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知書屋前言
? ? 準備新開一個專欄,名字就叫“東知書屋”。
? ? 東知(dongzhi)是我的網(wǎng)名,取自蘇東坡詩“東風(fēng)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東知又和“冬至”發(fā)音近似,而我是冬至后出生,這個網(wǎng)名頗合我心意,因此用了20多年,遇到被占用的情況,只好叫“東知知(dongzhii)”。
? ? “東知書屋”顧名思義,存放的是我讀過的書。
? ? 讀書和玩小車,算是我的兩大愛好,其中讀書的歷史可能還要更長一些。
? ? 還不認字的時候,就開始讀書了,只不過是別人讀,我聽。
? ? 承擔(dān)這一任務(wù)最多的,自然是我的母親,我總是聽不夠,每晚纏著她讀個不停,以至于她不得不想些辦法,來減少每晚給我讀書的時間。
? ? 比如48本一套的《三國演義》小人書,母親每周只拿2本出來,理由是書店每周只賣2本,我居然信了,畢竟媽媽從來不會騙人。
? ? 幾十年下來,雖然沒讀出什么成就,但讀書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xí)慣。
? ? 始終覺得書真是性價比最高的商品,通常只需要幾十塊錢,你就可以擁有智者一生的思考,體驗人生百味,縱橫時間空間。
? ? 讀了一些書,也會思考什么樣的書算是好書。
? ? 直到我看到了一句話,一本好書,是初讀時似曾相識,再讀時猶如初見的書。
? ??有些書,的確是讀起便不忍釋卷,以后也會時時想起,常讀常新的。
? ? 正是初讀如獲良友,再讀如逢故知。
? ? 當(dāng)然,閱讀并非總是樂事,所謂展卷有益,也對也不對。
? ? 對的是,即便是隨手翻翻,也好過時刻對著手機,最起碼,對眼睛傷害小一些。
? ? 不對的是,如果讀到“糟糕”的書,實在是會影響心情。
? ? 況且每個人的興趣、稟賦各不相同,同樣的書,每個人讀來亦不相同。
? ? 把讀書當(dāng)成任務(wù),閱讀可能是種煎熬。
? ? 把讀書當(dāng)做消遣,得到的只是知道,不是知識,這也是我自己最常見的閱讀狀態(tài)。
? ? 把讀書當(dāng)做求知,才能融會貫通,正身明德,書為己用。
? ? 把讀書當(dāng)做求道,境界太高,我無法描述,也從未觸及。
? ? 但不管怎樣,一本好書,仍舊是看似四方觸手可得,實際可遇不可求的。
? ? 幸運的是,我們的世界無數(shù)先行者,他們留下的,或正在書寫的寶貴財富,足夠我們享用不盡了。
? ? 所以,“東知書屋”想存放的是我讀過的、覺得好的書,是想推薦給諸位的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