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奇緣》 | 為什么好萊塢絞盡腦汁做的中國電影,這么不中國?


2019年國慶檔期當中比較另類的新片就是《雪人奇緣》了。夢工廠這部專門為中國電影觀眾量身定做的動畫片,無論是故事背景、人物設(shè)定、情節(jié)主線,全都力圖打造一個原汁原味、發(fā)生在中國的夢幻歷險。

話說夢工廠之前可是打造了不少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動畫片:《怪物史萊克》系列,打造了ANTI-迪士尼公主菲奧娜,結(jié)果卻獲得了大家的追捧“誰說公主必須嫁王子,公主必須又瘦又漂亮?”;《功夫熊貓》系列,塑造了全球最受歡迎的東方功夫英雄,功夫熊貓阿寶從外形和人設(shè)都讓東西方觀眾很買單;《馴龍高手》系列,用北歐神話的外殼講少年的成長……如今夢工廠為中國觀眾貼心訂做的《雪人奇緣》表現(xiàn)卻平平(可能票房表現(xiàn)令不少人感到失望),為什么好萊塢絞盡腦汁做的中國電影,這么不中國?

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比起來,《雪人奇緣》與中國觀眾心目中的“講中國故事的動畫大片”差了100個《功夫熊貓》。
誠然,《雪人奇緣》為了拉近和中國觀眾的距離,在人物設(shè)定上就頗費心思,甚至非常想要呈現(xiàn)當代中國家庭關(guān)系:

單親家庭長大的小藝(張子楓配音),像極了現(xiàn)在中國的00后少年。正值青春叛逆期,每天用手機和耳機把自己隔絕在全家人之外。獨來獨往,不求身邊人的理解,內(nèi)心的苦悶無人能解。

小藝的母親和奶奶(蔡明配音),則和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母性角色一樣,包攬萬事,一手扛起整個家庭的家務(wù)和收入。對孩子的要求沒有別的,不求孩子獨立自主,唯一的期望就是“學習好、能合群”。母性角色在中國傳統(tǒng)家庭當中,沒有任何來自愛情、情欲的情感需求,只會一門心思地付出,所有對異性的情感需求都轉(zhuǎn)化為“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所以《雪人奇緣》當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幾乎沒有對這個家庭造成實質(zhì)的影響。?

影片中小藝每天經(jīng)過的街道、建筑、餐廳、景點,甚至音樂,都很中國風,為什么這樣一部電影卻一點都不中國?
說到底,《雪人奇緣》依舊是披著中國風外殼的好萊塢動畫片,多了一份西方人對中國人的想象而已。影片中太多中國人不能認同的地方:

1、中國人不這樣吃飯:再喜歡吃包子的家庭,也會變著花樣給家人做飯,米飯面條包子餃子都是家家必備,更別提川魯粵各大菜系的經(jīng)典美味。

2、中國人不這樣浪漫:也許會在家中保留逝去親人的遺物,但不會有人這樣一時沖動一身夏天衣服直奔喜馬拉雅雪山,你以為你是功夫明星嗎?

3、中國人不這樣自由:孩子一個電話消失了一個暑假,只說自己和鄰居哥哥一起去北京了,家長就放心了?,F(xiàn)在這個年代,最怕就是孩子被拐賣去做了傳銷。

4、中國人禁止雇傭童工:不管是代人遛狗還是搬運垃圾、飯館洗碗,都不會有明目張膽雇傭中學生的情況發(fā)生(家里的小作坊幫忙看店除外)。

5、中國的景點不會這樣空空蕩蕩:不管是節(jié)假日還是工作日,像黃山、雪山、油菜花這樣的著名景點都是人山人海。
諸如此類不一一贅述,《雪人奇緣》想要進軍華語電影市場的意圖很明顯,策劃到創(chuàng)作團隊大量啟用華語電影人就能看出一斑??上Я⒁鈨?nèi)核不夠中國的電影,總是有種東施效顰的距離感。中國觀眾已經(jīng)有了《哪吒》,恐怕再難滿足于好萊塢動畫片中左手畫個龍、右手畫一道彩虹“代表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