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許倬云|歷史不是一直向上向前,歷史會崩潰、文化會崩潰

2023-07-03 20:32 作者:許倬云說歷史  | 我要投稿

作者|許倬云


01

歷史不是一直向上向前

歷史沒有終結,歷史也不是一直向上。人類的歷史會崩潰、文化會崩潰——不一定是向上向前,有退步,有散板,有扭曲。


講幾個大的扭曲。


一個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說:個人的富有就是國家的富有。今天我們就完全知道了,國家的富有可能是少數(shù)人的富有,不是大多數(shù)人的富有。


美國這么富的國家,富人掌握了三分之一多的財富——最富的人大概不到一千人。這一千人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僅僅擁有美國三分之二的財富。并非個人的財富就是國家的財富,這是他的錯誤之一。


第二,他說貨幣在流通,流通一次計算一次。國家的財富在于流通,國家的富有不在于儲藏。


這一點,他也錯了。


第三個錯誤,是資金投入進去就要出來,所以經(jīng)濟自己成長。


他忘了勞工這一塊。馬克思給他矯正。馬克思說: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因為歷史顯示,原始社會進入封建社會,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階段。


不過,西歐跳掉了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這一段,在中東發(fā)生的事情,沒有發(fā)生在西歐;在中國發(fā)生的事情,也沒有發(fā)生在西歐。中東的“封建”與其他地方的“封建”不太一樣,是酋長國。別的地方是大的國家,不是小的國家。大的國家是“天下國家”,有波斯帝國,有中華帝國,甚至還有印加帝國、印度帝國。


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畫像


資本主義近年來最大的一個修正,是貨幣的流轉問題。貨幣可以脫開準備金,流轉自如。貨幣運用起來的話,由國家拿整個的財富押在上面……但它也可能用錯:國家說謊,對外宣稱還在押,但是國庫里已經(jīng)沒本錢了,這就是錯誤了。


還有個問題:資金流轉速度越快越有財富?但是丟三個瓶子在天上——像那個玩把戲的人——瓶子不掉,四個瓶子、五個瓶子、六個瓶子……到了十個瓶子,它掉不掉?


所以從“流轉速度”上得出結論是:不要談“均不均”,餅做大了,每個人都吃得多。要是做餅的原料就這些面粉,怎么做大?怎么吃啊?就這些原料下去——原料出來不要錢???這個修正也有錯誤。


所以社會科學里面,任何定理都只能是假定,不能死咬住。所以,司馬遷了不起。他要“通古今之變”,要通它的“變”,永遠是如此。



02

老百姓起來,國家才安定


我一直認為,中國自古有士、農(nóng)、工、商之分,“士”是精英階層,最多占四分之一人口;另外四分之三左右,是一般老百姓。


士受的教育不錯,中國文化的精華部分是在儒家,以及儒家和道、佛兩家的互動。但一般老百姓沒有那么精英的程度,所以在權力結構上他們沒有發(fā)言權,在國家的政治上他們沒有發(fā)言權,在社會自我救濟上也慣性地等待精英階層伸出援手,我覺得這個情勢應該改過來了。


所以我要讓老百姓做我的讀者。這些人起來國家才安定——這不能靠書房教育,不能靠學校教育,要靠生活教育。


也因為這個理由,我常常鼓吹,要讓“大區(qū)”變成“小區(qū)”,將“生活圈”當作教育的環(huán)境。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體會——體會的不是書本的知識,體會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合作才真實,體會分勞分工,有權利有義務,大家才活得有意義,才活得不虧欠,活得有貢獻。


這個“活的教育”,比從教科書上懂得高深的述論、懂得唯心學派重要得多。


所以我每次跟老百姓講話,我就真盼望老百姓聽、老百姓看。我非常希望政府、執(zhí)政黨放下身段——我們是從老百姓里出來的,我們要回到老百姓里去。我用生活教育來將老百姓帶起來。


這種教育方式,有沒有潛力呢?


美國過去沒有那么多大學,英、法、德、美四個國家的一般教育,都由教會組織。教會里面教給他們品行、德行、責任、情感?!暗隆薄爸恰眱蓚€理論,“德”這部分的教育,全是教會做的。教會教育人們參加生活實踐,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在生活體驗之中看你的真樣子。


教會曾經(jīng)是美國教育的主導力量


為什么我們老是說,18世紀的美國比19世紀的好,19世紀的美國比20世紀的好?美國一個世紀比一個世紀“解放”——一個世紀的放浪,一個世紀的散漫,將來是一個世紀的“沙崩”,會是一團亂麻,一盤散沙。


中國要趁早做準備。


所以我有個非常重要的想法,我非常希望聽見我這些話的人,與自己服務的單位講:讓產(chǎn)業(yè)與產(chǎn)業(yè)的同人,活得side by side——左邊是工廠,右邊是生活的社區(qū),不要混在一起。


生活社區(qū)里面有小學、中學、公園、圖書館,有孩子活動的地方,有商店。吸收雇員的家屬來這些地方工作,新吸收進來的工作人員,也可能是雇員們未來的家屬。


“壯有所用,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有人照顧,殘疾者越來越少——我永遠不能忘記我是殘疾者。


所以,這是我最大的愿望。而且看現(xiàn)在的樣子,北歐幾個國家,尤其丹麥做得最好。全丹麥都是一個個小的生活圈,全都在里面了。



03

中國人從來不是一盤散沙


生病的時候,人顯得特別單薄、無助。若是一個人生活,這時候送他上醫(yī)院的人都沒有。美國是越來越走向個人社會,越來越說要取消人與人間的“類別”。


過去不許說“黑人”,不許叫“nigger”,要叫“有色人種”。為了表示“同等”,實際上是把“類別”取消。乃至廁所里面不許分男和女——這個完全是掩耳盜鈴,上天造的人,為什么不承認男和女的區(qū)分呢?


他們所主張的原因,是認為如此區(qū)分,就剝奪了“男性不想做男性”“女性不想做女性”的“性別自由”。


這是多奇怪的想法!但他們認為這個是權利。于是使得社會散漫開來,于是家庭只有“成員”,沒有“關系”。只有members,no relation,no relatives。這個社會是分崩離析的社會。所以在美國街頭打死了人,旁觀者可以不去看——看不見。


所以這次的瘟疫,許多人擔心:生了病怎么辦?我希望大家回想一下:這個世界,這個西方今日最摩登的社會,走向的是個人化,個人化的結果是一盤散沙。


孫中山當年罵中國人一盤散沙,他罵錯了,中國人從來不是這樣。


中國人的想法,是不單個人的問題,中國人向來的想法是“類別”,“物以類聚”,對不對?“物以類聚”,不是“物以類分”,而是“方以群分”——有了共同的性質,才能區(qū)分不同的群體。


美國人見面:What’s your name?不管你姓什么。中國人見面的傳統(tǒng)會問“貴姓?”然后請教“名號”。接著是問“貴處?”問籍貫?!拔夷抢锶ミ^。”“哦,你去過啊!哪一年?”拉近關系了。我有時候會問“貴庚”,以此判斷誰大誰小。


你看我們的字典上部首分類,木字邊,水字邊……中文字典是自然分類學。一看有木字旁,就知道這個東西不是木頭做的,就是木頭長的,或者與木頭有關。這個就是反映我們的想法:是relationship,categorical,不是individual。


這種的好處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聚成一團。


螞蟻是群居動物。一只螞蟻看上去慌慌張張,一大堆螞蟻井然有序。一隊螞蟻幾百只,抬幾根葉子,帶回家去儲存。非洲的螞蟻窩有三尺多高。這么小的動物,聚在一起可以建筑那么大的一個社區(qū)。


但有人說:螞蟻可能沒個性。但我們不是螞蟻,怎么知道它們沒個性?再說“群”,牛、羊、馬都是成群生活的,它們有沒有個性呢?馬獨立多了,對不對?所以這個不能這么說。


作為群居動物的螞蟻,不一定就沒有個性


我一直主張:人要體會到“人跟人是群體”。中國的教育,就是教育人“在群體里面做個體”。個體有責任帶好群體,個體有責任維持自己的尊嚴,但是也要維持自己和群體的關系。


里外相配,這個叫作“修己以安人”,這是我真正信仰的話,在很多地方都講過,這是中國可以提供給世界的思想資源。今天的世界上只有基督教,不管是天主教還是新教,都是一個教。佛教是多神信仰——佛教是撤退的,不是介入的,是抽身的。全世界抽身的后果,也是孤單。


全世界除了中國和印第安人以外,沒有人能幫助獨神信仰的白人,矯正這個錯誤。中國是被忽略的,過去是被當作不值得一顧的by gones by gones——“過去的過去”。


現(xiàn)在太多人信仰美國,信仰西方,太多人不信仰祖國,可笑得很——中國的文明是活的。


我的老師們那一輩,就是五四革命那一輩,常常講“先進國家”。西方世界抓住了“科學”的啟動作用,確實曾經(jīng)先進,或者先進的一部分,但西方的文化并不先進。


個人是有自尊的,個人應該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個人屬于群體,我們不能將“群體”不當普世價值。


我有個好朋友,他解說古書的訓練比我的還多得多。但他一直崇拜西方。就這個話題,我不能跟他做一點溝通。所以還是這句話:我有生之年,一直要將中國的東西解釋給同胞們聽,解釋給愿意聽的外國人聽。跟我一起做這個工作的人,不多啊,不多。


本來,我具體的根在中國。現(xiàn)在病成這樣,也回不去了。但我的墳地在中國,已經(jīng)做好了。


許倬云先生在匹茲堡的家中


我真正的歸屬,是歷史上的、永遠不停的中國。


不是哪個點、任何面,是一個文化體,那是我的中國。那個中國里有孔子,有孟子,有董仲舒,有司馬遷,有蘇東坡,有杜甫,有辛棄疾,有楊萬里,有范文正公,有黃山谷,有王陽明,有顧亭林,等等。


那個中國里有經(jīng)書、詩詞、戲曲、建筑,有人性,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還可以回到那里去。


責任編輯|何喬茜

許倬云|歷史不是一直向上向前,歷史會崩潰、文化會崩潰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怀集县| 贵南县| 施甸县| 穆棱市| 黑龙江省| 栾城县| 波密县| 莱阳市| 柏乡县| 丁青县| 五莲县| 陵川县| 和平县| 根河市| 达州市| 成武县| 通州区| 海阳市| 濮阳市| 多伦县| 石首市| 阿瓦提县| 临邑县| 华池县| 绥滨县| 冕宁县| 河北省| 天台县| 安陆市| 南木林县| 新巴尔虎右旗| 会同县| 平凉市| 余干县| 梧州市| 平昌县| 中卫市| 宝清县| 墨玉县| 慈利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