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AI繪畫的筆記(2)——2022.8.29
我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瞎寫而已。麻煩不感興趣和有意見的屏蔽我。歲數(shù)大了,不會溝通,看不慣的留言就直接刪了,B站給的權力,我憑什么不用。我沒有能力改變你對我的偏見,別浪費彼此時間。何況我就是寫得很瑣碎,就是想篩掉沒耐心看的人。?

這兩天一直在實驗Stable Diffusion的動畫功能,目前最強的筆記本是Deforum?Stable?Diffusion,已經整合了插值法和2D動畫功能。應該后續(xù)動畫方面的更新都會集中在它上面了,建議關注一下。之所以我現(xiàn)在特別關心動畫,因為現(xiàn)在SD出圖太快了,我覺得不拿它做動畫方面的嘗試簡直是暴殄天物。我第一次做AI繪畫視頻時候就覺得(我也在評論區(qū)跟人說過),這個東西對繪圖軟件界才是沖擊最大的。下一步動畫和視頻軟件界也應該顫抖一下子了。嘲笑人工智能就跟笑話三歲小孩做不了大人做的事情一樣。等他成長起來該被嘲笑的就是你自己了。
另外CompVis已經放出了“滿血版”的V1.4權重(full-ema),實驗了一下,現(xiàn)在作圖步驟已經可以縮短到10步了。再不做動畫等什么呢?不過目前有個bug是分辨率,好像只能接受1:1的比例,別的尺寸圖像會出現(xiàn)拉伸和剪切的效果,應該是有問題的。
目前能分享的經驗還是和作圖一樣的,用合適種子和主題先做出初始圖和后續(xù)圖,然后實驗這些參數(shù)能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兩種邊緣變化、三種種子行為加上每步噪音量和與前一幀的貼合度,還有四個移動參數(shù)搭配起來,可做出來的東西有很多很多,不過都需要一點一點調參數(shù)實驗。除了我發(fā)出來這種運鏡的效果,還有很多類似視頻濾鏡的東西我都看到了做出來的希望。
有點快樂的煩惱就是出圖太快了,現(xiàn)在沒辦法掛機干別的事了,因為沒有精細調整而批量產出這件事對SD來說一點意義沒有。

現(xiàn)在寫點別的東西。AI繪畫有幾個爭議點,一個是它算不算藝術,二是它有沒有原創(chuàng)性,能不能產生版權。首先排除一下那些一步就跨越到人工智能挑戰(zhàn)人類的思路,那都屬于科幻主題,跟現(xiàn)在說的沒關系;二是有些人大概是感覺被動了蛋糕罷,加上根本沒了解到AI作圖的基本原理,冒出來那些說辭也跟笑話差不多,根本沒有考慮的必要。
先說最簡單的,AI做出來的圖算不算藝術?或者說藝術的標準是什么?再進一步,這標準是誰來定,是某個組織定的,某條法律條文規(guī)定的,還是某種人類共識?
一張繪圖作品,一開始你確實覺得它挺好看的,那么我告訴你它是AI繪畫作品,你會不會改變看法?
再進一步,我使用了AI“輔助”我作畫,或者用AI繪畫生成的素材做出一些衍生物,你再判斷他是不是藝術時,會不會因為我告訴你我也出了一點點力,而改變看法?
再換個角度,我就是覺得梵高的話難看,你非要告訴我他是大師,你是覺得別人有病還是你自己品味不夠?
再換個角度,有個無名小畫家的畫,你自己就是覺得很好看,但別人都說他的作品是垃圾,你是覺得別人有病還是你自己品味不夠?
最后可以再舉一個更實際的例子,一幢偉岸的建筑物,所有人都夸贊它是藝術品,那到底是設計它的設計師、擁有建筑物產權的投資人、建筑材料的生產和所有者、還是參與施工的工人們,更有資格配得上藝術家的榮耀?
所以說,某個現(xiàn)實中的客體,到底算不算藝術,這種看上去堂而皇之的問題,只有吃飽了撐的才有必要拿在嘴邊說。

現(xiàn)在要寫寫一個很困難的話題,就是AI藝術的“原創(chuàng)性”和版權問題。AI繪圖的原理是機器學習,如果沒有讓機器去學習四萬億張人類生產的圖片,也就沒有這項技術的存在了。問題來了,這些圖片的來源,如果本身上面還有各種版權,那么我們讓AI去學習這些作品,有沒有侵犯這些權利呢?
這其實是有爭議的。首先,原始這些圖片的版權所有者,肯定是不存在明示給機器授權讓它學習的情況的。但機器學習到底算不算一種侵權,也有一種意見認為,為了能讓技術進步,應該允許機器學習人類的智慧,不應該在這方面進行限制。這方面應該有很多資料和文章可查,我也沒有任何看法可以分享。
不過有一點可以告訴你,這些數(shù)據(jù)集是2019年以前就形成的,而且都是公開的。其實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早就被爬蟲收集了不知多少遍了,你覺得這些公開的訓練集有問題,你可不知道那些大公司和資本,私存下來的數(shù)據(jù)有多少,肯定超過你的想象。現(xiàn)在提某些安全話題,其實早就已經沒有意義了。
那我們能看到的現(xiàn)實是,這些機器學習產生的模型,通過一定的引導程序,現(xiàn)在已經可以開始生產接近甚至超越原始學習來源的產物,那這時候,該如何界定這些產物的“原創(chuàng)性”和版權問題呢?
首先,這些模型本身,如果它訓練時學習的圖片有這種版權上的爭議,那么它對自己所聲明的版權,可能都是無效的。實際上,不管是模型、數(shù)據(jù)集還是繪圖程序,都很聰明地規(guī)避了這個問題——“公版!對生成的圖片,既不做任何限制,也不給予任何授權?!鄙踔吝€要加上,不可用來損害別人和開發(fā)者本身這一條。
所以現(xiàn)在其實皮球就是拋給了用模型生成圖片的人手上。這些圖片,從生產出來開始,其實已經和AI模型沒有關系了——它不限制你,也不保護你。那么這些生成物到底屬于什么性質呢?
有一種說法,它和模型本身一樣,應該直接落入公版領域。但是公版也分很多種,是完全無限制的公版,還是要求不可更改、保留署名,或者要求所有基于它的衍生物也屬于公版的那種公版?這也必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我們換一個角度,很多人對AI繪畫有負面的看法,一是覺得生成圖片的人配不上那些圖片,覺得你沒有付出一般繪畫者的勞動而得到這種成果,是一種欺騙。二是認為就算你做圖也花了不小的成本,但是內容不過是一種抄襲,不配得到原創(chuàng)的尊重。
其實兩件事加在一起,都可以用前面第一個問題的反問句來得出一些實際的結論。
假如一張有爭議的繪畫作品,跟AI沒有任何關系,是否還會有同樣的問題?
假如我是利用AI輔助我的作畫,我自己也付出了能在繪畫界配得上“原創(chuàng)”的努力,是否還能得到尊重?
假如某天有個業(yè)界已經有了不小影響力的人或組織,直接拿AI模型生成物當作自己的作品展示、出售,而當時大家都沒看出來,后來某天被爆出來,這件事應該被如何看待?
再進一步,就是NFT的玩法,某人本來就是個大IP,就是拉泡屎在粉絲眼里都跟金子一樣值錢,現(xiàn)在要拿AI做個產品出售,明著告訴你就是AI模型自動生成的,你覺得他/她/它的粉絲會不會買單?
一件作品,既不會因為它是AI模型生成的而天然有罪,也不會因為它是AI模型生成的而逃避失德的懲罰。
不過AI出圖是不是公版,屬于哪種公版的爭議性,還是存在的。當然,就算有侵權的可能,實際上也很難救濟。大概只有明顯地冒充和模仿某些有著作權的IP,才會有實際的問題,畢竟你不用AI做這件事也一樣會被追究。至于用AI繪畫出圖制作游戲等產品出售,就看消費者怎么看了。你不說誰知道呢。

所以其實更實際的問題其實是,隨著AI技術發(fā)展,要甄別AI和人類作品的區(qū)別會越來越難。這也就是為什么這些努力推進AI領域開源項目的開發(fā)者們很可敬的原因。某些人目光淺顯的人,只看到自己的一些眼前利益可能被AI侵蝕,卻根本想不到這只是人性的必然罷了。要不是這些開源的項目,等這項技術完全產業(yè)化了,你怕是等去買了按人工繪畫定價的AI產品,然后被割了韭菜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吧?現(xiàn)在利用開源資源努力推進它前進,讓所有人都能不受限制地盡快享受它的福利,這件事背后的歷史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取之于所有人,用之于所有人,才是這個行業(yè)健康的發(fā)展方向。否則這一切早晚會被反噬的。如果機器學習和公開數(shù)據(jù)集被完全禁止,讓少數(shù)人掌握這項特權,怕是我們離《西部世界》也不遠了。
技術本身是無罪的,關鍵是看掌握在誰的手里。你以為沒有這些開源項目,那些大資本家和公司就沒在拿從你身上收集的數(shù)據(jù)做商業(yè)研究嗎?那些生成的商業(yè)模型,是不是也應該像AI繪畫一樣,從誰身上得到,就還富與誰呢?
數(shù)據(jù)是未來的資產,這東西現(xiàn)在沒有定價,但已經可以產生不可估量的實際價值。從你我身上收集的信息,不管同意與否,都已經在為那些資本貢獻利潤。對,你在家坐著刷刷手機,其實已經在被割韭菜了。
按理說,這些收集了我們數(shù)據(jù)的私人資本,應該給我們分紅的。既然你不是像AI繪畫的模型開發(fā)者一樣,努力降低使用門檻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這項技術,那就應該多交一份信息稅的。
扯遠了。就這么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