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問李保田:為什么不再和張國立、王剛合作?李:不能再合作
有一次,主持人問老戲骨李保田:“你拍完《宰相劉羅鍋》,為什么沒有再和張國立、王剛再合作?”李保田回答:“有些人不可能再合作。道不同,不相為謀!”
莫不是有什么恩怨?

當(dāng)時,劇組請來了張國立出演皇帝,王剛出演和尚,可是“劉羅鍋”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于是,就有人推薦了靠著《鳳凰琴》拿下了百花獎,金雞獎等3大獎項的李保田。
可是李保田一看這劇本,就十分嫌棄,因為人設(shè)完全不符合歷史。
“這是和歷史的嚴(yán)重不符,歷史上的劉墉身高190cm,而且年齡已經(jīng)80歲,哪個條件我符合?”

一直堅持實事求是的李保田,十分挑剔,可是導(dǎo)演說歷史是歷史,影視是藝術(shù),你就演吧。
所以進(jìn)入了劇組之后,一開始還是十分順利的,這個“鐵三角”十分配合,可沒想到,最終給鬧僵了。
因為在拍攝的過程中,張國立總是喜歡臨時改臺詞,王剛也是一樣,完全不顧李保田的感受。
而李保田完全是為了影視劇的質(zhì)量,盡量配合他們,可是誰知道這王剛喜歡古董。

一聽說有什么古董讓他掌掌眼,就請假或者推遲了自己的戲份,這讓其他的工作人員十分辛苦,只能配合他的時間,耽誤了不少的進(jìn)度。
后來,又有廣告商進(jìn)來洽談,說希望他們一起去接廣告,合作代言,可是李保田說,我從不接廣告,你們還是找別人吧?
而其他的兩人都十分期待, 沒想到因此鬧僵了,合作沒了,而隨著李保田的演出,這部《宰相劉羅鍋》大紅大紫。
王剛和張國立這才有了不少的名氣。

要知道,李保田當(dāng)時可是張藝謀的御用演員,沒有他這部劇真的收視率大打折扣了。
《宰相劉羅鍋》播出后,深受觀眾喜愛,收視率居高不下,三人也被稱為鐵三角,所以很多制片人又找上門來了。
希望包括他們?nèi)齻€一起出演古裝,奈何,李保田十分嫌棄:“我不可能和他們再拍戲,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些人不可能再合作。”

可是這個鐵三角失去了一角,就不穩(wěn)了,沒想到,被張鐵林捷足先登,取代了李保田的位置。
出演了《鐵齒銅牙紀(jì)曉嵐》,如果不是這部劇,張鐵林估計紅不了多久吧。
要不是他,可能李保田都要出演了,可是三人鬧僵之后,李保田就被人給“挖坑”讓他往里跳。

1999年,李保田兒子李彧被人忽悠,簽了300萬的合同:“你能力不錯,只要讓你爹來客串20集,你就是導(dǎo)演!”
李保田的兒子十分高興,覺得這請自己的爹來演,還有錢收,可樂而不為,所以他就擅自做主,簽約了下來。
不料,李保田火冒三丈,因為這個劇本太敷衍了,質(zhì)量也不行,臺詞更是差勁。
兒子卻說,您客串20集就行了,我連自己的房子車子都抵押上,跟對方簽好合同。等他拿著劇本找到父親李保田說明情況,李保田看了一眼劇本,氣得夠嗆。

沒想到,明明說好的20集,可是李保田卻被制片人給剪輯多了幾集。
氣得李保田大罵:你們不負(fù)責(zé)任,這是對觀眾不負(fù)責(zé)任,注水的劇情還能看嗎?
《欽差大臣》原本30集的電視劇,硬是注水到了33集。
李保田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直接把出品方告了,要求賠償190萬賠償。

沒想到,在二審敗訴后,他一分錢也沒拿到,反而賠了2萬塊訴訟費(fèi)。之后更是被10幾家影視公司聯(lián)名封 殺。
還給他冠上了“戲霸”的帽子。
他自己倒覺得這個稱呼有什么不好。
所以在一夜之間,很多制片人都說這個人不識好歹,不能再合作,所以就把他給封S了,再也沒有請他拍戲。
后來在《神醫(yī)喜來樂》頒獎現(xiàn)場,李保田捧著獎杯大罵制片商“注水”。

不僅如此,他與張國立、王剛出演過《宰相劉羅鍋》后,張國立與王剛兩人紛紛接了代言廣告。
唯有他置身事外,他說:“不是我不想賺錢,而是我不想喝酒,我也不能瞎說那酒好,我沒病,更不能說那藥有用。”
最終,李保田就得出了結(jié)論: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就再也沒有合作演過戲了。

小編認(rèn)為吧,真正有底線的藝術(shù)家不用代言,那些?;^投機(jī)取巧的吃香 ,該清理清理一下了。
如今的娛樂圈,沒有哪個明星不接代言的,有也是很少了,而張譯說,我就是個演員,代言,上綜藝,搞話題那是明星該做的事情。
去年,74歲的李保田在金鷹獎上被授予“終身成就獎”,他在臺上說:

“沒有為大家服務(wù)的時候,我就躲在家里頭一門心思畫畫,等有了合適的機(jī)會,我繼續(xù)像以往一樣充滿激情的為大家服務(wù)?!?/p>
李保田平時還特別喜歡看書,不停地學(xué)習(xí),通曉多種藝術(shù),絕和陳道明有得一比,絕對是男演員中文化素養(yǎng)較高的一個。
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