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篇一一馬號
馬號
作者 呂東平



一九七二年秋,插隊落戶到白山市的齊心大隊。冬天,我們兄弟倆,小袁,小徐等這些年輕小伙,被生產(chǎn)隊派到長白山下的露水河林業(yè)局砬子河林場,參加副業(yè)隊一起采伐!
采伐結束后,為了照顧我們幾個舉目無親的小伙子,就留我們兄弟倆和小袁在山上清林。副業(yè)隊撤走后,剩下一些糧食,就夠我們用的了。
清林完成后,一九七三年春回到生產(chǎn)隊。隊長谷仁龍,為了照顧我們,于是我們?nèi)司退阋粋€集體戸,被安排到“馬號”居住,做飯,睡覺都在這里。
“馬號”是白山一帶的叫法,就是喂馬拴馬的大房子,是馬的吃喝拉撒睡的地方。馬糞尿的味道也不太好聞,時日已久,即習以為常了。
房子很大,中間有一口大鍋,用來烀馬料,也是我們做飯的鍋。東屋拴著馬,一排馬槽。西屋有一盤大坑,是飼養(yǎng)員值班睡覺的地方,我們睡覺就在這盤大坑上。
柴禾辦子很充足,把炕燒的熱乎的,睡覺可舒服了!蟑螂也眼饞這個熱炕,都偷偷地潛伏到炕席底下。一掀坑席,黑壓壓的一層,掃凈了,待會看看又滿了。同病相憐,我們覺得它們找個住處生存也不容易,也就不想傷害它們。后來就干脆,席上席下,和平共處吧!
做飯就用烀馬料那口大鍋,我們也享受了馬的生活待遇,吃的也一樣,都是生產(chǎn)隊的苞米。區(qū)別的是馬是生產(chǎn)隊的主要生產(chǎn)力,是白吃白住的,我們吃糧是要交錢的。
馬號是一個風水寶地,前邊是生產(chǎn)隊的場園,社員們把山上的的莊稼背到這里來,在這打場作業(yè),最后把糧食弄好,該交公糧,該做口糧,該做馬料的,做的井井有條。
馬號后面有一汪清泉,晝夜不息地涌出清爽的泉水,是飲馬的地方。我們也就借光了,飯前飯后渴了,就趴在泉邊,盡情飲用,水質(zhì)優(yōu)良清爽,可口可樂,而且是免費的!
那時候,是不敢說環(huán)境生活不好的。其實,我們真的很樂觀,感到很幸福。
前些年,曾去想再體驗一下當年的生活,看望一下那個想念已久的馬號。但由于新農(nóng)村改造,那馬號,場園,清泉都沒有了!
我曾留詩一首,以作美好的回憶:
渴飲清泉水,
饑歺金黃饃,
夜有千郎護,
獻身齊心國。
馬號,馬號,真想你,但遺憾的是,永遠看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