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階梯》第13集——克塞諾芬尼:神是個什么東西?
原創(chuàng)通識課|《哲學階梯》第13集——克塞諾芬尼:神是個什么東西?
? ? ?
,時長08:05
哲學即哲學史——黑格爾
《哲學階梯》第13集
之
克塞諾芬尼:神是個什么東西?
(視頻版)
,時長08:05
(文字版)
克塞諾芬尼:神是個什么東西?
文/曾斌
如果說理解赫拉克利特的關鍵詞是變化,那么理解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巴門尼德的關鍵詞則是不變。但無論強調變化還是不變,他們都是在追問世界的本原、中心和秩序。
古希臘哲人試圖尋找維系萬物的中心,因為只有確立了中心,世界才會從混亂變得有序。但對于他們來說,尋找中心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這個中心是絕對保持不變的,還是相對保持不變的,甚至是變化的。
赫拉克利特顯然認為中心是不變的,他雖然尋找變化之中的不變,但卻認為這個不變恰恰就是變化本身。愛利亞學派的巴門尼德認為中心是不變的。不過,在隆重請出巴門尼德前,我們需要介紹一下他的老師克塞諾芬尼。克塞諾芬是一個哲學家,嚴格說是一個思辨的神學家,作為游吟詩人,他自稱在希臘土地上流浪了67年,差不多活了100歲。
?
反對神人同形同性
在反對神人同形同性上,克塞諾芬尼這樣說:“埃塞俄比亞人說他們的神皮膚是黑的,鼻子是扁的;色雷斯人說他們的神是藍眼睛、紅頭發(fā)的。”其實,我們可以接著他的話繼續(xù)往下說:“英國人說他們的神是白皮膚、藍眼睛、高鼻子的,中國人說他們的神是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p>
克塞諾芬尼的反諷還不止于此,他說:“如果牛、馬和獅子有手,并且能夠像人一樣用手作畫和塑像的話,它們就會各自照著自己的模樣,馬畫出、塑出馬形的神像,獅子畫出、塑出獅形的神像?!?/p>

(Pic/Google)
克塞諾芬尼的這些想法非常超前。兩千年后,法國哲人孟德斯鳩在《波斯人信札》中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個法國人在穿越非洲旅行的時候,極其驚恐地發(fā)現(xiàn)在非洲的藝術和雕塑中,上帝不僅是黑人,而且還是一個肥胖的黑女人!
費爾巴哈在《基督教本質》中用更為抽象的方式,重述了克塞諾芬尼的這個觀點:人類類似上帝的原因不是以他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我們,而是我們以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他。
神人同形同性的后果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每個人都說著自己的神,而這個神是每個人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梢哉f,克塞諾芬尼是第一個率先反對造神運動的人,但造神運動在人類史上并沒有間斷過。
?
唯一的神是不動的
克塞諾芬尼認為,存在著唯一的神,并且它是不動的。他說:“神永遠保持在同一個地方,根本不動,一會兒在這里一會兒在那里動來動去,這對他是不相宜的?!?/p>
老實說,每當讀到這句話,我都有些想笑,因為匆匆跑來跑去、跳來跳去的神的確看上去不夠莊重,不成體統(tǒng)。從這個角度看,克塞諾芬尼推崇靜止,反對運動,其實有很強的審美和倫理學的意味,也就是說,靜止是高貴的,而運動則是卑賤的。這個想法十分合乎常情,你看在動物世界,誰最忙忙叨叨,總是上躥下跳,跑來跑去,飛來飛去呢?都是那些螞蟻、蜜蜂、蚊子、松鼠之類的小動物,而獅子、老虎這些森林之王的日常狀態(tài)都是懶洋洋、一動不動的。千萬不要誤會,我在這里不是鼓勵你懶惰,而只是說靜止比運動高貴。

( Pic/Google)
還記得畢達哥拉斯對體育場上三種人的區(qū)分嗎?他說,體育場上有三種人,一種人推著小車到處吆喝著兜售東西,一種人在競技場上拼死拼活地奪得冠軍,最后一種人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觀看比賽。商人追求貨利,運動員追求榮譽,唯有觀眾,也就是哲學家,追求真理。據此畢達哥拉斯認為,觀眾比商人、運動員高貴,因為觀眾靜靜地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真正的神正是這樣:他居處于一地,根本不移動,但各個部分都有所見、所聞和所思。
?
無知的人類
神是獨一無二的,無始無終的,無論在形體或精神方面都與人不同。他停留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巳Z芬尼之所以這樣說,無非為了說出以下三個重點:
第一,人其實是無知的,不僅不知道神長得怎么樣,而且對任何事都很無知。
第二,即使有的時候某人說了某些事情,后來證明是正確的,但這個人依然無知于為什么他知道這樣說是對的。
第三,所有我們能做的只是臆測。
綜合這三個重點來看,我們確實從克塞諾芬尼那里得到一個不能說神是什么、只能說它存在的一神論。但在巴門尼德那里,一神論仍然不夠深入,因為這不單單是有關神是否存在,而是有關存在本身的問題。巴門尼德進一步發(fā)揚了抽象思維的威力,不但肯定一切都是存在的,而且甚至說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不存在。這就是下一個故事了,不過這里可以劇透一下: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