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課程筆記。
1.1媒介對社會的影響
文字-廣播-互聯(lián)網-(通用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
經濟,政治,文化
影響權力結構,去中心化

1.2傳播學簡介
十字路口(多學科的融合)

1.3課程內容介紹
第1講理解傳播(歷史)
第2講傳播研究的范式與方法(方法,方法論)
第3講自我傳播符號自我與社會(傳播哲學)
第4講人際傳播與人際關系(“朋友”,社交媒體)
第5講群體傳播與社會網絡(松散的社交媒體,廣告轉向,《烏合之眾》,群體事件)
第6講組織傳播與組織文化(權力與規(guī)范,多層次)
第7講修辭理論:舊與新(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修辭術》,如何說話的理論,辯才)
第8講跨文化傳播(國與國,省份,階級,人與人,性別,文化隔閡,性取向,宗教信仰,文化接受)
第9講媒介技術與社會(社會與技術,人與技術)
第10講宣傳與大眾傳播(廣告,公關,政治)
第11講新聞,民意與民主(輿情,政治經濟文化,傳播策略)
第12講兩級傳播理論(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
第13講傳播效果:社會心理取向(認知態(tài)度行為)
第14講傳播效果:信息環(huán)境取向(偽環(huán)境)
第15講傳播效果:使用與依賴取向(使用媒體)
第16講新聞的產生(信息的生產)
第17講大眾文化是與非:從法蘭克福學派到文化研究(文化的墮落)

1.4教材與參考書
?《大眾傳播理論》
《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傳播學理論導引》
麥克爾《大眾傳播理論》
《傳播學新趨勢》
巴比《社會研究方法》
《大眾媒介研究導論》
……

2.1什么是傳播:語言學的解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現“傳播”
傳播communication(交流,溝通,交往)
傳是行為研究,播是效果研究

2.2什么是傳播:案例討論
不同語境下的傳播話語《一個饅頭引起的血案》05年
傳播現象:大眾傳播(拍與看),視頻編輯,網絡傳播,陳凱歌回應(指責),網民熱議,惡搞。

2.3什么是傳播:概念的不同維度
傳播是傳遞(信息?)
傳播是有意圖的控制(宣傳,廣告,說服,社會科學社會控制?)
傳播是游戲(胡戈,字幕組,自媒體,超功利性的,高級人類活動—多余經歷的浪費,戰(zhàn)爭新聞)
傳播是權力(凱歌和胡戈,權力的不同)
傳播是撒播(《紅樓夢》的解讀,不求回報)
傳播是共享與互動(共享討論交流—文化)
傳播是關系(交流交友,“你不能不傳播”)

2.4傳播的話語:傳播是傳遞
什么是信息?——隱喻
“信息”傳出去后不一樣。
“意義”的難題(無法理解信息)
“意向”的難題(想干嘛?意圖)

2.5傳播的話語:傳播是控制
宣傳,廣告,公關
李普曼《民意》
伯奈斯《晶化民意》
拉斯韋爾《世界大戰(zhàn)中的宣傳技巧》
說服:開啟大眾心靈之鎖的萬能鑰匙
研究效果的傳統(tǒng)
大眾真的能被控制嗎?

2.6傳播的話語:傳播是游戲
游戲是動物的高級行為
胡伊清加:人是游戲者
史蒂芬森:傳播即主觀的游戲
游戲:(傳播的)愉悅/選擇/幻想/非現實
工作:(傳播的)痛苦/社會控制/行動

2.7傳播的話語:傳播是權力
馬克思、韋伯:強制性
??拢何⒂^彌散,生產性,權利與主題(意識形態(tài))
政治經濟學的權力觀和文化研究的權利觀
英國的語言學家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語言符號的差異與不平等
葛蘭西:霸權。建立在同意而不是強迫的基礎之上。
“常識”與“真理”背后的不平等

2.8傳播的話語:傳播是撒播
圣經《新月.馬太福音13》
將種子撒播出去后有不同的形態(tài)(開放的心態(tài))
“作者已死”
羅蘭.巴爾特:可寫的文本。多元主義。
彼得斯:手拉手而不是心連心。平等分享與對話。
李安:每個人參與意義的生產

2.9傳播的話語:傳播是共享與互動
傳遞vs共享
杜威:社會(民主)存在于傳播之中。交流就是參與一個共同的世界,而不是共享內在意識的秘密。
James Carey:傳播即儀式(與“傳遞”相對)
文化、身份(民族、階級、性別)(身份認同)(認同感)

2.10傳播的話語:傳播是關系
傳播符號將外部世界與人聯(lián)系在一起。
傳播行為將人與人聯(lián)系在一起。
傳播被嵌入到關系之中
傳播產生關系,關系促進傳播
通過傳播調整關系。
不同媒介意味著不同關系。

3.1傳播模式
(1)拉斯韋爾的傳播5w模式
Who—say what—by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沒有反饋)
(2)傳播的控制論模式
編碼解碼循環(huán)達到反饋
(有“噪音”,信宿有“反饋”)
(3)傳播的互動模式
文化背景,語義空間決定傳播效果

3.2傳播的形態(tài):自我傳播
(大眾傳播,組織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自我傳播)
自我傳播是基礎:傳者和受者都是自己(I/ME自我和客我)
鏡像理論(臉紅,情商高me很發(fā)達)
人能否自我欺騙?/自己絕對控制者假說?/外在推動內在?(自己喜歡什么)

3.3傳播的形態(tài):人際傳播
人對人/面對面/微信,與人際關系是同義詞
人際傳播可以上升為群體傳播
婚姻關系

3.4傳播的形態(tài):群體傳播
特征:松散(px事件,眾包,學生運動)

3.5傳播的形態(tài):組織傳播
特征:嚴密(對內,對外,正式,非正式)
企業(yè)政府

3.6傳播的形態(tài):大眾傳播
報紙,廣播,電視……

3.7傳播的語境及學科
從研究層次分類:
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大眾傳播,跨文化傳播,國際傳播和全球傳播,修辭學。

3.8如何學習傳播學
l?閱讀文獻(教材是概念介紹)
l?學習研究方法
l?從理論到經驗,從經驗到理論
l?問題式閱讀
l?學會圍繞一個專題搜集資料:谷歌學術、百度學術、學術數據庫(圖書館網站)、他人研究的參考文獻。
l?切忌死記硬背

3.9傳播學有什么用:管理學派與批判學派
理解事物新的視角(選擇越多越自由)
管理學派:自由多元主義的社會理想,解決社會問題,注重研究效果,主要采用定量的科學研究。
批判學派:判斷現有社會結構及意識形態(tài),關心社會不平等,摒棄價值中立,重視意義,認為大眾傳播是一種操縱與壓制,主要采用文化的和質化的方法,偏愛文化理論及政治經濟理論。

3.10電影中的傳播理論:什么是傳播
《黑鏡》
討論:傳播的形態(tài),傳播對社會的影響,傳播技術與日常生活、政治的關系。
被媒介中介的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