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2011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六在即將休學(xué)離開復(fù)旦前的同學(xué)聚會上的演講
諸位同學(xué),昨天是中秋節(jié),今天是既望。但在浙江一帶,都是在今天過中秋,一是因為錢塘江的大潮在這一天最壯觀,浙江人圖一個看潮的熱鬧,就把今天也算作是中秋。二是因為今天的月亮最圓,比十五還圓,最能夠讓人感受團(tuán)圓的喜悅。其實我想可能還有個原因。浙江商人遍布天下,家人團(tuán)圓往往不能如期而至,所以在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外,再額外把十六也算作是中秋,好在外出的親人十五沒回家的情況下,多個盼頭,希望在十六這天他能回家。
總之,八月十六,這也是個團(tuán)圓的日子。大家歡坐一堂,之前都是路遇不相識的陌生人,而今卻有機(jī)會能相聚在這里,把酒言歡,談一談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既然說到過去,我想談一談昨天發(fā)生的事。我昨天睡了個大懶覺,一覺醒來已經(jīng)是中午。于是就一個人搖搖晃晃走去代售點去買火車票。去到那里自然要排隊,人還挺多,我家住在城市角落里,附近農(nóng)民工很多,中秋節(jié),打工的自然也要回家。但今天就已經(jīng)是中秋了,還有許多人排隊,難道是要買今天的票回家去,來得及嗎?我看見兩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叼著根香煙,一同站在隊伍的前面,就和我隔兩個人。他們排到了頭,要買回安徽的票,買動車。個子大點的那個應(yīng)該是哥哥,上去問后知道今天下午的車已經(jīng)沒有坐票了,就靠到一邊去,立馬抽出一支香煙點起來,然后和弟弟商量起來。他拿出煙盒的時候,我特地瞧了一下,他們抽的煙好像是飛馬,一塊五、兩塊錢一包的那種。
他們在商量什么呢?我沒聽太清楚。但聽到說什么“太晚”的,想必他們是想回家去,但又怕回去太晚,錯過了團(tuán)圓的時間。商量來商量去,兩個人還是決定買站票,但就買了一張,晚上6點多的??磥硇值軆蓚€只有一個回去,報個平安,也就夠了。畢竟一張票150多塊錢,是他們好幾天的伙食。然后兩個人就抽著煙大搖大擺地出去了。
我想說的是,天底下的人,不論再窮再苦,到了團(tuán)聚的日子,也是希望能夠和家人在一起的。人同此心,這不涉及什么形而上的爭論,做這樣爭論的人也多是沽名釣譽(yù)的打算,這只不過自古是這樣的道理罷了。相比這兩兄弟,在坐的我們,都是幸運百倍的人。我今天一大早坐火車過來,也是站票,是從北邊西安開過來的火車。車上有很多是從北方過完中秋回南方的農(nóng)民工。有的人帶了很多衣服回來,裹在編制袋里背在身上,應(yīng)該是冬天御寒的衣服。一大包衣服塞不進(jìn)上面的行李架,只能放在過道里,那男子和周圍的人說了許多個不是。但幾個城市女人走過去的時候,覺得太擠,嘴里仍舊是罵罵咧咧的。我聽了心里自然不大舒服。我去過北方農(nóng)村,有一戶人家兒子和兒媳婦都在上海打工,孫女留在家里給奶奶帶。我問那個奶奶(其實也不老只有50多歲的樣子)兒子媳婦一個月能寄多少錢回來,她說要有1500左右,最近在加上孫女的奶粉錢,能有2000。我當(dāng)時聽了挺吃驚的。我問她兒子媳婦是干什么,她說也就是普通打工的。我們來算一筆帳吧,過年之前孩子是在父母那里的,也有6、7個月大了,所以住的應(yīng)該是小房子,一室一廳。一個月差不多400塊?;锸迟M嘛,曾經(jīng)有個新聞講上海有個農(nóng)民工,一天伙食費只有12塊。我們就算這夫妻兩個一天30塊,自己買菜回來煮,省著吃。那么一個月就是900塊。還有每天坐車坐地鐵的錢,一天算夫妻兩個10塊。一個月就是300塊。但也有可能是騎車的,所以伙食和車錢在一塊暫且算1000塊。水電煤氣費,得150塊左右。日用品算50塊。所有一起差不多要1600塊。這可以說是底線了。實際上差不多在兩千塊左右,因為還有郵費、電話費等等,男人抽煙喝酒的話還有煙錢和酒錢。一般打工的在上海一個月工資也不過兩三千。兩個人合起來算5000塊,扣去上面算的2000塊生活費,每個月寄2000塊回來,只有1000塊盈余。這1000塊存起來,一年不過一萬二,也就是一個白領(lǐng)一個月的工資。如果這個白領(lǐng)是個富二代、啃老族的話,那這一萬二完全可以用來買IPHONE、Ipad,四處游玩、吃飯,或者到某處去及時行樂。但對于這對小夫妻來說,那一萬二就是個希望,就是個依靠。如果家里有人病了,可以用它救命。逢年過節(jié)的,也可以靠它來和遠(yuǎn)在一方的父母孩子團(tuán)聚。孩子長大了,如果要留在上海,就得上學(xué),如果不想上師資薄弱、風(fēng)氣欠佳的子弟學(xué)校,就得花這筆錢擇校。孩子考上好學(xué)校乃至好大學(xué),也才有翻身的機(jī)會。如果說那一萬二是擺在眼前、攥在手里的希望,那個孩子就是那對夫妻乃至他們整個家族藏在心窩、拽在夢里的希望。有些極端仇富的人去幼兒園殺富人的孩子,就因為他們自己是把孩子看作最大的希望的。
你們想,這些人的希望是多么簡單。與我們這些哲學(xué)家口中神秘化、抽象化了的希望相比,可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它可能就是每個月800、1000塊的盈余,但就足夠讓人心甘情愿地受苦受累,一并忍受無數(shù)的冷眼和嘲笑。
我們可能并沒有這樣的簡單樸素的希望。有一些人,一些及時行樂的人,他們的頭腦里可能有一條底線,只要能夠讓他始終過上有面子,高質(zhì)量的生活,過得逍遙快活,滿足各種欲望,有好吃的吃、漂亮的穿、奢侈的戴、刺激的玩,那么他倒也沒什么其他的可以追求的了。我們這里想必很少會有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既學(xué)不了哲學(xué),也不配學(xué)哲學(xué),至多是把“哲學(xué)”的名號當(dāng)作一個花費四年兩萬塊學(xué)費買來的時尚標(biāo)簽罷了。我想,我們這里更多的是另一種人,是一些迷茫的、看不清未來的人,他們的心里沒太多希望,但是卻硬生生地揣著一個志向,是一股志氣,又是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指著的,就是那千千萬萬的人們心里,藏著掖著的樸實的希望。而我就是這種人中的一個。
今天是個團(tuán)圓的日子,我卻要和大家告別了,要去哪兒呢?去尋找那些我們一同追尋著的希望。
離別總讓人感到相聚的短暫。我記得蘇軾在《赤壁賦》里,也就是一千年前的今天,寫過一段話,我給大家念一念: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水不斷流逝,但其實從未來過。這意思是,執(zhí)著于世間的變化,迷失在無常之中,只看見自己所失去了,不斷追逐遙那不可及的過往,那么連未來也會一并失去。時間就只剩下當(dāng)下這孤零零的瞬間,這瞬間也因為沒有了過去和未來的支撐,成為了虛幻的刻度。月圓月缺時刻變化,但最終月亮沒有多出一分,少出一毫,可見這無常的世界必定有不變的道理,等著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體悟,去親自見證。
我想,這一輪月亮,不就在我們的心中嗎。既然我們的心里,都是為了那個不變的道理,都有著那個不變的守望和追求,那么即便是分別,又和相聚在一起有什么差別呢?這又不禁讓我想起那首李之儀的《卜算子》。請允許我讀一遍:
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但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fù)相思意
?
感謝諸君,我的演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