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搭愛好者再添好物--綠聯(lián)氮化鎵100W智充魔盒Pro開箱體驗
一、前言
作為一名桌搭愛好者,總是喜歡入手各種桌面好物,畢竟不折騰不舒服司機嘛。這不最近又遇到了插排的問題,有時候給筆記本充電就會發(fā)現(xiàn)有點問題,首先就是感覺放置在桌下的插排有時候插拔不是很方便,但是如果再搞一個插排放到桌面上感覺與桌面不協(xié)調也很突兀,于是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桌面好物,就是這個綠聯(lián) 100W 智充魔盒 Pro,它既能解決插頭插拔的便利性問題,也與桌面非常協(xié)調,完美 滿足了我的需求。

二、開箱及細節(jié)

我入手的是這臺綠聯(lián)100W智充魔盒Pro,外包裝非常直觀,印上了智充魔盒Pro的實物圖,同時通過關鍵詞“100W”、示意圖以及數(shù)據(jù)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產品的賣點和相關參數(shù)。

然后取出智充魔盒Pro本體,可以看到它的形狀是與常見的扁平型插排明顯不同,明顯更加圓潤,也更符合現(xiàn)代審美,邊角全部采用了圓潤設計。

智充魔盒Pro的三圍為126.5MM*74MM*56,5MM,整體配色方面采用了比較流行的槍灰黑色的金屬漆,屬于百搭的配色了,正面中間有綠聯(lián)的英文LOGO,有很強的品牌辨識度。

智充魔盒Pro實質上還是一個插排,所以繼續(xù)看看它的接口部分,正面區(qū)域是DC區(qū),可以看到有四個USB接口(三個USB Type-C接口+USB-A接口)和圓形開關按鍵。

智充魔盒Pro的AC區(qū)布局在背面和頂部,可以看到背面有2個五孔AC插座接口,頂部則是雙孔AC 插座接口,總計提供了三個AC接口,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了。

值得一提的是智充魔盒Pro的各個接口均有圖示,對于用戶來說非常的直觀便捷,這也體現(xiàn)了品牌方在設計時的用心,同時AC接口區(qū)域標注支持最大功率2500W的提醒,可以大大降低不當操作引起的風險。

智充魔盒Pro的底部使用了硅膠腳墊,放置后非常穩(wěn)固,也避免線纜抽拉時松動造成故障。同時還詳細的標注了各個充電接口輸出參數(shù)以及產品信息等。

此外, 智充魔盒Pro的電源線長度為1.8m,基本可以滿足所有桌面的使用范圍了。
三、使用體驗

通電以后,摁壓 智充魔盒Pro正面右側開關就可以進行使用,上方的電源指示燈可以直觀的看到智充魔盒Pro的工作狀態(tài),總控開關的摁壓手感和反饋阻尼都很不錯。

智充魔盒Pro采用了氮化鎵智控快充技術,氮化鎵充電器的優(yōu)點就是充電效率高又能保持充電器的小體積,這也是目前替代常見的傻大黑粗板狀充電器的解決方案。

DC區(qū)的四個USB接口支持四口同時充電,同時支持多種快充協(xié)議包括:PD、QC、FCP、PPS 等,基本可以滿足各大品牌電器的充電需求,通過上圖所示可以總結如下
一、 單口模式下有筆記本標識的USB Type-C接口最高支持100W;手機標識的USB Type-C接口和USB-A接口均為22.5W。
二、 雙口模式下有筆記本標識的USB Type-C接口最高支持65W+30W輸出組合以及手機標識的雙USB最低5V2.1A*2輸出組合。
三、 三口模式下輸出組合最高為45W+30W+22.5W和最低為65W+5V2.1A*2。
四、 四口模式下的輸出組合則為45W+30W+5V2.1A*2。
日常使用模式

原來不同的電子設備需要搭配不同的充電器使用,而且充電器大小不一,經常會在普通插排上沖突,造成空間的浪費,對于桌面整潔非常的不利。使用了智充魔盒Pro后,各種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電子產品,只需要幾條充電線就可以滿足同時充電的需求了,大大節(jié)約了桌面空間,提升桌面整潔度。

原來我的SWITCH嘗試過用顯示器自帶的TYPE-C接口進行日常充電,結果SWITCH居然有自己的充電協(xié)議,于是只能繼續(xù)使用官方充電器進行充電。

這次得益于智充魔盒Pro的超全充電協(xié)議和多功率輸出,我可以完全放棄任天堂官方那個大充電器了。


檢驗一個插排好不好,還要看看它的AC接口使用情況,通過動圖可以看到無論是頂部的雙孔AC接口還是背部的五孔AC接口,插入時都有一些阻力,這是因為設計有安全保護門的原因, 日常插拔的感覺比較適中,沒有過緊或者過松的情況。

插入后插頭與智充魔盒Pro的結合度非常牢靠,可以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四、總結

綜合來說,綠聯(lián)氮化鎵100W智充魔盒Pro整體的外觀和配色非常百搭,做工方面粗壯的電線、高溫阻燃材質外殼、安全保護門以及安全標識的設計都確保了日常使用安全,得益于氮化鎵智控快充技術以及較為全面的快充協(xié)議可以確保日常電子設備的充電需求,同時大大提升了桌面的整潔度,如果對桌面環(huán)境有較高需求的可以考慮選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