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單田芳先生評書《隋唐演義》的四猛四絕十三杰
關(guān)于單田芳先生評書《隋唐演義》的四猛四絕十三杰:
目前流傳的單田芳先生《隋唐演義》評書音頻有三個版本,一個早年的殘缺版、一個通行的壓縮版和一個晚年的虎頭蛇尾版。其中關(guān)于四猛四絕十三杰的說法存在不統(tǒng)一之處,甚至存在同一版本評書中的自相矛盾。在這里,我結(jié)合三個版本,盡量還原單版評書中四猛四絕十三杰的原始設(shè)定。
一、四猛
第一猛:羅士信
這個沒有爭議,羅士信是早年殘缺版和通行壓縮版中唯一一個能跟李元霸勢均力敵的存在,但晚年虎頭蛇尾版中宇文成都也曾跟李元霸戰(zhàn)平。羅士信在早年殘缺版和晚年虎頭蛇尾版中都是在揚州中了埋伏,命喪請瑣門,不同之處在于早年版本中羅士信的妻子馬金花活了下來,還生下了羅士信的兒子小孟賁羅仁,羅仁在早年續(xù)書《說唐后傳》中也是個高光人物;但在晚年虎頭蛇尾版中,馬金花跟羅士信一起死了,沒有留下子嗣。在通行版續(xù)書《大唐驚雷》中,羅仁變成了羅成家仆羅春的兒子。通行壓縮版就太敷衍了,揚州會一段忘了交代羅士信的結(jié)局,仿佛突然人間蒸發(fā)了一般。
第二猛:來護兒
也毫無爭議,他跟羅士信的交鋒被稱為“一猛會二猛”,可憐來護兒從來沒贏過,直到最后死在羅士信手里。來護兒跟秦瓊比過武,在通行壓縮版和晚年虎頭蛇尾版中都沒分出勝負。但早年殘缺版中,秦瓊其實完全落入下風甚至性命堪憂。可以看出來護兒的戰(zhàn)斗力不弱,個人認為可以跟書中的第五杰伍天錫一決勝負。
第三猛:新文禮
無論哪個版本,新文禮都是第三猛,只不過在通行壓縮版中單先生曾把新文禮說成第四猛,第三猛成了尚師徒,這個可以忽略。新文禮在單老書中戲份并不多,只是在紅泥關(guān)前驚艷了一把,連續(xù)打敗瓦崗寨好幾員大將,卻因為大意輕敵被箭術(shù)不如謝映登的王伯當射了一箭,陰溝里翻船,含恨領(lǐng)了盒飯。
第四猛:王伯超
這個人只在早年殘缺版中出現(xiàn)過,是雙槍將丁延平的徒弟,曾在師父被羅成殺死后找羅成報仇,跟羅成打了個勢均力敵,最終因報仇心切被羅成用羅松傳授的臥馬回身槍殺死。書中還交代后來王伯超的弟弟王步超找羅成的兒子羅通報仇,把羅通挑出了腸子,引出羅通盤腸大戰(zhàn)的故事,但后面的續(xù)書《說唐后傳》沒有講到這里。在通行的評書《薛家將》里,羅通是被王伯超用計殺死的,但這個王伯超已經(jīng)跟早年版本沒什么關(guān)系了,完全是另外一個人。晚年虎頭蛇尾版曾說過王伯超是第四猛,但后面這個人物沒有出場,名副其實的虎頭蛇尾。通行壓縮版里把尚師徒放在了四猛位置,沒有提王伯超。
二、四絕:
在說四絕之前,必須先聲明一點:在早年殘缺本中,單先生的設(shè)定并不是四絕,而是十絕:
秦瓊交友為一絕,程咬金三斧頭半為二絕,徐茂公足智多謀為三絕,羅成花槍和狠毒為四絕,姜松的神槍為五絕,王伯當忠于李密為六絕,單雄信忠君不變節(jié)為七絕,謝映登神射為八絕,尚師徒的四寶為九絕,侯君集的輕身功夫為十絕。
但在通行壓縮版和晚年虎頭蛇尾版中,單先生都把早年的十絕簡化成了四絕。
第一絕:羅松
使槍的祖宗,在早年殘缺版和通行壓縮版中都是完虐羅成的存在。但在晚年虎頭蛇尾版中單老提升了羅成的戰(zhàn)斗力,讓羅成和羅松五五開,一絕也改成了羅成,這就說不通了。羅松在單老的書中也不算太厲害,早年殘缺版中聯(lián)合羅成、羅煥都拿不下李元霸,晚年虎頭蛇尾版還增加了裴元慶一起群毆西府趙王,依然沒拿下。晚年虎頭蛇尾版的羅松甚至聯(lián)合羅成、羅煥才將宇文成都打跑。但羅松肯定比雄闊海強,在羅士信和李元霸打得難解難分之時,雄闊海在場卻無法上前分開二人。羅松出場后輕易解決問題,留下了“一猛一杰會一絕”的佳話。
第二絕:程咬金
這個毫無爭議,程咬金的三斧頭半是任何版本評書中都津津樂道的熱點話題。老程是《隋唐演義》中最大的福將和隋唐續(xù)書中最強主角光環(huán)。
第三絕:尚師徒
這個有爭議,因為在通行壓縮版中,第三絕是秦瓊的交朋好友,晚年虎頭蛇尾版第三絕才是尚師徒的寶馬呼雷豹。我個人更認同尚師徒,畢竟人家差點要了秦瓊的命。
第四絕:侯君集
這個也有爭議,因為通行壓縮版里第四絕是楊廣的昏庸。我依然支持侯君集,因為他是隋唐里最活躍的人物之一,高光戰(zhàn)績數(shù)不勝數(shù),無論是隋唐正書還是相關(guān)續(xù)書,都少不了小白猿的身影。
三、十三杰:
第一杰:李元霸
毫無爭議,單挑從來沒輸過。只有天和他自己能把他帶走。
第二杰:宇文成都
也毫無爭議,但相比于第一名的所向披靡,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就是個冤大頭。七煞反長安的時候明明誰也不是他的對手,卻強行借助秦瓊的主角光環(huán)讓宇文成都竹籃打水一場空且受盡捉弄。在四平山被四、五、六杰圍攻,又被排在自己后面的裴元慶趁機打敗。后面圍堵李密的時候又被瓦崗眾人圍攻,體力消耗過大的情況下再次遇到裴元慶,又被打敗。在早年殘缺版和通行壓縮版里,宇文成都第一次對陣李元霸是因為馬失前蹄才落敗,第二次是因為擔心宇文化及安危而沒能發(fā)揮出全部實力,被李元霸打死。晚年虎頭蛇尾版里拔高了宇文成都的地位,第一次跟李元霸五五開,被楊廣叫停;第二次只輸了一招半式,被李元霸用反背插畫絕命錘砸死,這才像第二杰的樣子。
第三杰:裴元慶
毫無爭議,但第三杰含金量不夠,打不過一猛羅士信。裴元慶兩次對陣李元霸都不是對手,最高戰(zhàn)績是連續(xù)兩次僥幸打贏宇文成都,最大的黑歷史是敗給空捶大將齊國遠。續(xù)書《說唐后傳》中裴元慶復(fù)出,卻因為急于求勝而死在外國人猩猩膽刀下,太冤了!
第四杰:雄闊海
沒有爭議,算是配角里戲份比較多的。七煞反長安時對陣宇文成都落敗,后來在四平山打死楊林的兩個太保、生擒楊林,算是高光時刻。但緊接著就是群毆宇文成都打不贏,在揚州的時候更加成了冤大頭,早年殘缺版里在揚州中箭身亡,通行壓縮版里沒交代結(jié)局,晚年虎頭蛇尾版干脆直接變成戰(zhàn)五渣,被外國人洪奎正面交鋒取了性命,太敷衍了?!墩f唐》中力托千斤閘壯烈犧牲的英雄,在單先生評書中被打包處理了。
第五杰:伍天錫
有點爭議,因為在通行壓縮版中,第五杰的位置給了伍云召。在《說唐》原著中,第五杰也是伍云召。但無論是早年殘缺版還是晚年虎頭蛇尾版,伍天錫都是第五杰,他跟羅士信的交鋒被稱為“一猛會五杰”,可見在單先生評書最初設(shè)定中,伍天錫就是第五杰。除了在金堤關(guān)打敗多名瓦崗將領(lǐng)外,伍天錫也沒有別的好戰(zhàn)績。在揚州也是被打包帶走,通行壓縮版沒交代結(jié)局,早年殘缺版是落入陷阱身亡,晚年虎頭蛇尾版也是秒變戰(zhàn)五渣,被外國人洪奎收了人頭。
第六杰:伍云召
爭議也在于他跟伍天錫誰第五、誰第六,但單版伍云召只能屈居第六,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戰(zhàn)績。凸顯戰(zhàn)績的南陽關(guān)情節(jié)被一筆帶過,對陣宇文成都落下風,群毆也不好使,后來在揚州攻城的時候第一個領(lǐng)盒飯。通行壓縮版同樣沒交代伍云召的結(jié)局,晚年虎頭蛇尾版伍云召同樣因為強行削弱被外國人洪奎殺死,早年殘缺版伍云召是被外國人紅幔幔坐騎尾巴上綁的鐵砣打死,算是死得不太冤了,因為《說唐》里伍云召就是被高麗國的沒尾駒抽死的。但紅幔幔也是個bug,在《隋唐演義》里已經(jīng)被秦瓊僥幸殺死,在續(xù)書《說唐后傳》里卻又出現(xiàn)了,跟秦懷玉比箭失敗,最后被薛仁貴挑了。
第七杰:羅成
沒有爭議,除了在羅松面前敗北、在蘇定方手里中計身亡外,從無敗績,是個常勝將軍。即使是李元霸、宇文成都,也被羅成用群毆的優(yōu)勢挑了一槍。
第八杰:楊林
沒有爭議,大隋朝頂梁柱,就是遇到的對手實在太強,先后被羅松、雄闊海、羅成打敗,直到被逼自殺。
第九杰:魏文通
沒有爭議,瓦崗寨群毆也拿不下他,但面對羅士信,魏文通只有領(lǐng)盒飯的份兒。
第十杰:梁士泰
爭議很大,早年殘缺版中梁士泰是第十杰,通行壓縮版中楊義臣是第十杰,而晚年虎頭蛇尾版中第十杰又變成了秦用。其實早年殘缺版中梁士泰一出場就打敗了楊義臣,只不過后來的兩個版本把這一段情節(jié)刪了。按照最初設(shè)定,楊義臣打不過梁士泰,不能排第十。梁士泰在早年殘缺版里戲份非常多,掛錘莊調(diào)理齊國遠,被李元霸打敗后歸了瓦崗,打敗過楊義臣,群毆過宇文成都,打過銅旗陣,最后在沙場上死于李元霸之手。通行壓縮版中,梁士泰被改成了李元霸的徒弟,還再戰(zhàn)場上堅持擁護已經(jīng)墮落的李密,毅然決然跟師父李元霸反目,不但戰(zhàn)斗力削弱,連智商也削弱了。
第十一杰:楊義臣
楊義臣在通行壓縮版里排第十,其他版本都是第十一,由于他在早年殘缺版里被梁士泰打敗,所以進不了前十,只能屈居第十一。存在感太低,只出場兩次,運氣也太差,第一次被裴元慶打敗,第二次被羅成殺死。
第十二杰:秦用
在諸多評書作品中,秦用都排在梁士泰前面,可能也是參考了這些評書設(shè)定,單先生后來的《隋唐演義》評書也都把秦用往前提了。但早年殘缺版里的秦用一直都是第十二,雖然打死了突厥都督紅海,但也有僥幸成分,況且紅海根本不在排名之列。有人以羅成拿不下紅海,秦用拿下紅海來說明秦用強于羅成,其實不對。因為羅成跟紅海是混戰(zhàn)而非單挑,看不出實力差距。單挑紅海取勝只能說明秦用比秦瓊強。通行壓縮版中雖然把秦用放在第十一,但在他剛出場時單老卻習慣性地把他說成了第十二,可見他原本就是第十二。單版秦用存在感并不高,不像其他版本里那樣排在梁士泰前面,在打死突厥都督紅海后就沒有其他戰(zhàn)績了,剩下的任務(wù)就是給秦瓊當替死鬼。在早年殘缺版里,單老挽了一個扣,說后面會有“十大錘聚會銅旗陣”,但后面攻打銅旗陣的使錘人只提到了李元霸、裴元慶、梁士泰和馬金花,加起來是八大錘,不夠十個,但后面接假玉璽的時候秦用卻突然出現(xiàn),可以看出單老最初是想安排他打銅旗陣的,只是說開之后把他忘了。
另外,在通行壓縮版里,單先生有些地方說梁士泰第十二,有些地方說丁延平第十二,難以自圓其說。放梁士泰是因為他刪掉了梁士泰的大量情節(jié),把他弱化了。放丁延平是因為考慮到他也是一員大將。但丁延平其實是個bug,沒法排,羅成在套走丁延平槍招之前不是他的對手,之后卻手拿把掐,丁延平又沒跟排在羅成之前和之后的人交過手,所以排名成謎,但他的徒弟王伯超是四猛之一,東方玉梅也是一流的女將,他的實力也不應(yīng)該太差,排起來實在頭疼。反而田連元先生評書里的丁延平是穩(wěn)穩(wěn)的四絕第一,比羅松厲害,在槍招被套走后還能跟羅成勢均力敵,李元霸能否打過他都是未知數(shù)。在單版里,丁延平還是不要排了,非要排的話,刪掉王伯超這個龍?zhí)鬃屗斔拿椭贿€勉強可以勝任。至于第十二杰的位置,還是保持最初設(shè)定讓秦用來坐比較合適。
第十三杰:秦瓊+尉遲恭
沒有爭議,秦瓊的力量比尉遲恭更大,但綜合實力只是五五開。這兩位聯(lián)手能排第十三,但單拿出來實力甚至不如一些排不進去的人,比如紅海、單天長、蘇定方、朱伍登及使用暗器的飛缽僧,論單挑都能打敗他們兩個。秦二爺雖然名聲大,但硬實力其實一般,靠的是思想品德和主角光環(huán)來縱橫天下,尉遲恭則依靠忠厚老實和對主子的一片赤誠討人喜愛。無論在官場還是江湖,最重要的不是武力,而是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