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喚16背后真實故事與借鑒元素
使館攻防——危機13小時
游戲《使館攻防》這一關卡中。主角一行人為避免“惡狼”被反抗軍救走,而在使館奮力抵抗。此處借鑒電影《危機13小時》,無論是故事劇情還是建筑分布都有相似之處。

電影《危機13小時》講述的是2012年9月11日,一場災難降臨利比亞班加西,恐怖分子突然對大使館實施了恐怖襲擊,空投炸彈、烈火焚燒、激烈槍戰(zhàn)等,利比亞領事館陷入空前的緊張局勢。為救出領事館中遭遇襲擊的幸存者們,原是前海豹突擊隊隊員或CIA探員的六位特遣隊員主動請纓參與營救。
死亡公路——伊拉克80號高速公路
游戲《死亡公路》這一關卡中。介紹俄羅斯入侵時對“死亡公路”進行了轟炸,殺死了所有逃難的人。在游戲中處處可見被摧毀的裝甲車,坦克,運輸車等。

在真實歷史事件中,海灣戰(zhàn)爭以薩達姆宣布撤軍落幕后,在1991年2月26日,伊拉克軍隊殘存的坦克、裝甲車、各種汽車從科威特蜂擁而出,一窩蜂擠上80號高速公路上。80號高速公路是一條連接科威特及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高速公路,全長150多公里。但在撤離過程中被美軍E-8預警機發(fā)現,隨后對該地區(qū)進行了長達10小時的轟炸。

在1991年2月26~27日這兩天的空襲中,大約有2000多臺伊拉克車輛被摧毀。據估計,最低死亡人數表明至少有500~600人死于空襲,而最高死亡人數則達到1多萬人。車隊中還有部分科威特人質和平民,甚至婦女和兒童。
后期因為輿論壓力,2月27日,美國總統老布什宣布停火。
烽火家園——敘利亞白頭盔
游戲《烽火家園》小女孩回憶中。如果將游戲換為英文版或西方地區(qū)版本,游戲中救援隊則變?yōu)榱税最^盔,讓人不禁聯想到了敘利亞白頭盔事件。

“白頭盔”是敘利亞民間防衛(wèi)組織,因其成員在救援活動中常常戴著一頂白色頭盔,又被稱為“白頭盔”,該組織曾多次以視頻造假方式抹黑敘利亞政府。多家美國媒體披露,美國是該組織的重要支持者。

諷刺的是,在2017年春,由美國網飛公司拍攝的講述“白頭盔”志愿者在敘利亞炮火中拯救受傷平民的故事《白頭盔》,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
直搗狼窟——獵殺本拉登
游戲《直搗狼窟》這一關卡中。經過衛(wèi)星確認哈迪爾攜帶剩余的毒氣和阿蓋塔拉的劊子手“屠夫”進行接觸。通過定位車輛,確認“惡狼”一行人在阿庫斯山區(qū)的一個住宅,隨后主角一行人前往追捕惡狼。

游戲多處借鑒了電影《獵殺本拉登》。在真實歷史事件中,本拉登創(chuàng)立的“基地”組織以極端方式向美宣戰(zhàn),并一手造成了轟動世界的“911”事件。此后美國便用盡全力追捕本拉登,甚至將準追捕本拉登的懸賞提升至5000萬美元。但直到10年后的2011年,美國才在巴基斯坦北部阿伯塔巴德城郊的院落中擊斃了本拉登。
勇闖熔爐——代理人戰(zhàn)爭
游戲《勇闖熔爐》這一關卡中。普萊斯找到法拉赫,希望能借她的名義幫助美國鏟除俄國將軍巴科夫,這樣的話美國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了。而再此期間法拉赫也指明了這就是一場代理人戰(zhàn)爭。

“代理人戰(zhàn)爭”學術百科解釋為:大國之間為了維護自生利益,避免直接沖突,通過第三國代理人而進行的戰(zhàn)爭。
現實中,敘利亞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都是典型的代理人戰(zhàn)爭。以美國為代表的代理人戰(zhàn)爭為滋生恐怖組織提供了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