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是熏習的過程, 有人說聽課了,還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這么強業(yè)力牽引, 不
傳統(tǒng)文化是熏習的過程,
有人說聽課了,還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這么強業(yè)力牽引,
不是這么短的時間修行就成就。
法界蒙熏,熏習不夠,
遇見一點點小事就起現(xiàn)形。
修行分二種人
一種利根,永不退轉(zhuǎn)
一種鈍根,次第修行
老師謙稱,我也是鈍根,
我比大家學習的多而已。
《地藏經(jīng)》云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四正勤,精進不止。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大學》作者是曾參。
初學入德之門是《論語》
《大學》在哲學上的思辨
周老師說關(guān)于在峨眉山的夢境,
“入于無所得第一境界”九個字。夢中裝裱的很美,按照夢中情景裝裱懸掛起來。
無上,正等,太學,大學,無等等。
是最頂級學問
最牛逼的學問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br>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佛教以水災、火災、風災為三大災,刀兵、饑饉、疫病為三小災。八難指影響修道成佛的八種障礙
八難,圣人不生其中
盲聾暗啞,地獄,惡鬼畜生
世智辨聰……
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
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
所以于往昔,無數(shù)劫受苦,
流轉(zhuǎn)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不聞佛法,就是最大的災難。
輪回不息,永無休止。
能聞道是很幸運的事情
朝聞道夕死可矣
玄德,六合之外,存而不論
明德,樹干上的德
明,曾參致學非常嚴謹。
善業(yè)發(fā)揮到最大。
把心依于四念處,
四念處指觀身不凈,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正勤。
把錯事惡事,過往不咎。
悔。總是掛念,掛礙,影響修行。
已作之惡悉斷除,不要內(nèi)耗。
未生之惡不生起。
已作之善業(yè)發(fā)揚光大,
未作之善業(yè)繼續(xù)修行。
四正勤即:
(一)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
(二)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
(三)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
(四)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以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稱四正勤?!?br>
大學,勢如長虹,浩然之氣。
修行只成就自己,就是聲聞
,阿羅漢,只修學自己往生凈土。??
明德是明自己
不是明別人,道德警察??
恒順眾生,親近,親尚,親民
與眾生掛起釣
眾生之類,是菩薩凈土
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
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故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
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離世覓菩提,猶如求鹿角。
欲為諸佛龍象、先為眾生牛馬。
精進至善,永無止境。
兢兢業(yè)業(yè),永不懈怠。
誨人不倦,學而不厭。
智慧在人民群眾這里,一切屬于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