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瀏覽器,居然被山寨了

大家看看下面兩張Logo,光看圖標你能分辨出來哪個是假的Chrome,哪個是真的嗎?

如果不放在一起對比,有多少把握分辨出來?
看到這個高仿?lián)Q皮瀏覽器時也是絕了。使用必應搜索,現在還能完全復現下面的操作,希望你試了之后不會反問一句:這不是必應的陰謀吧?

第一步打開必應搜索谷歌瀏覽器。第二步向下滑動,除了最上方那個大大的推薦,最匪夷所思的下面這個谷歌瀏覽器。

標題沒有一點毛病,“字正腔圓”的谷歌瀏覽器,但是顯示的這個域名,明顯不對勁。而如果換做百度搜索,至少這里還標注了一個官網。

而且這個針對的就是中文搜索的用戶,用Chrome作為關鍵字搜索結果就是官網。
按理來說,官方肯定是知道這個搜索結果的,不然就不會在上面推薦自家的瀏覽器。

想看看有什么套路,于是去下載體驗一番,打開官網,一個由“谷歌源碼”打造的瀏覽器再結合奇怪的域名。這對于經常下載軟件的朋友來說其實還挺好分辨的,但是這頁面,這圖標,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可能直接就中招了。

舉個例子就像:由果核源碼打造的某某軟件和果核的軟件,這兩者在字面意思有什么不同嗎?更多的人會把字面意思歸類于就是一個東西吧。就算這句話還可以分辨,但過分的是上面圖里標注出來的那些,這樣真的OK?

下載之后,安裝,圖標也大差不差,配色完全一致,主頁也是綁定了廣告聯(lián)盟的推廣地址。至于用的套殼Chromium版本則是很久以前的了。

想起來之前的一個新聞,有的人下載了谷歌瀏覽器說安不上CRX格式的插件,還以為是操作有問題,結果一看,好家伙,原來是個盜版的國產雙核瀏覽器。
普通人下載瀏覽器的標準步驟,百度,谷歌瀏覽器。
第一個或者第二個,看到圖標不對勁,以為是更新或者改圖標了,下載安裝,翻車?;蛘呦螺d到正版瀏覽器,默認谷歌搜索發(fā)現用不了,再換其他瀏覽器。

說來也是絕了,在寫這篇吐槽草稿的時候,打開手機一看,一個小伙伴正好發(fā)消息過來,剛好就是谷歌瀏覽器!他用的就是谷歌默認的搜索,其實好多人沒有網絡代理的概念,對于軟件只有開箱即用才是最好的。
最后直接給人家安利了一個火狐。

在找類似軟件的時候,還發(fā)現了一個谷歌瀏覽器破解版,好家伙,現在都流行破解版是吧。竟然有破解版,不會有人真的需要谷歌瀏覽器的破解版吧?結果還真的有,啊這。

現在的瀏覽器也是,動不動拿別人的代碼,加上自己的一點修改,就開始加廣告,讓不明不白的用戶用上。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因為瀏覽器原本的功能強大而覺得這些李鬼瀏覽器好用,同時忍受著廣告或者其他讓人難受的東西,讓哪些黑手有了利益來繼續(xù)去禍禍更多人。這簡直就是在污染網絡環(huán)境。

以前還能在使用第三方的時候登錄谷歌賬號,偽裝得更像,好在為了防止第三方瀏覽器可能會濫用這些 API,Google 從 3 月 15 號限制了對私有 Chrome 應用程序接口(API)的訪問,移除其他 Chromium 瀏覽器對 Chrome 同步(Chrome Sync)的訪問權限,第三方瀏覽器將無法借助 Google 帳戶和 Chrome Sync API 來將用戶資料、書簽、歷史記錄和瀏覽器插件等數據同步至瀏覽器中。
像Edge、Opera 和 Brave瀏覽器都是有自己的同步功能的,更多的是限制了這些偽造的瀏覽器。但同時也讓一些優(yōu)秀的第三方瀏覽器也不得不自己改造一套同步方案了。

說到瀏覽器,就不得不拿出紅芯瀏覽器出來鞭尸,其他瀏覽器最多就是流氓一點,紅芯竟然敢說是自研的,簡直是丟臉丟大了,之前果核還專門下載詳細體驗了一番,鏈接在文末,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還有一個Github項目,也可以拿來調侃這件事,就是下面這個瀏覽器,也弄了一個專門諷刺這種行為的項目,可以算作是藝術行為了。

其實除了國內的環(huán)境,國外也是一樣的,還有些覺得自己懂一點的朋友依然會中招。

在洋蔥網絡上,很多人會好奇內容,然后找個瀏覽器自己進去看看,就算是洋蔥瀏覽器也有盜版貨,在前兩年流傳測一個盜版的頁面會提示你的瀏覽器到期,要升級,然后還會配上各種誘惑的標語,比如不會被監(jiān)管,絕對保護隱私啊,想干什么都行啊之類的話,而安裝之后,比特幣就會不翼而飛。畢竟訪問這類網站的,通常需要交易,可以說是精準打擊了。

在Edge里有IE兼容模式,完全用不上哪些所謂的明確標注是雙核瀏覽器的工具,至于文章開頭提到的,這是不是必應的陰謀。
直接反向操作一下,用谷歌搜索Edge。

懂了,谷歌可能是罰款被罰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