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閱讀整理計(jì)劃15(《論語注疏》南宋蜀刊本)

識句讀之趣,賞古籍之美!

版本
《論語注疏》十卷
三國魏,何晏注
唐,陸德明釋
宋,邢昺疏
南宋時(shí)蜀刊本,PDF.?

因水平淺陋,難免疏漏錯(cuò)誤,煩請指出,不勝感激!?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
孔曰:未足多。
釋:諂,敕檢反。
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鄭曰:樂,謂志于道,不以貧為憂苦。
釋:樂,音洛。好,呼報(bào)反,下同。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孔曰:能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能自切磋琢磨。

釋:治骨曰切,治象曰磋。磋,七多反。治玉曰琢,治古曰磨。磨,木多反,一本作摩。與,音余。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孔曰:諸,之也。子貢知,引詩以成孔子義,善取類,故然之。往告之以貧而樂道,來答以切磋琢磨。
疏:“子貢”至“來者”。
正義曰:此章言貧之與富,皆當(dāng)樂道自修也。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者,乏財(cái)曰貧,佞說為諂,多財(cái)曰富,傲逸為驕;言人貧多佞說、富多傲逸,若能貧無諂佞、富不驕逸,子貢以為善,故問夫子曰其德行何如。
“子曰:可也”者,此夫子答子貢也。時(shí)子貢富,志怠于學(xué),故發(fā)此問,意謂不驕已為美德。故孔子抑之云可也,言未足多,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樂,謂志于善道,不以貧為憂苦;好,謂閑習(xí)禮,容不以富而倦;略此,則勝于無諂無驕,故云未若,言不如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者,子貢知師勵(lì)己,故引詩以成之。此《衛(wèi)風(fēng)·淇奧》之篇,美武公之德也。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學(xué)而成也,聽其規(guī)諫以自修,如玉石之見琢磨。

子貢言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其此能切磋琢磨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者,子貢知,引詩以成孔子義,善取類,故呼其名而然之。告諸往而知來者,此言可與言詩之意。諸,之也。謂告之往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則知來者切磋琢磨,所以可與言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