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yè)大學三下鄉(xiāng):愛心支教,你我同行
? ? ? ?大手拉小手,用愛傳遞溫暖,以教播種希望?!颁\”火相傳小小化學家赴濟寧梁山實踐團立足團隊成員專業(yè)化學知識,踐行“治理化學科普,助力化學未來”的理念,面向留守兒童、自閉癥兒童群體,通過“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形式,開設了“青農化學科學科普大講堂”化學科普宣傳、“探索神奇的化學海洋世界”化學實驗操作、“筑牢心理防線”暑期防溺水教育、“‘童’心‘童’行建綠色網絡家園”綠色科學上網等一系列特色課程。
“青農化學科學科普大講堂”化學科普宣傳
? ? ? ? ?“老師,究竟什么是化學???”,隊長高麗穎耐心的解釋道,并對其他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引導孩子們走出化學上的誤區(qū)。此外,實踐隊員郭亞楠以“為什么不熟的柿子吃起來發(fā)澀”為問題導向,引出食物中具有多種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指出食品添加劑的相應含量標準是人們健康飲食的重要依據(jù);實踐隊員孫夢媛以“被蚊子叮咬后應該如何止癢”為引入,調動孩子們積極思考問題,指出當被蚊子叮咬后,蚊子會釋放一種叫做甲酸的物質附著在皮膚表面從而出現(xiàn)瘙癢的感覺,而肥皂水呈堿性便可用來止癢;在古詩中的化學課堂上,范秀琪引用著名的詩詞“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為引題,采用生動的視頻與圖片用以輔助文字解說,講述了氧化鈣與水的反應,并告誡孩子們各種食品中的防腐劑成分都為氧化鈣,應當避免與水接觸防止發(fā)熱燙傷。

“探索神奇的化學海洋世界”化學實驗操作
? ? ? ? 為進一步引領孩子們感悟化學的奧秘,激發(fā)孩子們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動手能力,團隊成員使用了生活中十分常見的食醋、小蘇打、檸檬、礦泉水等環(huán)保材料,選取“香草奶昔”、“檸檬汽水”、“火山噴發(fā)”、“瓶子吹氣球”、“神奇的蘋果”等共22個科普實驗作為本次趣味化學實驗的課程。如,在“瓶子吹氣球”課堂上,成員孫夢媛首先介紹實驗流程及具體注意事項,隨后將孩子們分為四組,成員杜寶恒在旁邊協(xié)助孩子們逐步進行實驗操作,并檢查其步驟是否規(guī)范,最后通過所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孩子們先總結一下,成員孫夢媛再進行專業(yè)術語化的概括,以便更好的記憶與理解。



“筑牢心理防線”暑期防溺水教育
? ? 夏季來臨,氣溫逐漸升高,溺水事故成為常事。為進一步強化青少年安全意識,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護意識,有效預防和杜絕溺水事故發(fā)生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團隊成員杜寶恒就預防溺水的重要意義、預防溺水的措施、溺水時的自救方法以及發(fā)現(xiàn)溺水事故的應急措施四個方面為孩子們進行講解,同時教授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復蘇法,講解和示范相應的動作要領,積極鼓勵孩子們進行急救技能練習,耐心指導、糾正錯誤,旨在向孩子們普及防溺水事故相關知識吧,讓孩子們牢記防溺水“紅線”,減少溺水事故發(fā)生。

“‘童’心‘童’行建綠色網絡家園”綠色科學上網
? ? ? ? 為增強網絡安全知識普及力度,提高學生的用網安全意識,綠色用網,科學上網,營造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網絡環(huán)境,團隊成員孫夢媛以“網絡可以帶給我們什么呢?”為導入,“打游戲,看電視,讀電子書,搜查學習資料……”孩子們積極回答道,指出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應該安全、健康、文明上網;成員付啟家采取生動的視頻與圖片用以輔助文字解說,從互聯(lián)網詐騙的典型事例引入,提高孩子們的自我辨識能力,筑牢反電信詐騙的“防火墻”,并指出要適當上網,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杜絕網癮,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童’心‘童’行建綠色網絡家園”,共筑安全防護網,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 ? ? ?通過此次活動,實踐隊成員走進社會深入基層,將化學基礎知識帶入鄉(xiāng)村,增強孩子們的安全防范意識,營造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下一步,團隊將繼續(xù)從社會公益和愛心服務事業(yè)上做出貢獻,為留守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帶來快樂、溫暖與陪伴,點人他們汲取新知識的熱情,接觸并了解外界,從義務教育環(huán)節(jié)彌補鄉(xiāng)村留守兒童教育水平不平衡、能力受限等問題,為鄉(xiāng)村振興和教育事業(yè)貢獻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