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
爸爸出差了,家里只有媽媽一個人。
媽媽每天都會給我發(fā)消息,我意思是,每天。一周至少三次會想和我打視頻。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我會拒絕,我會保持一周一次的頻率。
可能是爸爸不在家,媽媽太無聊,所以她又給我發(fā)消息了。
先是打了一條視頻,我沒接,并解釋了一下最近有點忙,可以后天打給她。
然后媽媽發(fā)來一條視頻,一條抱著貓的視頻。
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可是視頻結(jié)尾她露出了一個笑,配合著她不笑的眼睛,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種直白的心痛,一種震撼,一種無力。媽媽的眼神以一種強烈,不留情面的方式刺痛我。
她看起來似乎要告訴我她挺開心,但眼神又在說,她很孤獨。她甚至似乎,在討好我。
無可否認她很愛我,可是問題似乎是,她太愛我,甚至像得了分離焦慮。
媽媽沒有工作,一直在家里照顧我和爸爸。所以在我長大以后,她有了巨大的孤獨感。于是我把貓給了她,希望可以消解這些孤獨。但看起來沒有消解太多。
她已經(jīng)很久不像別的家長那樣訓斥我,催我談戀愛或是其他,她試圖給我她能力范圍內(nèi)最大程度的舒適。但是她很黏我。她會每天發(fā)消息給我,她會希望我耐心聽她講所有家長里短,她會在我不耐煩的時候控訴我,控訴我嫌棄她。
我不知道是所有人的媽媽都這樣,還是只有我的媽媽如此。
我想過是否是因為她沒有工作,似乎不是。媽媽沒有工作,但是每天依然非常忙碌,給我發(fā)消息都是在忙碌之余,她不需要精力出口,她只是需要情感出口。她的情感出口是我。
但我無法承受如此豐富的感情,我有太多無意義但時間等我消磨,我有太多的方式處理或是享受情緒,我似乎也不太需要太親密的陪伴,那會讓我感覺窒息,所以我無暇顧及媽媽如此密集的情緒輸出。但媽媽也沒有做錯任何事,她似乎也不應該承受我的冷漠。她太依賴我,于我,是無法承受,是束手無策。
這讓我開始思考,如何消解老人的孤獨感——誠然,我的媽媽不算老,雖然她已經(jīng)有了老人會有的問題。
我不明白老人的孤獨感,是否必須由子女消解。我知道有很多生活非常豐富的老人,忙著跳廣場舞,忙著旅游,忙著在老年大學學新知識,忙著很多事,但媽媽和我一樣懶,這些事情她一概不做。我不知道如何消解一個老年懶人的孤獨感。
或許可以養(yǎng)條活潑可愛又黏人的小狗,但小狗需要每天帶出門遛,媽媽腳踝做過手術(shù),不能走太久。
媽媽照顧著家里的花草,我留下的長滿水藻的魚缸和幾條生命力季度頑強的魚,照顧著溜溜,學著給溜溜做了都是肉但溜溜不愛吃的貓飯。她的生活滿滿當當,她只是孤單。爸爸和媽媽不知道為什么,似乎沒有太多共同話題了。他們每天抱著各自的手機,看著各自的真假新聞,分享在同一個家庭群里,逼我看完以后報告感想。
人是彼此獨立的。
但爸爸媽媽那一代的人,不太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彼此依賴,也希望我與他們彼此依賴。他們習慣把由于人的獨立產(chǎn)生的孤獨感歸結(jié)于彼此情感不夠緊密或是我不夠關(guān)心他們,這樣的認知鴻溝將我們分隔在兩個世界。于他們,與人保持聯(lián)絡是如同呼吸一樣自然,于我,只是由于親情和對他們的愛,不得不處理的待辦事項。
我保存了媽媽的眼神,試圖提醒自己要永遠愛她。但如果愛需要提醒,是否太過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