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信仰——我們需要與宗教劃清界限嗎?
2023-01-06 04:11 作者:MinerPA香蕉菌 | 我要投稿
一直有很多東西想寫。但是每每起筆,都又不知話該落到何處?;蛟S是我操之過急,自己的水平還不足夠駕馭此些個龐雜之念。于是最終無聊閑思還是以睡前筆記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陀^來說最近確實清閑不少,但終究還是有事可做,所以話頭不長,也以便各位批評指正。 今日之思起源于一個相當學術的辯題:如何區(qū)別宗教與民俗?比如說,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有相當多酬神與祭祀的元素。然而,參與酬神與祭祀的人也多未必是有神論者。進一步說,理論上,中國至少有一億人是堅定的無神論者,而這一億人未必全然不參與酬神與祭祀。那么,界線到底在哪里呢?以及,界線真的是很重要的問題嗎? 去年起筆打算從的孔子“祭如在”寫起,結果寫過兩三頁便又擱置起來了。不過草稿中終究有句子可用:“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乍看上去,孔子似乎對鬼神都不感冒。然而孔子又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虔誠。這樣產(chǎn)生的表面矛盾,其解法可能要在‘人心’中去找?!?我認為所謂信仰,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公約數(shù)——正所謂“同志”之稱。正因如此,孔子的“祭如在”也是“事人”的學問。荀子的“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或許說的更加直白,但到底是差了“祭如在”一層境界。 說回自己,作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需要與宗教劃清界限嗎?我的回答是,不需要。我堅持認為生活并非是人生的全部,合適而清醒地從生活游戲中跳脫出來,則與一切“神智”平等,從而再無必要對其卑躬屈膝或退避三舍。而后,應當再回到游戲中去,以人文情感擁抱心之所同然的浪漫。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