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國足被裁判們耗死,實力不足是根本,但不是被淘汰的直接原因
寫這篇文章的老黃很無奈。提不起精神,并不想寫了,但想想有始有終,U20亞洲杯關(guān)于國青的每場比賽老黃都評價了,所以就強迫自己寫下這一篇,U20國青1-3輸給韓國隊被淘汰出局的評論。

老黃每天都要發(fā)布一段關(guān)于英語語法的視頻,里面都有一個例句,且多數(shù)都與國足有關(guān)的。因為是提前錄好,每天發(fā)布的,所以老黃并沒有特別策劃,然而今天發(fā)表的例句卻百分之百契合昨天的比賽。

The opposing players beat against our players violently. The referee turned a blind eye.
這句英文的意思是:對手暴力撞擊我們的球員,裁判卻裝眼瞎。這就是昨天比賽最真實的寫照。特別是在艾菲爾丁的身上。每次艾菲爾丁受到對方犯罪式的侵犯,倒地不起,裁判都視而不見。唯一一次吹停比賽,還是因為對方的八號隊長隨后倒地。慢鏡頭顯示,艾菲爾丁每次倒地,都是在對手明顯犯規(guī)之后。裁判連過去問一句“死了沒有。沒死就繼續(xù)起來比賽”都懶得。
本來國青的實力就遠遠在對手之一,依靠拼命使比賽在很長時間內(nèi)處于均勢,還在第48分鐘依靠替補首發(fā)的木塔力甫靈光乍現(xiàn),打入精彩的一球,取得領(lǐng)先的優(yōu)勢。而木塔力甫之所以能首發(fā),還要“感謝”上一場的裁判,把國青一個點球反判成禁區(qū)內(nèi)假摔,使得主力首發(fā)拜合拉木累計兩張黃牌,無法在這場重要的比賽中首發(fā)。這也使得國青在加時賽中,沒有更好的替補頂上,為國青的失利埋下了伏筆。
隨后的比賽,裁判可以說一直在給韓國人找機會。終于在第62分鐘,逮到了國青禁區(qū)內(nèi)手球的機會。裁判可以說是毫不猶豫的吹罰了點球,因為他等這個機會已經(jīng)等得太久了。其實這個球是可吹可不吹的。因為中國球員的手一開始是收著緊貼身體的。不過球打到手的一瞬,的確有一個伸手的動作,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被裁判抓到,也只能認了。

后來的比賽老黃就不想看下去了。前面三場比賽,不管國青打得都糟糕,老黃都堅持看完了。但是這場比賽,裁判的表現(xiàn),結(jié)合前面幾場裁判的表現(xiàn),讓老黃篤定國青分被淘汰,所以也就沒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結(jié)果果然,盡管國青足夠頑強,把比賽拖進加時,無奈實力太差,體力不支,最后被對手連入兩球反超,被淘汰出局。

老黃一直強調(diào)國青的實力太弱,完全就是一支超級大魚腩,可以說是所有參賽球隊中最弱的。但是打敗國青的不是實力,而是裁判們的集體發(fā)力。如果不是首場日本隊打進兩個違規(guī)進球,國青本應(yīng)該第一名出線,面對實力比較弱的約旦隊。以國青的頑強,打進四強的概率是很高的。如果不是最后這個點球,連實力強大的韓國隊都要被國青打回首爾了。但是裁判讓這一切“如果”都不可能出現(xiàn)。

四場比賽,面對上屆前四名的球隊,國青被判了兩個點球,卻漏判給國青一個點球。關(guān)鍵比賽被派發(fā)兩張莫須有的黃牌,使最后一場排兵布陣捉襟見肘。在國青的比賽中,裁判不斷給中國隊的教練席派牌,成了司空見慣,甚至連國青的主教練都被罰下場。

實力不行,我們承認,但一次次被裁判擊敗,讓老黃覺得特別窩囊。有人說,只要實力足夠,怕什么裁判。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國青的實力足夠強,裁判依然可以輕易把你攔在四強之外。而且如果實力足夠強,國青的小伙子們還有可能這么拼命嗎?那不現(xiàn)實知道嗎?這么拼命的國青,就相當(dāng)于實力頂尖的亞洲青年隊。你讓裁判公正判罰試試。以亞洲足球的總體水平,在公正的判罰下,這么拼命的國青能給你拼出一個冠軍來??上В覀兊貌坏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