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影響很多人的未來…
這兩天高考填志愿。
有讀者留言,問我有沒有什么建議,例如選什么專業(yè),以后容易找工作。
我當時簡單回了下,專業(yè)沒學校重要。其實話沒說完。
今天把話說完吧。
作為曾經的學渣逆襲,分享下經驗。因為個人局限,我主要講金融專業(yè)。

我回復里為什么說,專業(yè)沒學校重要呢?
有很多原因。
一、時代變得太快了。
比如金融。
在過去20年,金融從業(yè)者的薪水是公認很高的,所以大家都說金融是好專業(yè)。
這也導致金融一直是分數線最高的。
但現在的金融行業(yè),你可以去問問,多少人降薪,裁員,多少人成了螺絲釘。
看似在金融行業(yè),其實像工廠女工。
未來金融行業(yè),會怎么樣呢?
你可能不知道,20年前,最優(yōu)秀學生想進的是寶潔、聯(lián)合利華等外資企業(yè)。
而不是后來最火的金融機構。
時代變化太快。
現在的熱門專業(yè),可能等你孩子讀完大學+研究生,就不太行了。
二、專業(yè)學的,工作不一定用得上。
我父母曾經也一度認為:你現在學什么,以后就一定要做什么。
我大學專業(yè)是市場營銷和財務管理。
但我沒有成為銷售,也沒有成為財務。
我研究生倒是讀了金融相關專業(yè),但說實在,很多知識都是我回國自學的
很多人對于金融專業(yè)有一種幻覺。
好像真的這門專業(yè)能教給你什么獨門秘籍,但我告訴你,你真的想多了。
大學本科學的,不過一些基礎理論。
這些知識,你去旁聽課程;甚至自己買些相關教材來看,也都可以的。
三、企業(yè)更看重學校+實踐。
我剛說的這些,企業(yè)當然知道。他們都知道這些大學生也學不到啥專業(yè)知識。
所以好企業(yè),要么只社招有經驗員工。
而應屆生,主要看學校和實習經歷。對專業(yè)要求,其實沒有老百姓想得那么對口。
比如分析師喜歡招數學等理工科,比如審計喜歡招英語專業(yè)的。
總之,好學校是前提。
我給出專業(yè)沒那么重要的潛臺詞。
其實就是——
如果你的分數,能進一個好學校的普通專業(yè)(比如數學);一個差點學校的熱門專業(yè)(比如金融),那我建議你選前者。
因為學校是你后面無法改變的。
但專業(yè)可以。
比如我當年就從分數最低的市場營銷專業(yè),轉到了分數最高的財務專業(yè)。再比如很多學??梢?strong>申請雙專業(yè)。
再不濟,咱就去實習。

普通人以為,上了大學就結束了。聰明人知道,上了大學人生才剛剛開始。
我這個學渣,高考前一個月才覺醒,從大學開始,才開始我的逆襲之路。
所以我上了大學,但學校不是211/985,專業(yè)也是最虛的市場營銷。
但那又怎么樣呢?
人生就是不斷測試找到熱愛。
我大學搞公益活動,還拿了省個人先進。后來申請了國外研究生…
接觸到了individual financial planning 這領域。發(fā)現“幫人理財”這個行業(yè)是我喜歡的。
所以在銀行實習時,我發(fā)現銀行并不做這件事,而在銷售時,內心是抗拒的。
我仍記得北京那位北大行長的終面。
他問我:如果銀行需要我去銷售產品,我愿意不愿意。我的回答是:
如果這個產品對客戶好,我很愿意;但如果不是,我很抱歉。
于是……
正是因為這個回答,我沒能留下來。
好像也是從那年開始,當年我們最想進的銀行,逐漸走向了沒落。
當年我身邊去銀行的,基本都“待廢了”。不是說銀行差,而是每個人都太螺絲釘。上升空間很有限。
有人說:我啥都沒有,就是運氣好。
但我始終相信——
唯有熱愛和性格匹配,才是最適合孩子的專業(yè),才能真正賺大錢。
運氣肯定的確有的。
我也解釋不了自己高考的奇跡。
我當時班主任在高考前1個月,語重心長跟我說:你努力努力說不定能考上三本。意思就是我三本都考不上
但我努力了1個月后,考上了一本。
但后面更多的還是熱愛和努力。
我問你,讓你每天寫公眾號,閱讀個位數,持續(xù)2年沒收入,看不到未來…
你能堅持下去嗎?
如果沒有熱愛,我也堅持不下去的。

雖然我是個“奇葩”,但我很多朋友,是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在金融行業(yè)的。
銀行、券商、保險、風投、監(jiān)管...
我誠懇給些建議吧。
如果你真喜歡金融,就報它吧。
但別預期太高,未來這個行業(yè)有一半人都是銷售,行業(yè)只會越來越卷。
你別想著來這個行業(yè)做大爺。
未來金融行業(yè)要跪著掙錢。
誰能真正為客戶服務,獲得老百姓的心,才能賺錢。
所以你的發(fā)心一定要正。
要掙長錢,別總想著割韭菜、掙快錢。
另外,金融行業(yè),城市>學校>專業(yè)。仔細想想,我當時關鍵一步——
就是從小城市來到了北京。
想要人生大作為,一定要去大城市。
也許,的確有命運這回事。但命運一定很反骨,他只眷顧不服他的人。
一開始走錯了路?沒關系的。
很多時候,走著走著,人就成為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