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半藏團の不動如山參上」NewBalance Hazno Ultra 100公里體驗報告
提起NB的跑鞋線,你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數(shù)字系列。什么880,890,1080之類也算NB比較知名的常青樹款式,不過雖然是美系跑鞋但是NB有自己的一條日系支線那就是HAZNO系列,取自日本忍者服部半藏,喜歡日漫或者游戲的跑友應該對其挺熟悉,很多忍者角色可能都neta其名字。由此你是否會想到阿迪達斯的兩條日系支線——TAKUMI和Adios,而TAKUMI的親爹三村仁司就是現(xiàn)在NB影舞者的設(shè)計者,我想你應該會從中看到很多早期TAKUMI款式的影子,但是這雙Ultra比較特殊由于定位不是競速跑鞋所以和其他三雙薄底外觀上大相徑庭,那么接下來細細道來吧。


先說一下我的基礎(chǔ)參數(shù)
身高:172cm
體重:61kg

基礎(chǔ)參數(shù)
左腳:260克
右腳:257克
左右兩腳的差值為3克,算是做工稍微帶些瑕疵的類型,也可能只是我這雙中獎了,不過看到鞋舌的越南制造緊皺的眉頭就瞬間舒展了,雖然現(xiàn)在某些國產(chǎn)的監(jiān)修一樣差到?jīng)]眼看不過在做工這方面其實東南亞的代工廠還是有些落后的。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諸如鞋面銜接,鞋頭部分后跟大底等等都沒有溢膠塌陷磨損缺失等情況,這還算是比較不錯的。楦形這一方面我的建議也是大家按照內(nèi)長購買正碼即可,雖然NB的楦形一直作為美系跑鞋在1080那雙鞋上受人詬病,不過由于影舞者的操刀是亞洲人所以楦形方面更適合亞洲寶寶,大家可以放心的選購,這雙鞋子好像有寬楦版本不過現(xiàn)在大家可以入手的影舞者可以武斷的說都是清倉貨了,所以寬楦這種東西大概沒有了,也許D楦就夠用。

外觀
整個U的外觀與家族中的三雙都大相徑庭,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底肉眼可見的加厚了,比起負責競速的S和R,U的厚度我估摸著提升了30%。整體的線條造型相比于薄底跑鞋的那種緊湊簡潔,U這雙主打穩(wěn)定支撐的外觀則是給人一種敦實的感覺,與大部分的支撐性跑鞋都有著類似的設(shè)計思路,再還尚未上腳之前心中就產(chǎn)生了一種安心和腳踏實地的感覺。網(wǎng)面部分的造型與其他三雙也是有著根本的不同,用了與另外三雙明顯更富有彈性且厚實的織法,在前掌和其兩側(cè)各有一個圓弧形的區(qū)域上面做了透氣孔設(shè)計。其余的黑色網(wǎng)面上因為織法的原因有非常多的白灰相間的小尖頭紋飾,布滿了整個鞋身,一眼望過去就是非常的搶眼也讓其外觀與另外的三個大哥“格格不入”。兩側(cè)則是又白色橫線組成的大“N”壓膠logo,宣示著自己所屬的品牌。鞋帶則是同樣采取了黑色上點綴白色小點的設(shè)計,與網(wǎng)面一起有些讓人眼花繚亂。鞋舌則是常規(guī)的普通鞋舌,最上面的壓膠處是印制著HANZO系列的半藏忍者標志。中底部分剛才說了有肉眼可見的加厚,整體顏色是白色上面飾有藍色的橫紋作為裝飾,和其他三雙的中底是一樣的家族化配色,有一種速度感在其中。中底的后半部分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上面做了許多傾斜的刻紋,應該是起到一種加強筋的作用來增加受力時所能承受的形變面積,同時也提升了細節(jié)感。

中底內(nèi)側(cè)有和外側(cè)一樣白色配藍色條紋,不同的是下方足弓稍后的位置有中底二分之一面積的一塊梯形黑色材料,這個材料摸起來明細十分硬質(zhì)是用來增加對足弓的支撐的,上面也做了斜紋裝飾。后跟處有一塊大大外置港寶牢牢的抱住整個后跟,視覺上很有沖擊力,這種安心感一切盡在不言中。港寶上外側(cè)印著“NB HAZNZO U”,內(nèi)側(cè)則是“ASYM counter”,中間做了倒階梯裝的橫紋,摸上去手感不錯。值得可惜的一點是沒有做反光設(shè)計,我覺得應該是不想讓白色打擾到整體黑色的基調(diào)。以往我將外觀不太說到大底,這次趁著還沒跑時嶄新的樣子簡單看看。前掌是橫向橡膠,上面有一些小碎釘點綴,不過跑幾次應該就會磨掉了,畢竟還挺軟的。后跟處是同樣的橫向碎釘橡膠。前掌外側(cè)有兩大條橫向塊狀橡膠,一黑一白,而內(nèi)側(cè)部分是仿三角碎釘?shù)奈暹呅挝P碎釘設(shè)計,看起來抓地力很不錯哦。差不多這就是整雙影舞者ultra的外觀了,我感覺嘛還有夠低調(diào)的,除了上面的碎花顆粒之外。平時穿出門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相對厚實的中底可以提供更多的保護性,支撐系跑鞋也可以保證你一天下來足弓有支撐不至于酸痛,整個顏值到是不長在我的心間,但也沒有到討厭的地步,算是放進鞋柜里很容易遺忘的款式吧。


下面我會將“Hanzo Ultra”叫做“YAMA”即為日語中山的意思

網(wǎng)面
1.YAMA的鞋面是這次影舞者二代家族中最為富有彈性和特殊的。比起S和R兩雙頂級薄底上配備的大網(wǎng)眼開孔鞋面和T上面的彈力鞋面,YAMA的鞋面在肉眼上就可以看出區(qū)別。其一是厚度要多于它的三位哥哥,其二是鞋面表面有很多的點狀編制圖案。首先在手感上摸起來YAMA的網(wǎng)面就很厚實明顯是要更傾向于慢跑鞋的配置,在內(nèi)部可以透過外面的開孔看到有用白色絲線編織的緊貼在黑色網(wǎng)布上的一層網(wǎng)布,這種結(jié)合起來的立體工程網(wǎng)布提高了內(nèi)襯的舒適性可以保證在長距離的情況下不會帶給足部過多的摩擦以造成不適。其次是鞋面的彈性也足夠良好,不僅是穿脫方便在實著系緊鞋帶后更是可以體驗到不錯的包裹感但是又不會擠腳屬于是恰到好處的類型,這樣長距離過后既不會因為長時間的跑動而變得松垮也不會因為勒的太緊而造成不適使得跑者可以更好的駕馭體驗。前面兩次提到了長距離是因為YAMA也就是影舞者U里面的U代表著ultra,放到馬拉松類型里就是超級馬拉松也就是說它其實是定位于100公里完賽的一雙跑鞋,所以有一個足夠舒適的鞋面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鞋面有著分區(qū)開設(shè)的透氣孔。既然是定位超長距離那么透氣也是一項重要的事情,可是既然要保證網(wǎng)布的舒適其實就得犧牲一部分透氣性于是YAMA在鞋頭上方以及靠后一點的兩側(cè)各自開了一大兩小的區(qū)域來增設(shè)透氣孔增加網(wǎng)布的呼吸力度,三處開孔雖然看起來還被內(nèi)襯所阻擋其實在燈光下可以有光透進來,可以說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不過要是真論透氣只能是S和R那種究極暴力的大網(wǎng)眼開孔才可以做到極致的發(fā)揮。
3.鞋面的編織強度足夠整體挺立耐用。YAMA的鞋面因為是加強設(shè)計的所以在強度方面也是足夠優(yōu)秀的,鞋面上有大量的編織圖案仔細觀察都是立體的,并且在鞋身兩側(cè)也有橫紋壓膠LOGO來做進一步補強,三處開孔的邊緣也是進行了加固,整體鞋面在100公里的使用后依舊挺立在彎折處也沒有明顯的折痕鞋頭也沒有塌陷,目測在退役的時候依舊可以保持不錯的外觀至于破洞可能是不會發(fā)生的。

鞋帶&鞋舌
1.YAMA的鞋帶也是四雙跑鞋中最有彈性的。整雙鞋子的鞋帶是扁平設(shè)計,大多數(shù)品牌的大多數(shù)鞋款都會選擇的配置,不過值得一提的是YAMA的鞋帶同鞋面一樣上面有很多白色的編織花紋,正是有了獨特的織法才會有這些紋飾并且整條鞋帶才會富有彈性,鞋帶頭一樣有方便穿孔的塑料。

2.鞋子一共有七組孔位。氣孔標配的鞋款,比起S跟R來少一組加強固定的,當然YAMA它不需要額外的加固。將鞋帶系緊后整條鞋帶配合上彈力鞋面提供了恰到好處的包裹感,長距離下穩(wěn)定舒適。
3.鞋舌部分并未做棉質(zhì)填充。YAMA的鞋舌沒什么說頭,摸起來很薄但是因為定位于超長距離使用所以足夠舒適,外層有做透氣孔來進行心理上的增強透氣,而正中間的壓膠上印著影舞者家族的忍者LOGO宣示著自己的血統(tǒng),沒有過多的棉質(zhì)填充其實減少了一絲夏季的悶熱感。

后跟
1.YAMA的后跟是標準的支撐系鞋款配置。支撐系跑鞋的后跟一般就是兩種一種是把港寶埋進厚實的棉質(zhì)填充里面的,一種就是這樣的像是外骨骼一樣牢牢的在外面抱住后跟的,我手上有的Kayano26也是這種外露港寶的設(shè)計。整塊港寶實際上是有相應的科技名稱,在內(nèi)側(cè)雕刻著“ASYM counter”,實際上這些支撐跑鞋的港寶大差不差的都是硬質(zhì)的材料然后粘在后跟上而已,起什么名字估計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有實力和賣點。說回來這塊外置大港寶的穩(wěn)定體驗吧,自然是不必多說的好,YAMA的定位我愿意更保守的稱它是雙次頂級支撐跑鞋,其實綜合實力也很接近頂級支撐了。跑動中后跟能感受到被港寶牢牢地抱住固定的感覺,尤其是后掌落地的跑者可以享受到非常美妙的鎖定,并且得益于較為厚實的中底整體的緩震也是很不錯,當然這樣一雙定位超馬的跑鞋自然是緩震與保護齊飛,體重中等偏上的人群也可以買來穿著使用尤其是低足弓的跑者。

2.后跟部分做了增強穩(wěn)定的內(nèi)高外低的切削設(shè)計。事實證明這個設(shè)計是成功的,在無論厚底還是薄底的非常多的鞋子上都有這樣的設(shè)計,尤其是阿迪達斯家更是特別喜歡做切削,Adios,Boston,UltraBoost這三款耳熟能詳跑鞋系列無一不是這樣的。YAMA的后跟進行切削也進一步的增加了落地的穩(wěn)定性對于低足弓者進一步的矯正和正確引導落地姿勢,同時我們看到Y(jié)AMA后跟的橡膠外側(cè)是有一小塊上方包覆的,這無疑也減少了一部分中底落地時的形變從而提高穩(wěn)定。

3.領(lǐng)口一圈有做厚實的棉質(zhì)填充。因為后跟巨大而堅硬的港寶,所以后跟處為了在落地時使得腳后跟足夠舒適所以進行了厚實的棉質(zhì)填充來抵消來自港寶的硌腳感,同時也增加了一部分后跟的鎖定,只是說可能夏季有些炎熱但是長距離的舒適確是實實在在的。

鞋墊
1.單只12克,材料是杜邦家的高彈EVA,底部沒有像S跟R一樣在后跟用膠水進一步來固定保證不滑動,是可以輕松抽出更換的。杜邦是美國的老牌的科學企業(yè)其實力還是有的,它們家的EVA鞋墊厚實并且有豐富的回彈和不錯的抗衰減,長距離過后依舊舒適。而且我的鞋墊一般前掌的下方容易被踩出一個坑來,而這次100公里使用后前掌并沒有明顯的凹陷,整體的彈性還是很良好真的是很不錯。鞋墊反面做了很多打孔來減重和增加透氣性,一雙好的鞋墊雖然不能決定一雙跑鞋的腳感但是可以讓好變得更好。

2.鞋墊的基本樣式配置合格。厚度屬于常規(guī)水準,整體做了足弓上翻以及足跟杯承托,而且做的還是比較深的,鞋墊該有的基本配置都有。而且足弓支撐方面看起來應該是進行了加強的雖然鞋墊不能提供太多的支撐但是多一點就比少一點要好。
3.長距離舒適不燒腳。鞋墊表面就是普通的絨布,后掌處印制了NB的標志和HANZO的字樣,摸起來摩擦力尚可,跑起來是不會有滑動的。長距離下的感受是非常不錯的,不會出現(xiàn)異樣的感覺至少進一步證明了這雙定位于超馬的跑鞋在各方面所下的決心。

中底
影舞者U的中底采用的NB家的一款知名材料——REVLITE,中文譯作“悅輕”。這個譯名可謂是表達了它舒適又輕質(zhì)的特點,實際上表現(xiàn)的也大差不差。悅輕在之后的日子里有一個升級版叫做REVLITE-X,目前我手上有搭載這款材料的跑鞋是Hanzo R v3,整個材料的腳感明顯是要比悅輕更加柔軟的。說回來悅輕中底,官方宣傳是比自己的某種材料輕出30%,實際上悅輕的輕質(zhì)是有目共睹的否則也不會放在頂級的薄底競速款式上。在YAMA一系列的穩(wěn)定配置加持并且上了同其他三雙增厚至少30%的中底的情況下單只40.5碼也就260克,算是比較輕質(zhì)的配重了,我個人認為是很不錯的數(shù)值,同時YAMA的坡差同其他三雙也不同,改為了更高的8mm。

左右兩腳泡棉軟硬不一左腳明顯比右腳更加硬質(zhì)。這點震撼我媽一百年,我第一次品嘗到這種樣子的跑鞋中底!事情的起因是某天我慣常跑完了捏一捏中底結(jié)果在使勁下壓左腳泡棉的時候差點把指甲給頂歪,然后我又捏了捏右邊的泡棉結(jié)果非常的軟能感覺到是已經(jīng)踩開的樣子。于是我很好奇就去網(wǎng)上檢索有關(guān)跑鞋中底左右感受不一的信息,有的說法是做工的問題可是YAMA整體的質(zhì)量還是很扎實的;有的說法是跑者跑姿的問題,的確我落地左腳和右腳有些不同具體可以從大底磨損看出來,左邊的比較磨損比較均勻而右側(cè)的則是靠外比較明顯,但是我手上的其他跑鞋也沒有這種情況左右的中底手感是相同的;還有說法是有些跑鞋會特別進行這種設(shè)計我認為這是一種弱智的表現(xiàn)。所以我其實很困惑,更困惑或者說幸運的是我跑起來左右鞋子的跑感并沒有差別,依舊是很絲滑順暢所以這個問題我暫時不糾結(jié)了。
有了厚度堆疊的悅輕明顯腳感更加舒適。悅輕這個材料實際上腳感肯定不如“新鮮泡沫”也就是Fresh-foam舒服,尤其是在另外三雙上的回饋,我在使用R時基本感受不到所謂的腳感但是神奇的能感覺到回彈所以說腳感不等于跑感。YAMA上的悅輕增厚了大約三成,有了一定厚度堆疊的泡棉除非就是刻意調(diào)教成硬質(zhì)的否則都是有更多的腳感回饋,跑動中可以感受到泡棉壓縮形變的感覺,雖然左右軟度不一但是也鮮有機會的品嘗到了悅輕中底的感受。
回彈不靈敏但是也不拖沓泄力。悅輕說到底其實還是比較老派的EVA材料,真的和如今NB頂尖的氮氣材料相比是差很多的,雖然腳感上有了提升并且也有了壓縮形變但是回饋的能量其實不多,沒什么推進感。不過值得肯定的是雖然不會給你速度跑鞋上的那種快速的回饋推進,但是YAMA的中底整體也是不會有拖沓感的,每一步落地后的伸蹬前進銜接的都非常流暢,不會說是因為泡棉的素質(zhì)而出現(xiàn)死板的情況。
緩震極限相對較高長距離下腳感穩(wěn)定。厚實又略顯硬質(zhì)的悅輕自然是提升了緩震行程,使得體重偏大的跑友也可以有比較好的體驗,中小體重的跑者更是可以依賴它去進行長距離的訓練,比如拉一個LSD。而且悅輕整體的感受非常的穩(wěn)定,在跑步初期直到結(jié)束都是有著始終如一的腳感,雖然并不是軟彈取向但是這樣的扎實穩(wěn)定是非常撫慰人心的,再加上多重保護措施更是讓它可以更好為每一次跑步保駕護航。
中底足弓處進行了支撐加強下方加裝了T-BEAM抗扭片。作為定位長距離又偏向支撐的款式,YAMA自然對足弓也是重點照顧,可以看到在足弓二分之一處的下方用一塊梯形的黑色材料硬質(zhì)做了承托,并且和周圍的中底一樣表面進行了加強筋的強固。而再下面到了大底的位置就是支撐類跑鞋都有的中橋,影舞者家族用的都是NB家的T-BEAM穩(wěn)定片,而YAMA的確是最小的,我猜一是這一小塊就足夠物盡其用了,二是可以稍微再減輕一些重量,穩(wěn)定片質(zhì)量可靠像多數(shù)中橋一樣堅固耐用。

大底
1.大底的橡膠布局豐富花紋多樣。YAMA的大底有著老派競速鞋上才有的那種分區(qū)域橡膠花紋設(shè)計,前掌內(nèi)側(cè)部分是仿橡膠碎釘吸盤外側(cè)是兩排橫格凸紋橡膠,整體是黑色的如果這雙鞋子的配置真的非常良心那么這塊黑色的橡膠應該是同其他三位兄弟一樣的Dynaride材質(zhì)。鞋頭的位置是倒階梯裝的橫格紋上面還有非常小的小碎釘,這個鞋頭額外一小塊耐磨橡膠的設(shè)計像極了一些薄底競速的配置。后跟外側(cè)也是兩排橫格凸紋橡膠外側(cè)是大面積的耐磨橡膠并在表面做了小碎釘以及排水槽。前掌和后跟的橡膠是白色的,官方標注了它的名稱——“Ndurance”,不用多贅述就是一款耐磨橡膠Hanzo家族的標配。

2.整體厚度可觀耐磨優(yōu)秀。可以看到Y(jié)AMA的大底非常厚實并且覆蓋面積豐厚,除了后掌中間的部分全都進行了橡膠加裝,而且在100公里的初步使用后厚度幾乎無變化僅有的磨損也是表面的那些小碎釘,前掌的吸盤丟失的只有表面的細紋。綜合來看1000公里的壽命都是我的保守估計,堅實耐造使得YAMA有著慢跑鞋的特點而本身又蠻不錯的跑感同樣賦予了它一雙有點速訓血統(tǒng)的味道,畢竟還是影舞者的一員吶。

3.前后掌抓地力止滑合格。前掌大面積的仿碎釘吸盤在加速和有積水的路面抓地力都非常不錯,別看它不是碎釘那般的激進但是通過吸盤狀的排布增大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強了抓地力,同時前掌的底座也比較寬落地面積就更大也更穩(wěn)了,后掌的橡膠雖然樣式看著有點復古跑鞋的感覺但是抓地力依然在線,前后掌的協(xié)同使得它在進行提速時也可以游刃有余,雨戰(zhàn)也可以放心奔跑,還是說血統(tǒng)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即使YAMA它與三位大哥截然不同但是其綜合素質(zhì)依舊也是很好的!

下面我來講講這100KM的具體感受,分為三個方面——通勤,慢跑和快跑去講
通勤
通勤這方面HANZO U無疑是非常舒適的。
首先它的外觀在鞋型上還是非常低調(diào)的,甚至厚實的中底有些NB美系復古跑鞋的感覺。而配色上這次“風林火山”為主體的藍白條裝飾雖然沒有親爹三村仁司“M.lab”首發(fā)的黑綠炫酷但是藍白條是?;晟赖奈兜辣燃t白更涼爽比黑白更新穎,所以不至于到了有些人口中的習慣性否定般難看。鞋面可能因為織法問題所以細小的白點有點讓人覺得花哨不過除非是湊進了仔細觀察不然在一般距離下還是比較和諧的,反正低調(diào)的鞋型和配色使得搭配也比較容易。
其次是整體的腳感也不錯,雖然悅輕還是沒那么軟彈但是一般的通勤下搭配上高彈鞋墊是足夠舒適的了,長距離下來不會有疲勞感,我在介紹Kayano26的那期就說過我個人非常推進日常通勤穿硬質(zhì)一點的鞋子其實比軟的一塌糊涂的要好很多,再加上重量控制的及格負擔自然也小。
最后是支撐系跑鞋那就是通勤的好手,港寶配合中橋打造的穩(wěn)固支撐和承托減少了長時間移動的勞累使得足弓可以承受比非支撐跑鞋要少的壓力,一天下來依舊元氣尚存。
慢跑
超馬也就是超級馬拉松,整整100公里對我剛剛能跑下半馬的小朋友來講要五次才夠累計這個距離,按照200的月跑量則要半個月的時間。這100公里當然是存在競速的大佬,但是多數(shù)可能也追求安全完賽吧,所以對速度方面的要求可能會依照身體來降到一個比較易于續(xù)航的時間。
所以YAMA慢跑時的跑感非常的穩(wěn)定,非常的穩(wěn)定就意味著起伏波動小變相的其實提高了跑感,我個人依照能力對慢跑的理解就是530開外的配速,低于這個區(qū)間也是我最常使用它的時候。從第一步抬腳到最后一步落地,YAMA整體的各部件配合都能帶給你每一次良好的慢跑體驗,身心愉悅在有氧的快樂中,作為慢跑的恢復用鞋以及LSD都是正確的選擇。
前面說了悅輕泡棉在有了厚度的堆疊下其實腳感也能微微踩出些許,雖然530開外的配速不需要多大的力氣再加上我120斤的體重其實不能讓泡棉有太大的形變從而帶來更好的反饋,不過依舊可以感受到有些接近當今的流行腳感至少不會讓人穿著時覺著像踩著一塊石磚或者軟木頭上,并且高彈鞋墊所進一步加持的感覺也不容忽視,沒有死板的慢跑體驗是倍感珍惜的。而穩(wěn)定的腳感除了泡棉本身調(diào)教的特性剩下的就是各種穩(wěn)定裝置的功勞了,強大的支撐有效減緩了身體代償在相同距離下穿著相似重量的鞋子跑步明顯YAMA的表現(xiàn)要更好,每一步銜接流暢舒適而且它的確不像是一雙260克的跑鞋在巡航節(jié)奏穩(wěn)定后表現(xiàn)的愈發(fā)自然,我最遠只拿它慢跑過14公里只能說全程很輕松享受,腳感前后如一。
8mm的中等坡差放在這類跑鞋上慢跑極大的擴充了使用人群,既不是非常硬核的傾向于前掌的4mm也不是全心全意支持后掌的12mm,8這個神奇數(shù)字不就是(4+12)/2嘛。一方面前掌跑者在落地時雖然還是不如6mm更舒適但是沒有多少割裂的感受,后掌跑者慢跑時也不會完全去被鞋子引導著使用后跟著地,巧妙的坡差設(shè)計在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跑者更正確和高效率的跑姿。如今6mm是比較流行的,一般碳板厚底用的還算挺多,但是考慮到Y(jié)AMA本身還是更適合慢跑長距離再加上有肉的后掌我覺得8就是非常穩(wěn)定平橫數(shù)字,畢竟橫著放就是莫比烏斯環(huán)。
小結(jié)一下YAMA在慢跑方面的造詣是值得肯定的,有著名家血統(tǒng)和超馬定位的它勝任慢跑是完全沒有問題,并且優(yōu)秀的穩(wěn)定和支持使得體重偏大的低足弓跑友也可以選擇來作為日常慢跑訓練的款式。我在外網(wǎng)閱讀日本本土的評價時讀到Y(jié)AMA它也被很多陸上競技部也就是田徑社的高中生用來熱身,說明它本身值得肯定是一雙良好的慢跑鞋,穩(wěn)定與舒適是它的標簽。
快跑
還是先說老話,我的實力并不出眾,對于整雙慢跑鞋雖去到高速使用的情況偏少,多數(shù)還是正常的慢跑活動,當然我不在乎你們說我實力不足,只是覺得不能極限的榨取此雙跑鞋閾值還是比較可惜,特別標注防止杠精!
提速意外的順暢和利落。YAMA本身的外形構(gòu)造和配置就知道它不是生來為了速度的,但是在提速的過程中就是意外的非常順暢和利落,開始我習慣跑530左右因為我的跑步路線前2公里全程都是上坡,有的時候會連續(xù)跑4公里才會折回去享受下落的速度,因此我不習慣開始就猛沖況且剛跑步時身體都還沒有預熱完成魯莽的上速度只會影響后面的二次加速。雖說是530但是也在慢慢的提速,這時候能感覺穿它慢慢加速也是主打一個穩(wěn)定就像是燒火添柴一根根的加進去火焰慢慢的升高直到到達需要的溫度,到了合適的區(qū)間了再進行續(xù)航還是主打一個穩(wěn)定,身體累了開始掉速度恢復也是一個過渡穩(wěn)定減速順暢。通常在我的跑步路線下坡地段開始前會有一個大十字路口而等紅綠燈的時候我可以喘口氣歇一歇,在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下自然就會跨過馬路迫不及待的借著重力開始加速了。一口氣加速到440左右的時候YAMA表現(xiàn)出的感覺讓我更加意外,雖然泡棉不激進整體也是比較厚重但是一旦速度快了就能深刻理解為什么前掌的橡膠也是仿碎釘?shù)臉幼?,它真的不辱競速鞋的血統(tǒng)!從彈跳起步到落下抓地,真的讓人在享受追風的感覺,注意它加速到500以內(nèi)是不同于其他相似重量跑鞋那樣硬跑的而是YAMA本身就有這種素質(zhì),并非是強加給它的使用方法,就像是打游戲解鎖了隱藏道具一樣。所以用它來進行中低強度的速度訓練并非是削尖了腦門硬擠反倒是走上了正軌。
YAMA在高速下更加的不像一雙260克的鞋子。據(jù)我在小網(wǎng)站上看到的消息表明鞋子每輕多少克就會減少百分之幾的能量損耗,根據(jù)一般邏輯思維那就是鞋子越輕你就越省力跑的自然也就越快,還是那句話“輕就是好,好就是輕!”于是YAMA這雙鞋在我用它跑完500配速的七公里后打了我臉幾下,其中還有一公里我記得是在430附近的。能在“超重”的情況依舊發(fā)揮一雙速度訓練鞋的力量,NB最新款的SC trainer系列就是這樣的鞋子,而早在SC家族之前NB的影舞者U居然也能整出這種感覺來,真的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作品。區(qū)別于其他相似配重下的跑鞋加速時因為重量帶來的拖沓,YAMA在速度起來之后依舊可以進行相對輕松的維持當然我指的是跑者自身的硬實力越是強勁的跑者所維持的距離時間和速度就越快,這種奇妙的感覺就是我一直反對的唯重量論的有利駁輪,我不喜歡對跑鞋的重量錙銖必較有時候只看一方面的數(shù)值反而會造成整體的不均衡從而耽誤事,無一YAMA它的重量能夠做到在巡航時逐漸忘記,賬面數(shù)據(jù)如果不上腳實測那永遠也只是一堆毫無用處的數(shù)字。
小結(jié)YAMA在速度方面的表現(xiàn)是最讓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沒想到血統(tǒng)的力量真的是強大可以讓看似平凡的鞋子不再平凡,從而這樣的性能使得YAMA它有點邁向多面手的感覺。當然理性討論HANZO U的定位絕對不是速度訓練鞋,雖然穿起來可能真的合口味但是要想追求更上一層樓那么還是按需分配,物盡其用,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穿YAMA來進行長距離的耐力訓練才是最務實的。

總結(jié)
影舞者系列作為三村仁司的匠心作品,其實在國內(nèi)知名度并不高而且冷門的最后下沉到了奧特萊斯網(wǎng)店平均250元一雙的地步,要知道199買的HAZNO S發(fā)售價可是有四位數(shù)??!這種便宜的代價是今后在大陸市場可能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影舞者在日本的NB官網(wǎng)已經(jīng)更新到了第四代,不知道為什么自從碳板跑鞋登場后這些經(jīng)典薄底幾乎全都敗走大陸,而自主品牌出的薄底又都一般一般根本和這些有著深厚沉淀的東西沒法比,我不敢想象在短短幾年前還風生水起的東西就被新事物以迅雷之勢快速絞殺。如今販子們熱衷炒作舊款薄底,更是把想要嘗鮮的新跑友的路堵的死死的也許市場流行是個圈子等著過幾年厚底不掙錢了廠商就又開始宣傳薄底了,現(xiàn)在赤足零落差的勢頭不就開始又慢慢起來了嗎?總之說了這么多YAMA這雙鞋子我還是很推薦購買的,適用人群就是中小體重正常足的綜合訓練,中高體重低足弓的慢跑以及所有喜歡它的人。

HANZO U V2百公里綜合評價
A-

這里是草根妖怪俱樂部,我是跑不快但認真分享的部長,咱們退役紀念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