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細胞受體(BCR)測序--艾柏森生物
B細胞受體(BCR)是B細胞表面上的跨膜蛋白,由形成I型跨膜受體蛋白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組成,通常位于這些淋巴細胞的外表面。BCR通過生化信號傳導和從免疫突觸中物理獲取抗原,從而控制B細胞的活化。B細胞能夠通過BCR識別、結合和內吞抗原,并最終進行抗原遞呈。成熟的BCR是一個由重鏈和輕鏈組成的四聚體,人類基因組中有7種BCR基因:
重鏈BCR包括IgA、IgD、IgE、IgM和IgG,由可變區(qū)(V)、多變區(qū)(D)、連接區(qū)(J)和恒定區(qū)(C)四部分基因片段組成(VDJC);
輕鏈BCR包括IgK和IgL,缺少多變區(qū)D,由三個基因片段組成(VJC);
重鏈和輕鏈相互搭配,兩條相同重鏈BCR和兩條相同輕鏈BCR形成異源四聚體,組成完整的BCR。

?
BCR基因是人類基因組中復雜度很高的基因,也是變異程度很高的基因。人大概有1~2x1011種表達不同的BCR。這個復雜度主要源自3個因素:
組成的多樣性:成熟BCR的VDJC/VJC結構,是通過復雜的重組生成的。BCR的重鏈有65~100種V基因片段、2種D基因片段和6種J基因片段,BCR重組時需要從上述三種片段中各選一個,這賦予了BCR高度的多樣性;
連接的機動性:在重排的過程中,在V-D及D-J的連接區(qū)經常有非模板的核苷酸的隨機插入或刪除,進一步增加了CDR3區(qū)的多樣性;
體細胞突變: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之后,其V區(qū)基因也可發(fā)生突變,而且突變頻率較高。
?

? ? ? ? BCR-seq常用于檢測各種免疫相關疾病,遺傳性突變引起的BCR基因重排、豐度變化,用于解釋體液免疫應答機制。BCR測序的應用方向包括:
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人體細胞突變篩查;
自身免疫?。⊿LE,多發(fā)性硬化,I型糖尿病)治療指導及其過程中病程監(jiān)測;
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藥物治療效果和耐受性評估;
移植排斥(transplant tolerance)反應中耐受,排斥反應的預測和干預指導;
抗體篩選
?
BCR-seq
BCR-seq是為檢測BCR多樣性發(fā)展出來的測序技術,和TCR-seq一樣,目前有兩大主流技術:多重PCR和5' RACE。兩種技術的原理如下圖所示,技術優(yōu)劣勢如下表所示:


? ? ? ? 上述兩種技術都有兩個共同的問題:PCR重復引入的定量準確性問題和PCR/測序擴增引入的假陽性BCR問題。
不同BCR之間擴增效率無法一致,因此不同BCR擴增時會不同程度的引入重復BCR分子,給定量帶來問題;
BCR復雜度高,不同BCR之間可能只有少數堿基差異;PCR/測序過程中引入堿基錯誤,在沒有糾錯機制的情況下,會被當成新的BCR處理,造成假陽性;
?
?
測序方案
? ? ? ? 為解決上述BCR-seq中的技術問題,艾柏森開發(fā)出“絕對定量BCR-seq”測序技術,其原理為在擴增偏好性更低的5' RACE技術基礎上,引入我公司UMI/UID數字標簽糾錯技術,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多物種:我們可針對不同物種,開發(fā)BCR-seq檢測技術;
完整BCR檢測:該技術使用5’RACE技術原理,可以獲得BCR的完整序列,全面研究CDR1/2對抗原的親和力影響;
PCR偏好性低:該技術使用5’RACE技術原理,相較于mPCR具有更低的偏好性;
定量準確:通過引入UMI數字標簽,進一步去除PCR擴增重復和測序重復、徹底排除重復引入的定量問題,準確還原BCR克隆的豐度;
無假陽性:通過引入UMI數字標簽,多序列比對校正PCR和測序錯誤,去除假陽性BCR;

?
服務流程
您只需要:
確定檢測的BCR鏈;
提供足量的B細胞、組織或全血;
我們將完成RNA提取、建庫、測序和分析的全部工作;
?

?
實測結果
由于BCR-seq和TCR-seq為相同技術原理,此處結果為TCR-seq測試結果~~
UMI/UID去重后,TCR reads由900萬降低到200萬,去除了600萬由于PCR過度擴增引入的重復Reads;
UMI/UID糾錯后,TCR 種類由99萬降低到63萬,去除了1/3的假陽性克隆

?
UMI/UID去重、糾錯前后,TCR復雜度、種類、含量的變化

UMI/UID去重、糾錯前后,對兩個重復樣本的檢測,罕見克隆鑒定靈敏度從千分之一提高到萬分之一
經測試,我們的TCR-seq檢測到的TCR含量可以在10-1?~ 10-4范圍內保持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