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舊聞】中央和各地新聞媒體采取有效措施杜絕虛假不實報道
2005-06-2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記者曲志紅 我有話說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曲志紅) 虛假新聞不實報道被認為是新聞界最大的“公害”?,F在,從中央到各地媒體,正在針對這種足以危害新聞事業(yè)安身立命之本的惡劣現象開展專項治理活動,決心鏟除虛假不實報道,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和媒體的公信力。 堅持新聞 真實性原則是我黨的一貫主張和黨的新聞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但一段時期以來,一些虛假報道、虛假信息通過不同渠道出現在不同媒體上,嚴重損害媒體的公信力,也給國家、社會和受眾帶來傷害和不良影響。 “堅決制止、杜絕虛假新聞不實報道,是黨和國家對新聞工作的要求,也是新聞界和全體新聞工作者的責任。”6月9日在京舉行的“堅決制止虛假新聞報道座談會”提出,要重拳出擊,嚴打虛假新聞。中央和各地媒體積極貫徹,迅速行動,采取有效措施,嚴查虛假、不實報道,建章立制,從源頭上杜絕虛假新聞的產生。 人民日報在座談會后,及時傳達了會議精神,王晨社長強調,“堅持新聞的真實性,要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可胡編亂造,不可添油加醋,不可道聽途說?!? 人民日報編委會提出,要把堅決制止虛假新聞作為增強新聞宣傳權威性、指導性,進一步辦好人民日報,維護黨中央機關報形象的重要措施和責任。要求全體采編人員都要增強制止虛假新聞的責任意識,記者要到采訪現場,獲取第一手情況,不得引用第二手材料。繼續(xù)堅持采編分開、嚴格稿件分級審核和編輯責任制,嚴格執(zhí)行報道實名制和回避制,完善公開糾錯機制,并將進一步加強對社屬子報子刊的管理。 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要求全社采編人員一方面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維護新聞真實的自覺性。一方面對原有的《關于確保新聞報道真實性的七條規(guī)定》加以修改完善,倡導記者深入采訪調研,堅持實事求是;強調嚴格把關程序,堵塞各種漏洞;加強業(yè)務管理和考核,如果發(fā)現虛假新聞,要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 光明日報迅速召開編輯部門、直屬報刊負責人會議,傳達會議精神,部署貫徹落實。編委會要求,各部門各直屬報刊,都要拿出時間認真學習討論會議精神,把學習的過程,作為一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再教育。在學習領會基礎上,認真查找有可能產生虛假新聞的隱患和漏洞,加大治理力度,防范和杜絕虛假失實報道。 經濟日報出臺了《堅決制止虛假新聞專項活動實施方案 討論稿 》,計劃用半年時間分兩個階段在全社進行學習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員工維護新聞真實的自覺性。同時,結合工作實際討論制止虛假新聞的辦法,通過制度建設,堵住虛假新聞產生的渠道。他們準備對報社現有一些不合規(guī)范的做法進行清理,如“重獎征集新聞線索”“懸賞報料”等;對稿件審核流程重新審查,建立完善三級審稿制度;建立通訊員、特約作者、自由撰稿人的來稿管理制度和轉載稿件的核實程序;建立對民間組織、商業(yè)機構及個人主動提供信息的把關機制和失實責任追究制度等。 中央電視臺從6個方面制訂了杜絕虛假新聞的具體措施,強調把好幾個“關口” 一是把好“新聞源”,從根源上堵死虛假新聞線索入口;二是以嚴格的制度約束采編環(huán)節(jié),從選題到采訪、拍攝、編輯、播出,各欄目各節(jié)目運行全程處于制度的監(jiān)控下;三是強化節(jié)目審批、審查,嚴格執(zhí)行制片人、部主任和臺領導三級審片制度;四是要求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把好事實關,采訪、編輯、終審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保證節(jié)目的真實性。 為了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決杜絕虛假新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政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對記者、編輯、主持人的教育和監(jiān)督,分批次組織全臺編播人員學習座談,要求各部門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規(guī)范,從嚴把關。第一套節(jié)目“中國之聲”提出了“五堅持,五反對”,強化記者編輯的自律意識;中國廣播網提出建立“權威信息源”,要求所轉發(fā)新聞來源至少有兩個互為佐證;第二套節(jié)目“經濟之聲”還規(guī)定,對編造虛假不實報道的采編人員給予調離崗位直至解聘或開除的處分。 與此同時,各地新聞媒體也在迅速行動,開展堅決杜絕虛假新聞的學習教育和嚴查、嚴處活動。堅持新聞真實性,讓新聞報道經得起時間、群眾和歷史的檢驗,成為當前我國新聞界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