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家?guī)Э凇?/h1>
? 我記憶起一件趣味的事情來。我的父親從來不輕易當眾說臟話。這并不是贊揚他文質(zhì)彬彬,可確實算得上好習慣。不止是父親,整個大家庭也都是這樣我們(除了一位堂姐)。
? 這個大家庭流傳了一種古老的說法,“我們W姓的人,從不說臟話。”但當W姓的人激動到了極點,難免有幾個字眼冒出來,譬如“成茄子了”? “媽了個巴子”。父親愛說前者,我年少時也覺著好玩,大人們急得無可奈何,又只能故作鎮(zhèn)定,卻憤怒地長嘆一聲“成茄子了!”我也不明白,事件怎就成了茄子模樣,是出于它肥碩的果實呢?還是它那油煙不進的特質(zhì)呢?我曾經(jīng)鄭重其是地問過父親這“茄子”的意思,不過我忘了。
? 我對這“茄子”很上心呀,并且為這兩個字感到一言難盡,其中混有喜悅 羞愧 畏懼 好奇,尤其是與長輩共處一室之時,長輩多了,我也會克制自己。私下里,我常常對著父親說,他便苦笑著說“小娃娃不準講這些?!笨蛇@有什么禁忌呢?對茄子這種蔬菜的奇怪驅(qū)使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成茄子了。”即使被父親強加了這是一種不好的說法的理念,我仍然要說。
? 后來,這種說法漸漸消滅了,長輩們的語言也不乏拖家?guī)Э诹?。不過當一件事情黃了,“成茄子了!”這種說法是頂能表達胸中那份失落 無奈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