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投資的人造肉公司,快涼了
2008年,比爾蓋茨從微軟退休。
正當人們思考,退休的蓋茨會如何繼續(xù)自己的事業(yè)時,只見他大手一揮,對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進行了投資。
這家公司,就是主打“人造肉”的公司「Beyond Meat」。
此后,「Beyond Meat」更是深受名人們的青睞,包括“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以及麥當勞前任首席執(zhí)行官唐·湯普森等人,都曾對其進行過投資。
圖源網絡
這里先簡單介紹下Beyond Meat的業(yè)務。
人造肉主要分類兩種:一種是植物肉,一種是實驗室培養(yǎng)肉。Beyond Meat呢,就屬于前者。
植物肉,主要是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質,生產類似動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觀的食品。
從2010年開始,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進入該領域,Beyond Meat只是其中之一,也數它最有名。
比爾蓋茨的看好,無疑給人造肉的行業(yè)注入了強心針,對于Beyond Meat和投資者來說更甚。
此后的蓋茨無論做什么,都讓人“浮想聯(lián)翩”,比如去年就有一位美國議員,質疑蓋茨頻繁買農田的目的:
“你一定是為了抬高紅肉的價格,好讓人們去買人造肉,對吧!”
比爾蓋茨此舉,顯然是想迎合西方愈演愈烈的環(huán)保主義,在各方勢力的推動下,Beyond Meat初期的確是發(fā)展得極快。
在一段時間內,Beyond Meat讓整個華爾街都變成了素食主義者。
2019年,Beyond Meat的估值超過了89億美元,樂觀的投資者認為,到2030年,人造肉將占肉類銷售總額的15%。
圖源:格隆匯
在這一年,他們甚至還創(chuàng)造了歷史:
2019年5月,Beyond Meat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美國第一家植物肉上市公司。
公司在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63%,甚至創(chuàng)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佳IPO紀錄。
聲勢浩大的Beyond Meat,也引來了不少品牌合作的意愿,最迫切的就是幾個洋快餐品牌,畢竟Beyond Meat的王牌產品就是它們的植物牛肉餅:
圖源網絡
它們很快和Beyond Meat達成了合作,首先是麥當勞,麥當勞推出了人造肉漢堡「Mc Plant」,牛肉餅就是選自Beyond Meat,主打就是一個“健康環(huán)保”:
輪到肯德基的回合,肯德基抽卡,肯德基推出了Beyond素食炸雞,在亞特蘭大的首次試營業(yè)取得了成功,并且在五個小時內就銷售一空。
野心勃勃的Beyond Meat甚至還把“魔爪”伸向了我們國家,還起了個“接地氣”的名字,叫“別樣肉客”:
一進入我國,Beyond Meat就開始各種宣傳,企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比如它家的牛肉餅,在盒馬有賣:
還和羅森便利店一起,推出了兩款新品便當,里面的植物肉號稱是Beyond Meat專門為中國研發(fā)的新產品:
甚至他們還為我國市場專門打造了四款產品,都是植物肉餃子,區(qū)別只是做法:
18-20年,正是Beyond Meat風頭正盛的幾年,因此當時有很多自媒體賬號,不停在鼓吹植物肉的好處,以及宣傳動物肉對環(huán)境的“惡劣影響”。
其中不乏個別粉絲眾多的賬號,你說是吧,某某針。
既有各路大佬加持,又成功上市,影響力還遍布全球,怎么看Beyond Meat都是最大贏家。
然而實際上,從20年開始,Beyond Meat就有要涼的趨勢了。
2020-2022 年,Beyond Meat 營收規(guī)模增速出現放緩,甚至下滑,而虧損幅度則持續(xù)擴大。
2020-2022 年間,Beyond Meat 的歸母凈虧損分別為 5275.20 萬美元、1.82 億美元和 3.66 億美元,虧損額不斷增加,且增速均超過一倍。
在這樣慘淡的業(yè)績表現下,Beyond Meat 股價從 2021 下半年開始持續(xù)下滑。
近期股價最大下探至 9.815 美元,較最高點的 239.71 美元累計下跌了 95.91%。
而Beyond Meat隕落的原因極其簡單,簡單到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味道沒比真肉好吃多少,但價格卻比真肉貴。
誠然,人造肉一個勁在宣傳自己多么的健康,多么的環(huán)保,但這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的噱頭:好不好吃,實不實惠才是購買的關鍵。
在這兩點上,Beyond Meat可以說毫無競爭力。
論價格,它和真肉差不多甚至貴于真肉:
論味道,上面提到的麥當勞植物肉漢堡Mc Plant,在大規(guī)模推出后銷量立刻遇冷,在結束試賣后,麥當勞遲遲沒有下一步計劃。
之后麥當勞也曾對媒體表示試驗已經結束,無意將之保留為長期菜單。
說白了,現在真肉又沒滅絕,我去吃又貴又一般的植物肉,圖啥呢。
而對于中國人來說,在經歷了前些年回形針和紐約時報對我們的污名化后,對人造肉的抵觸情緒早就到達了頂峰,Beyond meat想打開國內市場,顯然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麥當勞人氣高吧?受咱們歡迎吧?它在21年國內推出了植物肉早餐系列,讓我們看看網友是如何評價的:
很明顯,對植物肉的不解、疑惑甚至反感,成為了Beyond Meat急需解決又無法解決的難題。
而且不止國內如此,國外亦然。
2022年,Beyond Meat的首席運營官Doug Ramsey在一場橄欖球比賽后,與一名男子發(fā)生口角時咬他的鼻子而被捕。
據稱,這名Beyond Meat高管隨后開始毆打離開汽車的車主,還“咬了車主的鼻子,撕掉鼻尖上的肉”。
據報道,他還“威脅要殺死”另一名男子。
消息一出,Beyond Meat股價應聲下瀉,他本人也立刻被停職。
咬他人鼻子的行為,也被國外網友群嘲為他“太久沒吃真肉,饑渴難耐”。
如今,人造肉行業(yè)的泡沫,已經快被戳破了。
目前來看,Beyond Meat 在過去幾年的發(fā)展并沒有取得預期內的效果。
其與肯德基、麥當勞及星巴克這樣的餐飲渠道合作,并沒有在消費者群體中形成好的口碑和復購率。
與山姆、盒馬、羅森等商超及便利店的線下合作,當前僅山姆渠道正常運營。
人造肉的故事,該怎么講下去?
我不知道,依我看,講不通就別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