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單曲】一首《曉之車》,唱遍屬于人類的航天史詩

曉之車-屬于人類的航天史詩
“所有人都在嘲笑你的理想,但你仍在憧憬著那個雖然遙遠但必將到來的盛世?!?/p>
這是最近網絡上以航天為主題的歌曲中,為數不多的驚艷之作。一般的航天歌曲(如《光榮的引路人》和近年來隨著中國航天發(fā)展而誕生的一系列“向中國航天致敬”歌曲)大多以國家為敘事主體,主旨包括但不限于為國爭光、國際競爭、民族自豪感、本國文化(傳說/歷史)和航天成就的聯系等等。但這首歌的歌詞不局限于一個國家,而是上升到了人類文明的高度上,作者用結合了個人追求、家國情懷和人類理想的主旨,配合《曉之車》優(yōu)美又略帶哀傷的旋律,將那段波瀾壯闊、值得銘記的歷史娓娓道來,卻又震撼人心。
鐵幕驟然降,雙雄較量
寰球之內皆為戰(zhàn)場
鐵幕:指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是冷戰(zhàn)開始的標志。 雙雄:指美、蘇兩國。這三句點明冷戰(zhàn)開始的歷史背景。
舉兵懾四方,靜默對望
無主之地,橫陳天上
兵:兵器,特指核武器。無主之地:未經開發(fā)的新領域,指太空。橫陳:陳列,擺放。這四句簡要概括了太空競賽的歷史背景:兩國不能通過毀滅性的核大戰(zhàn)來一決勝負,轉而開始探索太空,一方面讓己方在技術競爭中占優(yōu),另一方面也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更優(yōu)越。
濃炎攜熱浪,一葦以航
嶄新時代等待開創(chuàng)
一葦以航:出自《詩經》“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1957年蘇聯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衛(wèi)星-1號”,作者用三句話描繪了這一壯舉和它偉大的意義:盡管第一顆衛(wèi)星很小,但它是人類飛向太空的先鋒,是太空時代偉大的里程碑。
袞袞諸公唇舌劍弩張
爭訴航行野望
可以理解為,蘇聯第一顆衛(wèi)星上天是對全世界航天科學家,如科羅廖夫、馮?布勞恩、錢學森的極大刺激,他們此時已經在構想即將成為現實的載人航天了。
攻訐的音浪,直沖達白廳穹頂之上
黷武之人被破除心防
音浪:第一顆衛(wèi)星向地球發(fā)射的信號,經由蘇聯地面站接收后轉化成的“滴滴”聲。白廳:即白宮。黷武之人:指當時美國方面那些認為己方擁有世界霸權的人。由于間接反映了蘇聯導彈技術的實力,蘇聯衛(wèi)星上天后,在西方國家尤其美國引起很大轟動,并讓美國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身居廟堂,此路如何相讓
探索的微光,與蘇聯紅岸競逐執(zhí)掌
身居廟堂:指處于優(yōu)勢地位。探索的微光:指美國的第一顆衛(wèi)星“探索者一號”。這四句寫美方的回應:任用被打入冷宮的科學家馮?布勞恩、克服軍種之爭發(fā)射了“探索者一號”衛(wèi)星。此刻,波瀾壯闊的太空競賽正式拉開帷幕。
先鋒沉沙折戟墜落試驗場
引談笑疏狂
逐鹿征程,仍未明朗……
先鋒:指美國原定早于“探索者一號”發(fā)射的“先鋒”衛(wèi)星,以大躍進、進度第一、趕時間和接連失敗著稱。沉沙折戟:出自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碑敃r就連美國國內的許多報紙也毫不留情地嘲笑和諷刺“先鋒”衛(wèi)星的失敗。太空競賽第一回合,蘇聯勝。
天途誰開拓,遍覽春色
不懈專研成就英模
天途:飛天旅途。春色:指人們對載人航天這一壯舉的敬佩和歌頌,也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科技和社會一日千里、千帆競發(fā)、生機勃勃的盛世景象。英模:指蘇聯航天英雄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他駕駛“東方一號”載人飛船成為第一位飛向太空的人類,前無古人,后有來者。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的偉大成就,是值得每一個人銘記的偉大成就。
歡呼聲響徹,聽盡高歌
人類群星閃耀時刻
歡呼聲、高歌:指當時人們聽聞飛天夢想成真之后欣喜若狂的慶祝?!叭祟惾盒情W耀時刻”化用了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傳記標題《人類群星閃耀時》,既是對航天英雄加加林的最高贊美,更意在強調加加林絕不是那個偉大時代的特例,他的成就和蘇聯無數航天工作者的智慧、汗水是分不開的。
(原PV里,這幾句的畫面是《流浪地球》中人類發(fā)射數以百計的巨型火箭建造“領航員”空間站的畫面,非常貼合歌詞,看罷之后讓人熱淚盈眶)
不甘權旁落,遲來發(fā)射
終究不及東方成果
同年,美國為了扳回一城,發(fā)射了“水星”載人飛船,將艾倫?謝潑得送入亞軌道。這次任務晚于加加林上天,且沒有環(huán)繞地球飛行,只是飛了一個拋物線軌道,所以沒有引起加加林那樣的關注,被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輕蔑稱為“跳蚤的一躍”。
歷史只會傳頌先登者
任誰輾轉反側
這兩句揭露了太空競賽的底層邏輯,人們只記得第一個上天的加加林,但很少會有人記得第二個上天的謝潑得?;蛟S這就是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吧。太空競賽第二回合,蘇聯勝。
啊蟾桂誰堪折
一席演講在世間響徹
蟾桂:“蟾宮桂”的簡寫,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生于月亮上的桂樹,此處“蟾宮折桂”即指進行登陸月球的壯舉。一席演講:指肯尼迪在1961年發(fā)表的《我們選擇登月》演講,稱10年內把美國人送上月球。前一句是那個偉大時代對全人類的發(fā)問,而后一句則是美方做出的回答。同一時期蘇聯也開始規(guī)劃載人登月項目,太空競賽的白熱化階段即將到來。
可有勇士不懼血與火
飛向月色,奔赴前路莫測
這三句同樣是那個偉大時代的發(fā)問,但更是當時兩國從事登月計劃的航天工作者的內心獨白??v使前路坎坷(蘇聯N-1登月火箭連續(xù)四次爆炸、美國阿波羅1號地面起火導致三名宇航員喪生、阿波羅13號發(fā)生爆炸被迫放棄登月),他們依然堅信,在不遠的將來,自己的國家一定可以代表人類登陸月球。他們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真正的勇士。
無分家與國,屏息凝神注視著直播
一面旗幟在宇航員手中緊握
1969年,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位成功登月的人類,他和巴茲?奧爾德林(一同登月)和邁克爾?柯林斯(未登月,留守阿波羅11號指令艙)一起執(zhí)行了“阿波羅11號”登月飛行任務。當時世界上共計190多個國家收看了直播,可以說是“無分家與國”了。(注:當時我國由于政治上的特殊原因沒有收看直播,但《人民日報》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參考消息》更是全程跟蹤。)
他輕盈而落
跬步一躍,盡開先河……
跬步一躍:出自尼爾?阿姆斯特朗的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边@三句描繪了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表面的情景和意義。阿姆斯特朗的登月也是航天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太空競賽第三回合,美國勝。
如雨星吹落
多少犧牲沉疴,競爭傾盡財帛
如雨星吹落:出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睜奚鹤?957年第一顆衛(wèi)星上天起,到1975年阿波羅-聯盟任務止,美蘇兩國共有9名航天員犧牲,因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喪生的航天工作者還要更多。沉疴:冷戰(zhàn)時期的航天計劃耗資巨大,以阿波羅計劃為例,一次載人登月任務花費相當于建設一個航母戰(zhàn)斗群,整個計劃每年經費占當時美國年GDP的4%。作者沒有唱贊歌,去一味歌頌當時的太空競賽,而是對其理性分析并直接指出了太空競賽的弊端。這是難能可貴的,在同類作品中非常少見。
凝望那抹夜色
偃旗息鼓時刻,無人高唱凱歌
偃旗息鼓:指1975年,隨著“阿波羅-聯盟”任務中美蘇兩國航天員的“太空握手”,太空競賽轉入低潮,在美國提出“星球大戰(zhàn)計劃”后,太空競賽曾在軍事方面有短暫復蘇,但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后徹底結束。盡管這種不惜一切代價的“面子工程”終究不可持續(xù),但作者依舊認為,太空競賽的結束是人類的一大損失,所以說“無人高唱凱歌”。
昔時戰(zhàn)意濃
彈劍嘯歌誓為五洲雄
昔時:冷戰(zhàn)時期。五洲雄:世界上最好的(國家)。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是一種良性競爭。它可以顯著提高自己國家的地位,而且兵不血刃,為后來一些奉行“和平崛起”戰(zhàn)略的新興大國指明了一個方向。無論蘇聯還是美國,太空競賽的初衷都是“證明自己的制度和國家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不是像同時期的核軍備競賽那樣“證明自己可以毀滅對方”。那是一個國家之間比誰更好的時代。
蠻觸之間憶歲月崢嶸
現已塵封,孰能再續(xù)舊夢
憶歲月崢嶸: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孰能:誰能。幾十年過去,那些激動人心的歲月早已遠去,曾經無比動人的飛天夢想已然蒙塵。我們中的許多人不再像我們的爺爺奶奶那樣,相信終有一天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孫后代可以飛向太空。那個偉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嗎?最后一句“孰能再續(xù)舊夢”是現在這個時代對全人類的又一次發(fā)問。作者希望,這個新時代的航天成就能夠早日重現太空競賽時期的輝煌。
探星海航程,惟有發(fā)展方能貫始終
星海:為“星辰大?!钡暮唽憽0l(fā)展:此處不僅指一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fā)展,也指該國為人類發(fā)展做出的貢獻。這句歌詞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輝,但又是對上一個問題的回答,充滿了現實意義:既然當年那種孤注一擲的太空競賽不可持續(xù),那就先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打基礎”上,只有那些以發(fā)展為重的國家才可能實現“再續(xù)舊夢”的愿望,并將其堅持下去,成為真正的人類之光。一種說法認為,以目前世界上強國的發(fā)展趨勢,第二次大規(guī)模的太空探索很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開始。
待看后人故地巡游重煮酒,論世間英雄
化用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一句,直接抒發(fā)作者對第二次太空探索高潮的期待和對未來星際盛世的渴望。此處響起的中文倒計時讀秒聲似乎再次回答了“孰能再續(xù)舊夢”這一問題:作者希望自己的祖國——中國可以在未來的“太空競賽”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像曾經的蘇聯和美國那樣引領世界。
航天之夢,不息傳承,沖破囚籠……
沖破囚籠:既指我們發(fā)射航天器沖出地球的引力場,飛向廣闊的宇宙空間,也指我們的精神伴隨著科學的進步,掙脫愚昧的枷鎖,邁進新的時代。放眼未來,這是航天事業(yè)的終極意義:將探索未知的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我們的文明在各方面伴隨著薪火相傳的航天探索不斷進步,最終為自己的子孫后代甚至全人類取得沖出地球、翱翔太空的榮光和自由,去擁抱那個可能雖然遙遠但必將到來的偉大盛世。
附錄1:美蘇兩國重要航天成就
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衛(wèi)星1號”
第一個繞太陽運轉的探測器“月球1號”
第一個硬著陸月球的探測器“月球2號”
第一個環(huán)繞月球的探測器“月球3號”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
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
第一位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
第一次多人飛行任務“上升1號”
第一次太空行走(列昂諾夫)
第一個軟著陸月球的探測器“月球9號”
第一輛月球車“月球車1號”
第一個成功降落火星的探測器“火星3號”
第一個成功降落金星的探測器“金星9號
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號”
第一個組合式空間站“和平號”
第一個核動力航天器
第一艘配激光武器飛船“極地號”
第一架無人航天飛機BOR-4
美:第一顆返回式衛(wèi)星“發(fā)現者”
第一次航天器交會對接“雙子座6號”
第一個環(huán)繞火星的探測器“水手-9號”
第一種超重型運載火箭“土星5號”
第一個環(huán)繞月球的載人飛船“阿波羅8號”
第一次載人登月“阿波羅11號”
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先驅者10號”
第一輛火星車“索杰納”
第一架載人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
第一個木星探測器“伽利略”
第一個土星探測器“卡西尼”
第一架太空望遠鏡“哈勃號”
第一個探測四大外行星的探測器“旅行者2號”
第一個探測太陽系以外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
第一個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
第一輛外星核動力車輛“好奇號”
第一架外星航空器“機智號”
附錄2:世界各國航天業(yè)現狀(第二次太空競賽中的國家):
美:在蘇聯解體后,NASA長期維持著絕對的領先地位。NASA注重于深空探測,發(fā)射了一系列創(chuàng)造記錄的深空探測器和以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為代表的空間天文望遠鏡。2011年NASA退役航天飛機,此后美國一度失去載人航天的能力。近年來隨著國內公司spacex和其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的成熟,NASA獲得了更多的技術優(yōu)勢?,F在美國推進的計劃有阿爾忒尼斯計劃(“重返月球”,和日本等國合作)、星鏈互聯網、星艦starship超重型重復使用火箭/飛船、商業(yè)空間站和未來的載人登錄火星計劃等。
蘇:蘇聯已不復存在,其航天業(yè)主要被俄羅斯繼承。俄羅斯和美、歐、日等發(fā)達國家合作建造了國際空間站,是目前最大的航天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的“聯盟”飛船是將航天員送上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選項。俄羅斯還曾向美國出售RD-180火箭發(fā)動機,用作“宇宙神-5”火箭第一級的主發(fā)動機。2014年以來,俄羅斯由于遭受制裁導致經濟低迷,這使該國航天業(yè)面臨經費的短缺。現在俄羅斯推進的計劃有國家空間站(rss)、國際月球科研站(和中國等國合作)和核動力航天器等。
中:中國的航天技術在90年代以后取得了飛速進步,只用了20多年就獨立建立了國家空間站并實現了月球“繞、落、回”無人探測,火星探測更是實現了一次成功,難度極高。其“嫦娥四號”是首個在月球背面降落的探測器。同時,該國為本國和外國發(fā)射了大量的應用衛(wèi)星。一些樂觀人士甚至認為,中國即將具備和美國開展第二次太空競賽的實力?,F在中國推進的計劃有二級入軌空天飛機、921載人登月計劃(與LM-9登月計劃競爭)、火星的采樣返回和太陽系外行星探測等。
歐:歐盟國家中,法國和意大利的航天實力較強。歐空局(ESA)和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合作,其“惠更斯”號是首個在土衛(wèi)六降落的探測器,“羅塞塔-菲萊”號則是首個在彗星降落的探測器。ESA發(fā)射了美國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和俄羅斯合作研發(fā)火星車,還參與了中國的“嫦娥四號”和“天問一號”探測器等任務。未來將和美國合作進行火星采樣返回計劃、和中國合作建造中國空間站二期等。
日:日本在1990年泡沫經濟崩潰以后社會各方面陷入停滯,航天實力也明顯不如其他幾個強國。該國航天機構(JAXA)成功發(fā)射了“伊卡洛斯”太陽帆和“隼鳥”小行星探測器,還研制了號稱可用作洲際導彈的“艾普斯龍”固體火箭。目前日本推進的計劃有HTV-X月球貨運飛船和H-3新型火箭等。
?。河《仁墙陙砗教祛I域的新興國家,自從80年代開始發(fā)展航天業(yè)以來,印度逐漸成為了亞洲航天大國之一,掌握了一箭104星運載技術和GSLV-3重型運載火箭技術。印度的“曼加里安號”是亞洲國家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F在該國準備發(fā)射國內第一艘載人飛船“加甘揚”,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蘇、美、中之后第四個獨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F在印度推進的計劃主要有國產金星探測器和印度載人航天工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