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灌籃高手》:你永遠能相信櫻木花道!30歲人群成觀影主力

電影版《灌籃高手》還沒上映的時候,我就充滿期待了。
動漫版的《灌籃高手》對于我來說,充滿了無數(shù)的童年回憶,我會喜歡上籃球,也是受到這部動漫深刻的影響,簡直就是我的籃球啟蒙。
櫻木花道和流川楓,也成為了我最早“磕”上的“冤家CP”。

電影版《灌籃高手》情懷拉滿,足以讓很多平時不看電影的中年男人走進電影院。
根據(jù)貓眼統(tǒng)計的“想看”人群分析,男性用戶占到了6成以上,跟近期熱映的《鈴芽之旅》相比,明顯《灌籃高手》的男性用戶占比更高。
而且主力觀影年齡也都偏向30歲以上人群,光是30-39歲的年齡段,就占比49.1%,接近一半的比例。

所以說,能讓一大票中年男人“熱血”起來的打call的,除了之前《浪姐》爆火的“甜心女神”王心凌,還有我們《灌籃高手》這部熱血電影。
電影版這次并不是“炒冷飯”,很明顯電影版想面對的觀眾,不止是當年的“老粉”,它也想讓“新粉”可以輕松看懂。

電影的畫面,偏向漫畫風格,而且更加的寫實化,可能對習慣看動漫版的觀眾,會不太適應,尤其是在動漫版里的流川楓,是深受粉絲喜愛的“美男子”風格。電影版的流川楓,在顏值方面就顯得不是很突出了。

但是,個人對于電影動作畫面制作的精美程度,是尤為驚喜的,例如“空中接力扣籃”、“精準搶斷”、“雙手暴扣”、“蓋帽”等,畫面絲滑無比,沒有土味的光特效,要的就是真實,代入感特別強,看完甚至覺得自己也可以上場了。

影片通過比賽和回憶,多方面去塑造每一個角色,讓觀眾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了解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和球風。
影片之所以用宮城良田的視角來展開故事,除了因為他是未來的“隊長”,還有一點就是他是“控球后衛(wèi)”,作為球隊進攻的“組織者”,從他的視角來展開,更能清楚的了解全局。反之,如果用櫻木花道視角,那可能就變成搞笑風格了。

雖然不是從櫻木花道的視角來拍,但是影片卻依舊塑造出了一個充滿熱血和打破常規(guī)的櫻木花道。
櫻木花道總能在比賽中,給觀眾們帶來驚喜,一個自稱“門外漢”的天才球員,是團隊熱血的“催化劑”。不管落后多少比分,櫻木花道都不會沮喪,在他的眼里,從來沒有“放棄”二字。

櫻木花道也在影片中貢獻了許多的“名場面”,不僅有搞笑的“千年殺”名場面(赤木隊長總是最受傷),引起一波“回憶殺”,也有許多令人熱血沸騰的新場面?;旧嫌捌摹靶c”,也都是出在櫻木花道身上。

櫻木花道是“直腸子”,所以他的求勝心是很純粹的:我就是想贏,天王老子來了,我都要打贏你。他不僅擅長斷了自己的退縮后路,同時也擅長斷了隊友退縮的后路。一場比賽里,能讓觀眾精神振奮的,除了各種方式的得分,還有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

櫻木花道就詮釋了什么是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只要是能讓團隊勝利,只要球不落地,他會拼盡全力去搶每一個籃板,救每一個球,他總是跳得最高,跑得最快。
當你覺得這下完了,櫻木花道就會給你帶來希望。所以說,你永遠可以相信櫻木花道,他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爬起來繼續(xù)干到底!不到最后一秒,他永遠不會停止腳步。

其他隊員也在櫻木花道的激勵下,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就連一直喊著累到抬不起胳膊的三井壽,一碰到球馬上就火力全開對準籃筐。流川楓的每個進球,都讓我夢回曾經的籃球“男神”。
如果說櫻木花道是其他人的“催化劑”,那么流川楓就是櫻木花道的專屬“激勵師”,夸張一點說:只要流川楓一句話,就是櫻木花道躺棺材里,都會蹦起來。


櫻木花道和流川楓最后擊掌的一幕,我愿稱之為“世紀擊掌”,這一幕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他們倆果然還是原來的味道,男人的戰(zhàn)友情,簡單直接,無需多言,彼此便能心領神會。誰打球時,不想要個櫻木花道和流川楓當隊友呢?

最后,我想說,不管是為了“青春”補票,還是基于什么樣的理由??傊肟淳腿タ窗?,評分都是別人打的,你也別說自己已經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或許,當你重溫這部“熱血番”,可以重新回憶起,那位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