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真的是民族英雄嗎?
世人談到林則徐首先想到的是完成虎門銷煙這一壯舉的民族英雄,其次也不乏“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等溢美之詞,當然還有那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們撥開歷史迷霧,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林則徐。
1838年9月,林則徐在任兩湖總督期間,向道光上書稱“
鴉片流毒天下,若猶泄泄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飽之銀
......(一般寫到這里,就不往下寫了,那是為了突出林大人的愛國情操,但是后面還有話呢。)
果皆散在內(nèi)地,何妨損上而益下,藏富于民,無如漏向外洋,豈宜藉寇資盜,不丞為計?
”林則徐一方面提到英國持續(xù)性向中國輸入鴉片的危害,只要是正常人第一反應(yīng)難道不該是銷毀這玩意然后“
外防輸入內(nèi)防反彈
”嗎?但林則徐林大人語出驚人“
果皆散在內(nèi)地,何妨損上而益下,藏富于民,無如漏向外洋,豈宜藉寇資盜,不丞為計?
”
大力渲染本土自產(chǎn)鴉片的好處,美其名曰
“
藏富于民
”。
當然林則徐林大人對自己的“藏富于民”是這么解釋的
鄙意亦以內(nèi)地栽種罌粟于事無妨。所恨者內(nèi)地之嗜洋煙而不嗜土煙,若內(nèi)地果有一種芙蓉(阿芙蓉,指鴉片),勝于洋販,則孰不愿買賤而食?
無如知此味者,無不舍近圖遠,不能使如紹興之美醍,湖廣之錠煙,內(nèi)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脈貫注,何礙之有?
第恐此種食煙之人未必回心向內(nèi)耳!
———《復(fù)署江南撫州府文鈔》
這封信寫于1847年,此時林則徐時任陜西巡撫,這封信是寫給他的學(xué)生——江西撫州“署知府”文海如何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的建議。其中
鄙意亦以內(nèi)地栽種罌粟于事無妨。所恨者內(nèi)地之嗜洋煙而不嗜土煙”
道出了林則徐林大人虎門銷煙的真正動機,原來林則徐眼紅鴉片暴利只是禁英夷的煙。并對當年“藏富于民”做出了“
無如知此味者,無不舍近圖遠,不能使如紹興之美醍,湖廣之錠煙,內(nèi)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脈貫注,何礙之有?”
的解釋。
看到這里,大家的三觀還?好?嗎?
我是山西人接下來以山西為例,看一下林則徐林大人“藏富于民”的后果 《溫洗馬戒吸食鴉片栽種罌粟說》一文提供了一組數(shù)據(jù):“按吾晉土田志舊書所載四十九萬五千九百三十四頃,今自罌粟盛行,每縣之田,種罌粟者不下十之三四,合全省土田計之應(yīng)占十五萬頃。” 1903年《農(nóng)學(xué)報》記載,“山西鶯粟之產(chǎn),以太原、榆次、交城、文水、代州 、歸化等處為最盛”,六地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根據(jù)1906年《國際鴉片委員會報告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山西全省每年產(chǎn)鴉片300萬斤,若以畝產(chǎn)20兩計,約占耕地120萬畝之多。 1893年,傳教士哈德遜·泰羅在訪問十個省份后說:“當我1854年第一次到中國時,鴉片上癮的人相對較少,但近二十年鴉片迅速蔓延,近十年更快,現(xiàn)在吸食鴉片猖狂得驚人?!?寫到這里不禁讓人想到“皈依者狂熱”,林則徐林大人在向自己滿洲主子建言獻策表忠心的時候真的是煞費苦心。讓煙(鴉片)這種搖錢樹散在內(nèi)地充盈滿清國庫,一方面摧殘中國人身體,一方面搜刮中國人財富,真的是一舉兩得。林則徐真的是踐行了什么叫“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服,我是tm真的服。 最后我想問一句
林則徐被冠之以“民族英雄”的稱號,是打算向社會傳遞怎樣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