月10日,廣東海防當局派出3艘戰(zhàn)船沖向毫無準備的英國船隊,幸虧英國人發(fā)現(xiàn)得早,及時斬斷了纜繩,開向外圍躲過了攻擊。中國船只向英國船隊發(fā)射火箭和火球攻擊,英國商隊毫發(fā)未傷。

火箭

威德爾為了營救城內的人質,19日,縱火燒毀了三艘中國帆船,劫掠一處市鎮(zhèn)搶了30頭豬。21日,又攻占并炸毀虎門亞娘鞋炮臺,焚毀了大帆船一艘。

明朝官員也不敢對廣州城內的英國商人干什么。明朝官員眼看強搶不行,轉而打起貿易特權費的主意,希望英國人支付一筆2800兩的款項,英商拒絕了。

12月29日,威德爾帶著英國商船駛離了大明海疆。臨走前和明朝簽訂貿易條約:英國人每年繳付皇上20000兩白銀,4門鐵大炮和50支火槍。英國人獲得了與華進行貿易的權利和在中國居住的權利。



中國與英國的第一次戰(zhàn)爭(也就算是個武裝沖突),就這樣落幕。

1640年英國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這場革命才結束。而中國這邊,1644年明朝滅亡,中國進入了明清易代的時代更替之中。

兩國的交集變成英國與清朝。

歷史仿佛是一個輪回。

一封信,一支船隊的事情在以后再度上演。不同是,這次是對清朝。

在伊麗莎白一世致信萬歷皇帝近200年之后,另一位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于1793年派遣馬戛爾尼帶著他給乾隆皇帝的信訪問中國。


喬治三世

只是在這封信中,喬治三世態(tài)度傲慢,字里行間顯示大英帝國的實力。乾隆皇帝這次收到了英國國王的信,回絕了他通商的請求。

《乾隆帝致英吉利國王書》:

奉天承運皇帝敕諭英咭利國王知悉,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來廷,叩祝萬壽,并備進方物,用將忱悃。

朕披閱表文,詞意肫懇,具見爾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所有赍到表貢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遠涉,推恩加禮。已令大臣帶領瞻覲,賜予筵宴,疊加賞賚,用示懷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雖未來京,朕亦優(yōu)加賞賜,俾得普沾恩惠,一視同仁。

……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觀習教化,則天朝自有天朝禮法,與爾國各不相同。爾國所留之人即能習學,爾國自有風俗制度,亦斷不能效法中國,即學會亦屬無用。

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并不貴重。爾國王此次赍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并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

……

爾國王惟當善體朕意,益勵款誠。永矢恭順,以保義爾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貫加賞各物件另單賞給外,茲因爾國使臣歸國,特頒敕諭,并賜赍爾國王文綺珍物,具如常儀。加賜彩緞羅綺,文玩器具諸珍,另有清單,王其祗受,悉朕眷懷。

特此敕諭。

在喬治三世致信乾隆40多年之后,一支規(guī)模與實力更大的艦隊駛向中國。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了,這次中國完敗。


史實資料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在評論區(qū)留言

別忘了點贊,投幣,收藏,分享

群號:977671984

加入本群,有《共產黨宣言》等學習資料,人才也多,說話又好聽,哇,我超喜歡這里的。


一段被國人遺忘的歷史:中國與英國第一次交涉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于田县| 英山县| 长春市| 格尔木市| 岚皋县| 鹿泉市| 肥乡县| 贡觉县| 冕宁县| 惠来县| 嘉祥县| 金山区| 富蕴县| 邛崃市| 东山县| 洪江市| 包头市| 永康市| 莆田市| 邵武市| 武宣县| 顺昌县| 饶平县| 定西市| 舞阳县| 巍山| 渑池县| 城口县| 治多县| 上饶县| 顺平县| 凤城市| 康保县| 武强县| 安陆市| 民和| 云霄县| 杭州市| 东光县| 西贡区|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