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新祥旭考研集訓營: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

2023-09-13 17:03 作者:新祥旭考研劉老師  | 我要投稿

一、學院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中國語言文學系,創(chuàng)建于1902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文院系。2003年,以中文系為基礎成立了文學院。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文學院建設、規(guī)范、開創(chuàng)了多個中文學科領域,為推動中文學科現(xiàn)代化,以及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魯迅、錢玄同、劉半農(nóng)、黎錦熙、沈從文、沈兼士、顧隨、余嘉錫、吳承仕、黃藥眠、鐘敬文、譚丕模、穆木天、葉丁易、劉盼遂、李長之、李何林、陸宗達、蕭璋、俞敏、啟功、郭預衡等一大批學術巨擘,在這里教書育人、摹畫耕耘,鑄就了北師大中文學科深沉樸實的氣質(zhì),燦爛輝煌的歷史,形成了堅守學術家園、致力現(xiàn)實關懷的優(yōu)良學風。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中文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一直保持著領先的水平。它是:全國首批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全國首批建立的兩個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之一,全國首批建立的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全國首批中文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全國首批建立的兩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文藝學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進行的學科評估中,北師大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一直名列前茅。2016年,中國語言文學學科以最好成績獲評A+等級;2017年,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被列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

文學院現(xiàn)招收漢語言文學及中國語言與文化(留學生)兩個專業(yè)的本科生,15個專業(yè)方向的碩士生,9個專業(yè)方向的博士生;共有全日制本科生約1180人,全日制研究生700余人,其中博士生近200人。攻讀學位的留學生200余人,還有其他各級各類學生,總數(shù)超過2500人。文學院為中國文化教育事業(yè)的傳承發(fā)展、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的學術研究、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及其理論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國家領導人許嘉璐,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著名企業(yè)家邱季端、著名教育家陳天敏等。這也是北師大文學院、中文學科對國家、民族、社會最為重要的貢獻。

二、專業(yè)目錄

2023年招生目錄

計劃招生數(shù):全日制24人

接收推免人數(shù):全日制17人

研究方向:

01漢字學

02訓詁學

03古漢語語法學

04音韻學

05現(xiàn)代漢語語法、修辭

06現(xiàn)代漢語語音、詞匯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708中國語言文學綜合

④808中國語言文學基礎

參考書目(供參考):

《中國文學史》( 全四冊,第三版),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劉勇、鄒紅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文學主潮(第三版)》陳曉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國文學史(西方卷)》匡興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文學理論新編》 童慶炳、趙勇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論教程》李壯鷹、李春青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古典文獻學的理論與方法》郭英德、于雪棠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比較文學》陳惇、孫景堯、謝天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語言學基礎理論》岑運強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論語言學綱要(修訂版)》,葉蜚聲、徐通鏘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古代漢語》王寧,高等教育出版社;

《現(xiàn)代漢語(上下冊)》黃廖,高等教育出版社;

《比較文學概論(第二版)》馬工程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參考書不建議逐本去看,要有學科融合的視角,知道學科交匯點,最好幾本書結(jié)合起來,齊頭并進,這樣不僅效率高,而且可以化零為整,減輕記憶負擔。三、分數(shù)線及錄取情況

2023年復試線:

55/55/90/90/363;錄取9人,錄取最高分392,最低分374。

2022年復試線:

01-04方向:60/60/90/90/372;復試7進6,錄取最高分395,最低分372;

05-06方向:60/60/90/90/381;復試6進4,錄取最高分408,最低分388;

2021年:所有方向55/55/90/90/350;一志愿復試6人全部錄取+調(diào)劑錄取3人=9人,最高分379,最低分350。

2020年復試線

01-04方向:50/50/90/90/349;復試差額比120%;

05-06方向:50/50/90/90/353;復試差額比133%;

錄取10人,最高分371,最低分349。

2019年復試線

01-04方向:50/50/90/90/359;復試差額比171%;

05-06方向:50/ 50/90/90/350;復試差額比200%;

錄取11人,最高分397,最低分357。

四、專業(yè)課備考經(jīng)驗

專業(yè)課最重要的三點,一是作品,二是框架,三是會用。首先說作品。這個實在是太重要了,大家一定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嚴肅對待。比如西方文學史里考十九世紀,看到這個字眼,你腦子里立馬能浮現(xiàn)雨果、巴爾扎克、哈代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而且都能記住個八九不離十,相信考哪個你都可以閉著眼晴寫出來。

之所以舉例子舉19世紀,因為我覺得這時期的作品非常重要又看起來比較容易。《荷馬史詩》當然也十分重要,但是看起來會比較浪費時間,有時間看是最好的,沒有時間看好詳細情節(jié),記好人物名字,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古代文學比如四大名著,看過一遍考什么也不怕了。

其次是框架。就拿古代文學來說,我在建立框架時會把朝代表打出來,然后對照著年號把重大文學事件標出來。這樣似乎是無用功,但對于古代文學,歷史意識很重要。西方文學就可以按思潮來。

然后真題,我基本一開始復習就把真題貫穿到課本復習當中了,這個工作特別繁瑣,基本是一本書一本真題集。真題集是我自己一年年搜集打印出來的,所以最起碼是熟悉出題模式的。真題打印三套,在宿舍留一套,在圖書館留一套,書包里可以備一套,隨時翻看。

最后兩周集中背了一些重點題。最后要留出時間訓練做題速度和套路,實戰(zhàn)很重要,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多寫。最后關于筆記,我是每一輪都做了,第一輪沒必要,從第二輪開始,就要結(jié)合著加入自己的想法了,第三輪更是需要自己的思路。所以總結(jié)專業(yè)課就八個字:多讀作品,活學活用。

了解大綱的同學都知道,708和808給出的大綱考察內(nèi)容是一致的,不同在于考試的側(cè)重點不同,708更偏向考察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及運用上,而808則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新祥旭老師認為,二者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只有學好基礎才能更好的運用,更好的解決問題。

中國語言文學綜合考試大綱

本科目重在考察考生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與理論的能力。要求對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內(nèi)各個學科的知識與基本理論能夠進行綜合運用,具備閱讀、釋義、分析、寫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考察內(nèi)容覆蓋但不局限于以下內(nèi)容:

1. 文學基本理論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重要文論和批評流派的思路和方法;

3. 利用文學理論、文藝美學,分析和解讀各類文學現(xiàn)象和文學作品的能力;

4. 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家、作品;

5.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重要作家、作品、思潮、現(xiàn)象;

6. 外國文學史及經(jīng)典作家作品;

7. 比較文學理論與中外文學比較;

8. 民間文學理論、門類與發(fā)展史;

9. 跨文化學理論、方法與原典及跨文化交流互鑒的歷史與個案;

10.語音、詞匯/語義、語法等相關基礎理論及其應用,語言的功能、語言系統(tǒng)的演變及其與社會的關系,熟練運用語言學理論分析語言現(xiàn)象的能力;

11.文字、聲韻、訓詁、語法相關基礎理論及其應用;

12.中國古代語言文字學史的史實與發(fā)展規(guī)律;

13.現(xiàn)代漢語總論、語音、詞匯、漢字、語法、修辭等基本理論知識,熟練運用現(xiàn)代漢語知識分析解釋語言現(xiàn)象。

五、復試細則

復試形式為現(xiàn)場面試,復試內(nèi)容如下:

復試滿分值為300分,其中外語聽力口語分值為50分,專業(yè)課分值為250分。復試總分180分(不含)以下為不及格,復試成績不及格為復試不合格。

考生總成績=初試總分+復試總分。

按專業(yè)復試的,按專業(yè)根據(jù)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錄?。粯俗捶较驈驮嚨?,分方向根據(jù)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錄取。總成績相同時,按初試總分從高到低依次錄取。復試不合格考生不予錄取。

【本文來源于新祥旭考研劉老師:xinxiangxu010,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


新祥旭考研集訓營: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延吉市| 丹江口市| 纳雍县| 林周县| 类乌齐县| 嫩江县| 吴桥县| 锡林浩特市| 聂拉木县| 石景山区| 类乌齐县| 凤冈县| 拜泉县| 南京市| 望谟县| 林甸县| 从江县| 开远市| 石门县| 庆城县| 霍山县| 蓝山县| 紫金县| 堆龙德庆县| 彰武县| 遵义县| 平昌县| 绵阳市| 新龙县| 个旧市| 绥棱县| 成都市| 德安县| 瑞安市| 五原县| 灌阳县| 吴忠市| 澎湖县| 兴宁市| 五台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