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原因,《閃電俠》為何會讓DC,繼續(xù)虧下去?
對于DC來說,《閃電俠》怕是又要讓華納兄弟迎來一次票房失敗。這點,可以說是當代好萊塢的一個壓力縮影。告訴我們,一部電影的過度宣傳,會逐漸扼殺這個品牌。

據(jù)報道,《閃電俠》的成本為2-2.2億美元。遺憾的是,《閃電俠》的票房開局并不順利,成為了DC最差開局之一,北美首映周末甚至低于預(yù)期。再加上,電影好壞參半的口碑,使得華納兄弟又需要面對財務(wù)壓力。那么,《閃電俠》的票房為何表現(xiàn)得如此令人失望呢?

第一:埃茲拉·米勒缺席發(fā)布會
由于埃茲拉·米勒的爭議,DC關(guān)于閃電俠的宣傳策略,就是淡化這個明星,讓觀眾專注在閃電俠這個角色。在《閃電俠》上映期間,女超人的演員和《閃電俠》的導(dǎo)演,負責(zé)宣傳這部電影。埃茲拉·米勒則更多的時候,躲在幕后。
不可忽略的是,一個明星對電影會有主要的影響力。雖然如今明星更多被他們扮演的角色替代,但是明星本身則會讓他們的粉絲去觀看這部電影。遺憾的是,埃茲拉·米勒的現(xiàn)狀,無法做到這一點。反而,因為他的原因,一些人決定不去看《閃電俠》。

第二:編劇的罷工,導(dǎo)致電影的推廣被削弱
對于一部大片來說,宣傳和推廣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好萊塢編劇罷工,最先倒下的就是美國本土的脫口秀。通常,像一些主流的脫口秀,比如吉米·坎摩爾和吉米·法倫都關(guān)門了。他們主持的這兩檔節(jié)目,通常都是宣傳剛上映的電影,讓明星談?wù)撍麄冸娪暗目袋c與粉絲互動。遺憾的是,《閃電俠》上映的時候剛好撞到了編劇罷工的事情。

第三:過早對粉絲上映
一部超級大片的正常發(fā)行流程非常簡單。電影會在正式發(fā)行前的14天左右,在洛杉磯、紐約或者是倫敦首映。然后,讓觀眾評價這部電影。這也是為何,電影上映之前,我們會看到一些早期評論。
《閃電俠》則改變了好萊塢這一傳統(tǒng)模式。早在4月份的時候,這部電影就對影院老板和媒體放映。后來,又大規(guī)模地放映了幾次,甚至還舉行了幾輪影迷的放映。華納兄弟這么干的原因,是希望這些人能夠給予《閃電俠》好評。由于早期的大批影迷放映,導(dǎo)致了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其實就被劇透了。

第四:特效問題
在《閃電俠》的電影特效,被許多人評價為“未完成”。從閃電俠最初拯救嬰兒到后來黑閃電的出現(xiàn)。里頭的視覺特效,很明顯就沒有正式完成。有一種說法是,華納兄弟對這部電影的票房潛力不明朗,考慮到2億美元的高預(yù)算,為了避免進一步損失,他們就放棄了后期特效的修復(fù)。

第五:超級英雄電影疲勞
漫威總裁凱文·費奇曾經(jīng)說過,他支持DC電影,因為他們和漫威在同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這一點非常明顯,因為兩家電影公司都開始在票房和吸引力上,表現(xiàn)得越來越差。超級英雄的疲勞是存在的,質(zhì)量并不是唯一指標。

超級英雄電影大獲成功的時代正在逝去。但是對于那些能夠很好地傳達自己的電影來說,這是一個空間,比如《銀河護衛(wèi)隊3》。但是,《閃電俠》在這方面遇到了困難。因為,《閃電俠》的口碑與DC早期揚言的“史上最好的超級英雄之一”并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