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 曾公亮

曾公亮
宋史,卷312,列傳71
注釋,多查詢自《漢語大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譯文,來自《二十四史全譯》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民田鏡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門,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坐父買田境中,謫監(jiān)湖州酒。久之,為國子監(jiān)直講,改諸王府侍講。歲滿,當用故事試館職,獨獻所為文,授集賢校理、天章閣侍講、修起居注。擢天章閣待制,賜金紫。先是,待制不改服。仁宗面錫之,曰:“朕自講席賜卿,所以尊寵儒臣也?!彼熘普a兼史館修撰,為翰林學士、判三班院。三班吏叢猥,非賕謝不行,貴游子弟,多倚勢請謁。公亮掇前后章程,視以從事,吏不能舉手。以端明殿學士知鄭州,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復入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未幾,擢給事中、參知政事。加禮部侍郎,除樞密使。嘉佑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斗門,①堤堰中用以蓄泄渠水的閘門。--漢語大詞典
故事,①舊事,舊業(yè)。②先例,舊日的典章制度。--漢語大詞典
故事,③先例,舊日的典章制度?!锾K洵?六國論: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古代漢語詞典
金紫,①金印紫綬。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亦為表示品級之服飾。魏晉以后,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緩,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②金魚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飾。因亦用以指代貴官。--漢語大詞典
錫,⑤通“賜”。賜給。--王力古漢語字典
尊寵,①尊重寵幸。②舊指妻妾或其外室。--漢語大詞典
叢猥,多而雜。--漢語大詞典
賕謝,受賄。--漢語大詞典
貴游,指無官職的王公貴族。亦泛指顯貴者。--漢語大詞典
請謁,①請求;干求。②請求謁告。--漢語大詞典
掇,①⒈拾取。⒉引申為摘,選取。--王力古漢語字典
悉,①全部;②知道;③詳盡?!趿艥h語字典
橐,①⒈盛物的口袋。⒉又用作動詞,用口袋裝、盛。—王力古漢語字典
移書,①致書。②發(fā)送公文;布告。--漢語大詞典
詰,①⒈追問,責問。⒉引申為追究,查辦。⒊又為糾察,整治。②詰誳,彎曲,曲折。也作詰屈?!趿艥h語字典
殆,②近乎,幾乎。③大概,恐怕。--王力古漢語字典
廋,①隱藏。--王力古漢語字典
公亮明練文法,更踐久,習知朝廷臺閣典憲,首相韓琦每咨訪焉。仁宗末年,琦請建儲,與公亮等共定大議。密州民田產銀,或盜取之,大理當以強。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雖強,與盜物民家有間矣。固爭之,遂下有司議,比劫禁物法,盜得不死。初,東州人多用此抵法,自是無死者。

明練,①熟悉;通曉。②明達純熟。--漢語大詞典
更踐,任職。--漢語大詞典
臺閣,②漢時指尚書臺。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機構。--漢語大詞典
典憲,法典;典章。--漢語大詞典
咨訪,咨詢訪問。--漢語大詞典
建儲,立皇太子。--漢語大詞典
當,③判罪。★史記?陳涉世家: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④介詞,在,正當。--王力古漢語字典
當,⒂通倘,如果。--古代漢語詞典
間,①⒈縫隙。⒉由門縫引申為空隙。⒊引申為人與人之間有隔閡,嫌隙。⒋引申為乘隙,乘間。⒌用作副詞,秘密地?!锸酚?陳涉世家: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⑥異,不同。⑧副詞。間或,偶或。⒂閑暇。--王力古漢語字典
固,②⒈堅。⒉引申為鞏固,牢實。④鄙陋。★司馬遷?報任安書:請略陳固陋。⑤副詞。⒈堅決。⒉本來。--王力古漢語字典
有司,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漢語大詞典
有司,①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②泛指官吏。--古代漢語詞典
用,①⒉引申為見用于世,任用?!镎撜Z?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⑤介詞,表原因。--王力古漢語字典
抵法,①猶伏法。依法被處死刑。②犯法。--漢語大詞典
契丹縱人漁界河,又數(shù)通鹽舟,吏不敢禁,皆謂:與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將奈何?雄州趙滋勇而有謀,可任也?!笔怪I以指意,邊害訖息。英宗即位,加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尋加戶部尚書,帝不豫,遼使至不能見,命公亮宴于館,使者不肯赴。公亮質之曰:“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神宗即位,加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

諭,①⒈告訴,使知道。⒉特指上對下的文告、指示或告誡的言辭。②知道,明白。③表明。④比喻。--王力古漢語字典
指意,①旨意,意向。--漢語大詞典
訖,①⒈完畢,終止。⒉引申為窮盡。⒊又為到達。②畢竟,終究。--王力古漢語字典
訖,①⒈終了,完畢。⒉畢竟,終究。②通“迄”,至,到。--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訖息,止息。--漢語大詞典
不豫,①不事先預備?!锒Y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④⒈天子有病的諱稱。⒉泛稱尊長有疾。⑥不參與。--漢語大詞典
錫,⑤通賜,賜給。★曹雪芹?紅樓夢:芳園應錫大觀名。--王力古漢語字典
虔,②恭敬。--王力古漢語字典
就席,入席。--漢語大詞典
熙寧二年,進昭文館大學士,累封魯國公。以老避位,三年九月,拜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集禧觀使。明年,起判永興軍。先是,慶卒叛,既伏誅,而余黨越佚,自陜以西皆警備。閱義勇,益邊兵,移內地租賦,人情騷然。公亮一鎮(zhèn)以靜,次第奏罷之,專務裁抑冗費。長安豪喜造飛語,聲言營卒怨減削,謀以上元夜結外兵為亂,邦人大恐?;騽裎愠鲇危敛粸閯?,張燈縱觀,與賓佐竟夕乃歸。居一歲,還京師。旋以太傅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帝臨哭,輟朝三日,贈太師、中書令,謚曰宣靖,配享英宗廟庭。及葬,御篆其碑首曰“兩朝顧命定策亞勛之碑”。

伏誅,被處死。--漢語大詞典
義勇,②⒈南北朝時州郡鄉(xiāng)里自募的兵。⒉宋代稱鄉(xiāng)兵為義勇。--漢語大詞典
騷然,①擾亂貌;動蕩不安貌。--漢語大詞典
次第,②次序;順序。③依次。--漢語大詞典
裁抑,①制止;遏止。②制裁。③削減,抑損。--漢語大詞典
冗費,浮費;不必要的開支。--漢語大詞典
飛語,①民間流傳的話。②猶流言。--漢語大詞典
減削,降低;減少。--漢語大詞典
縱觀,①恣意觀看。②縱覽,博覽。--漢語大詞典
賓佐,①輔佐。②指幕賓佐吏。--漢語大詞典
竟夕,終夜;通宵。--漢語大詞典
居,①⒊又為止息,停留。②囤積。④平時?!镎撜Z?先進:居則曰:‘不吾知也!‘—王力古漢語字典
居,③停留。★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⑧用于有頃、久之、頃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時間,意就較虛?!镯n非子?扁鵲見蔡桓公: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艥h語常用字字典
旋,③頃刻,不久。--王力古漢語字典
致仕,交還官職,退休?!糯鷿h語詞典
致政,交還權柄,辭去官職?!糯鷿h語詞典
休致,官吏年老去職。—古代漢語詞典
輟朝,①停止朝議。②皇帝停止臨朝聽政。--漢語大詞典
配享,亦作“配饗”。享,通“饗”。①合祭;祔祀。⒈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⒉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廟。⒊指孔子弟子或歷代名儒祔祀于孔廟。②謂有資格承當某事。③媲美。--漢語大詞典
碑首,即碑額。碑頭及其題字。--漢語大詞典
顧命,①《書?顧命》:“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笨讉鳎骸芭R終之命曰顧命。”孔穎達疏:“顧是將去之意,此言臨終之命曰顧命,言臨將死去回顧而為語也?!焙笠蛞浴邦櫭敝^臨終遺命,多用以稱帝王遺詔。--漢語大詞典
定策,①亦作“定冊”。古時尊立天子,書其事于簡策,以告宗廟,因稱大臣等謀立天子為“定策”。--漢語大詞典
公亮方厚莊重,沉深周密,平居謹繩墨,蹈規(guī)矩;然性吝嗇,殖貨至巨萬,帝嘗以方張安世。初薦王安石,及同輔政,知上方向之,陰為子孫計,凡更張庶事,一切聽順,而外若不與之者。常遣子孝寬參其謀,至上前略無所異,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寬至樞密以報之。蘇軾嘗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云。子孝寬,從子孝廣、孝蘊。

繩墨,①木工畫直線用的工具。②喻規(guī)矩、準則。③喻法度、法律。--漢語大詞典
蹈,①⒈踩,踏。⒉特指舞步。騰跳頓踏。②踏上,登上,奔赴。③履行,遵循。--王力古漢語字典
殖貨,增殖財貨。--漢語大詞典
方,⑦比擬。⑿⒊正好,正當。--王力古漢語字典
陰,②⒈幽暗。⒉又為秘密,暗中。--王力古漢語字典
更張,①重新張設。②比喻變更或改革。--漢語大詞典
庶,①眾多。②“庶人”,平民。也省稱庶。③“庶子”,妾的兒子。與嫡相對。④“庶幾”,或許可以,差不多。表示希望或揣測。也省作庶?!餁W陽修?六一居士傳:雖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惻然哀之,賜其骸骨,使得與此五物偕返于田廬,庶幾償其夙愿焉。--王力古漢語字典
與,①給予,授予。⑧參與。⑨贊許。--王力古漢語字典
擢,①拔,抽。②選拔。--王力古漢語字典
擢,②提拔,選拔。--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救正,匡正;糾正。--漢語大詞典
云,①曰,說。②代詞,如此。③語氣副詞。--王力古漢語字典
云云,④⒈猶言如此,這樣。⒉一般多用為表示有所省略之詞。亦謂等等,之類。⑤助詞。用于句末,無義。--漢語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