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賊”:還原歷史劉備真面目,一個讓劉備終生難忘的外號
劉備,這個名字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又那么熟稔。千年歷史里,他是那個讓人們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物——是一個仁義之君,還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他在民間被傳為“大耳賊”的由來究竟為何?
劉備的一生似乎永遠被神秘的面紗籠罩。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這道面紗,看看真實的劉備。他到底長什么樣?那張臉后面又隱藏著什么樣的心思?我們將深入古代文獻,解讀歷史事件,還原劉備的真實面貌。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所知道的劉備,不過是冰山一角。
劉備的相貌
劉備的相貌在古代文獻中有不同的記載。其中最權(quán)威的是《三國志·先主傳》,這是東晉史學家陳壽根據(jù)當時的史料和傳說編寫的正史?!度龂尽は戎鱾鳌分袑涞南嗝灿羞@樣的描述:身長七尺五寸,垂手過膝,顧自見其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劉備身高約1.9米,手臂很長,能夠垂到膝蓋以下,耳朵很大,能夠用眼睛看見自己的耳朵。這樣的相貌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貴相,預示著劉備有非凡的命運和才能?!稄V襤集》中就有“耳大四寸,高聳垂肩者,主大貴壽長”的記載?!度龂尽吩u價劉備說:“手長過膝,蓋世英賢。”“耳能自睹者,吉?!?/strong>
然而,《三國志》中對劉備相貌的記載并不一定完全可信。因為陳壽本人是曹魏的臣子,對于蜀漢和吳國有所偏見。他可能為了美化劉備的形象,而夸大了劉備的相貌特征。事實上,在其他一些古代文獻中,對于劉備的相貌有不同的描述。
比如,《后漢書·列傳第六十八》中說:“先主身長七尺五寸,美須髯?!边@里沒有提到劉備手長過膝和耳大垂肩,只說他身高1.9米左右,而且胡須很美。《后漢書》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司馬彪編寫的正史,比《三國志》更早一些。司馬彪是司馬進之孫,也是曹魏的臣子。他對于劉備可能沒有太多偏見,所以他對于劉備相貌的記載可能更接近真實。
再比如,《世說新語·德行篇》中說:“先主頗好容止。”這里說劉備很注重自己的儀表和風度?!妒勒f新語》是南朝宋時期劉義慶編纂的一部文學作品,收錄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士們的言行軼事。劉義慶是劉宋的皇族,對于三國時期的人物可能沒有太多偏見,所以他對于劉備的評價可能比較中肯。
綜合以上古代文獻的記載,我們可以推測劉備的相貌大概是這樣的:身高1.9米左右,手臂較長,耳朵較大,胡須較美,儀表風度較好。這樣的相貌雖然不算英俊瀟灑,但也不算丑陋可笑。那么,為什么劉備會被稱為“大耳賊”呢?
劉備的外號
劉備的外號“大耳賊”是由呂布在臨死前罵出來的。這一幕在《三國演義》中有詳細的描寫?!度龂萘x》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根據(jù)歷史和傳說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雖然它不是正史,但它卻深入人心,影響了后人對于三國時期的認識和想象?!度龂萘x》中對于劉備被罵為“大耳賊”的情節(jié)是這樣的:
呂布見曹操意動,乃又曰:“曹公得我,我率領(lǐng)騎兵,曹公率領(lǐng)步兵,便可平定天下。”曹操心中猶豫未決。
劉備在旁竊竊而笑。曹操問其故。劉備曰:“呂布之言,正如孫子云:‘以逸待勞,以飽待餓’。曹公豈不聞呂布之事乎?昔日丁原收之為婿,后來殺丁原奪其部曲;董卓收之為女婿,后來又殺董卓奪其部曲;今日又欲降曹公,欲復何圖?此人乃反復無常之人也?!辈懿俅笙苍唬骸靶轮陨跎??!彼烀瞥鰯刂?。呂布見勢已去,大罵曰:“大耳賊劉備最不能相信!”
這里說的是建安三年(198年),呂布被曹操圍困在下邳城中,最終被內(nèi)應所降。他被押到白門樓下,向曹操求饒,并提出自己可以帶領(lǐng)騎兵與曹操聯(lián)合平定天下。
曹操本來有些動心,但被劉備提醒了呂布殺丁原、殺董卓的前科,于是決定處死呂布。呂布在臨死前恨恨地罵了劉備是“大耳賊”,意思是說劉備長著一副吉祥的相貌,卻做著不義的事情,是一個偷走了天下福氣的小人。
從此以后,“大耳賊”這個外號就流傳開來,成為了敵對勢力對劉備的一種譏諷和嘲笑。
比如,在《三國演義》中,在夷陵之戰(zhàn)時,孫權(quán)派出陸遜、朱然等人追擊劉備。陸遜在追趕過程中就不斷地喊道:“大耳賊休走!”“大耳賊快快下馬受降!”
劉備聽了氣得七竅生煙,但又無力回擊,只能一路逃命。最后,劉備在白帝城病逝,臨終前還不忘囑咐諸葛亮復仇,說道:“吾死之后,汝當為我報仇雪恨,以雪吾心中之恨也?!?/p>
這樣的一幕,讓人不禁感慨劉備的一生是多么的坎坷和悲壯。他雖然有著高貴的血統(tǒng)和吉祥的相貌,但卻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挫折和苦難。他雖然有著仁義的名聲和忠貞的志向,但卻遭到了無數(shù)的誤解和誹謗。他雖然有著英雄的氣概和豪邁的風度,但卻落得了一個“大耳賊”的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