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教程|不知道怎么行禮?那是你還沒有看到這些~
禮儀教程|不知道怎么行禮?那是你還沒有看到這些~
圖文來自:重回漢唐
特別聲明:本號本號除原創(chuàng)文章外,其余文章均為原作者觀點,發(fā)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禮之于正國也,猶衡之于輕重也
繩墨之于曲直也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千年文化,傳承至今
哪怕經(jīng)過歲月洗禮,這些記憶也刻在骨子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憶這些禮儀吧~

天揖禮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行禮時拱手至眉,推手并躬身60度至90度,起身回手,站立,天揖禮日常用于晚輩或下級對長輩或上級行禮使用。
時揖禮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行禮時拱手向前平推,躬身30度至45度,起身回手站立。
時揖禮日常用于平輩之間。
土揖禮

(圖片隨手涂鴉,不準(zhǔn)笑?。?/p>
行禮時拱手向下推手,同時微微頷首或欠身,起身回手站立。土揖禮日常用于長輩或上級對晚輩或下級行禮使用。
日常同袍見面也常使用土揖禮哦~
疫情期間,菌菌建議大家可以把握手改為揖禮哦~既避免人與人接觸,又溫文儒雅~
女子萬福禮

唐-莫高窟12窟南壁-第1鋪彌勒經(jīng)變下部屏風(fēng)畫
第3幅:婚禮圖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唐代萬福禮:雙手交疊,拱于胸前,雙腿并攏微微屈膝下蹲,口稱萬福。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宋代萬福禮:雙手交握,左手包住右手,大拇指交叉放于胸前,雙腿并攏微微屈膝同時手向下擺,口稱萬福即可。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明代萬福禮:行禮時兩手握拳右手放在左手上,位于腹部正中央,兩膝微曲,頷首低眉,口稱萬福,微微伏身而起。
叉手禮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宋人《事林廣記》載“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奔措p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行禮時,左手比個六,右手四指并攏,左手覆右手之上,拇指相交。
九拜稽首禮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稽首指古代跪拜禮,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恰巴A?,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頭觸碰在地上且停留一會兒。

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男子雙腿打開跪下去形成外八字狀,女子跪下去時則雙腿并攏。左手按右手上(掌心向內(nèi)),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點在手背。
九拜空首禮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空首,即空手之禮,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為周禮九拜之一,跪拜禮的一種。
行禮時,屈膝跪地,拱手于胸前,與心相平,然后舉手到地,接著俯頭至手,頭不至于地為空手。
九拜頓首禮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頓首,指磕頭,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周禮九拜之一,為正拜,即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
席地而坐,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拜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頭至地,便立即舉起。因為頭觸地時間很短,只是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
你還知道哪些禮儀呢~
快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