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稱帝前后是怎么樣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諸多皇帝中具備卓越政治才能的有很多,比如那些開國功臣,他們都有他們的過人之處。但是也有很多前期創(chuàng)造政績,后期荒廢朝政的。權(quán)利帶給你欲望,放縱導(dǎo)致國家衰敗,這是不變的真理。今天小譜就是想講一講后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的兩幅面孔。
李存勖是唐末五代軍事家,后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克用病逝之后,李存勖繼任河?xùn)|節(jié)度使,襲封晉王。李存勖驍勇善戰(zhàn),且善于謀略。他南擊后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并河中,不僅使晉國日益強盛,更是增長了自己的力量,為稱帝積蓄了現(xiàn)實基礎(chǔ)。

李存勖是于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稱帝的。他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家稱之為后唐。在五代十國五十多年的歷史過程中,李存勖堪稱第一名將,身在河?xùn)|,殺的契丹人頭滾滾,耶律阿保機不敢側(cè)目。李存勖的政治才能、軍事能力遠(yuǎn)遠(yuǎn)勝過他的父親李克用,他為將的時候英明果敢,為君的時候,糊涂透頂,這主要是因為他不擅治國之道,且在識人方面也非常薄弱?!暗虏慌湮?,必有災(zāi)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是真理,李存勖做皇帝之后,政績、風(fēng)評急速下降也就是這個原因。李存勖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有政治眼光、缺乏長遠(yuǎn)的考慮。他帶領(lǐng)的河?xùn)|集團完全就是一個軍事集團,并沒有治國方面的謀略和才能。
再加上他縱容皇后干政,重用宦官,猜忌殺戮忠臣,以及一系列使百姓苦不堪言的苛政,都使他走向滅亡成為必然。因此當(dāng)李嗣源造反時,才會形成一邊倒的局勢,就連李存勖治下的河?xùn)|集團也都站在李嗣源一側(cè)。
李存勖被稱為高開低走的傳奇英雄。我們并不能以偏概全表示他的失敗是由于他的無能造成的。他的王朝被推翻其實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他缺乏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重小利而輕大義。他只適合做將軍,統(tǒng)籌全軍作戰(zhàn),但是若是治理國家,那皇帝這個位置的誘惑以及他自身的局限則將不得不昭示著失敗。除此之外,他的皇后也選得不好,不僅沒有對他有所裨益,反倒加速了他帝王時代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