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市子孝村:丁蘭,董永,孝名傳天下
? ? “丁蘭刻木事親”是《二十四孝》中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丁蘭,河南陳州人,早年喪父,事母至孝。及母喪,刻木孝母,事母如存。”
? ? 雖然這個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都離不開“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核心思想,所以與其他幾個故事相比,丁蘭的故事更具有積極影響。
? ? 全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丁蘭的故事,他的墓葬也有十幾處,在興平市區(qū)東北的子孝村,也有一座丁蘭墓。雖然它可能并非丁蘭真正的墓葬,但當(dāng)?shù)卮迕褚恢闭J(rèn)為它就是“丁蘭墓”,并且在民國二十四年,興平縣長段民達(dá)為丁蘭祠題“誠孝格天”牌匾,以倡“百善孝為先”。

?
? ? 今年除夕的下午,我和爸爸祭掃完奶奶的墓葬之后,一路向西來到興平地界。我們先尋找到西漢的公孫弘墓,又沿著212縣道一直向西南行駛,計(jì)劃拜訪傳說中的丁蘭墓。
? ? 順著公路來到子孝村時,道路的拐彎處出現(xiàn)一株千年古槐,原來《天仙配》中“槐樹說媒”的故事,就與這株古槐息息相關(guān)。

? ?“董永賣身葬父”也是《二十四孝》中的一個經(jīng)典故事:董永少年喪母,其后父親亡故,他不得不賣身為奴,換取喪葬費(fèi)用。有一次,他在上工途中,于老槐樹之下,偶遇一名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遂結(jié)為夫婦。女子用一個月的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 ? 目前,大家普遍認(rèn)為《天仙配》的故事發(fā)生在湖北的孝感市。但是,當(dāng)?shù)卮迕駞s世代流傳著古槐的傳說,并且在古槐的北側(cè)修建起槐蔭廟,每年的六月初八還會舉行盛大的廟會。
? ? 近年,當(dāng)?shù)劓?zhèn)政府又在周圍修建了廣場,并且在路邊的圍墻上,繪制出13幅壁畫,系統(tǒng)講述了《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


?
? ? 順著古槐東側(cè)的小路,進(jìn)入子孝村之后,往東南方向的田野中望去,有一座不高的土堆,孤零零地矗立著。它就是丁蘭墓!

? ? 父親在車?yán)锏任?,我?dú)自一人沿著田埂,自西向東來到丁蘭墓的旁邊,被大火熏黑的“興平縣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石碑,赫然呈現(xiàn)在墓冢北側(cè)的荒草中。
? ? 墓冢東側(cè)有一條南北向的土路,從墓冢的一角穿過,路邊零星可見漢代風(fēng)格的繩紋板瓦殘片。因此,這座墓很有可能是一座漢墓,并且當(dāng)時周圍修建著祠堂一類的建筑。


? ? 臨走之前,我很想在文保碑前留張影,畢竟下一次再來此地,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但是,周圍卻一直不見有人經(jīng)過,所以我只好自己想辦法:將周圍的樹枝搭建成三腳架的樣子,然后把照相機(jī)放著在頂端,設(shè)置好10秒定時拍照。一張不需要“攝影師”的自拍照,就這樣精彩地完成了!


? ? 前幾天,我和同事們一起吃飯,聽到一位女同事說:“我對孩子沒有太多要求,只希望他今后能夠孝順我,所以我從小給他講《二十四孝》的故事?!?br/>
? ? 由此可見,“二十四孝”在中國家喻戶曉,雖然也曾被人看做糟粕,但終究是我們先人留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所以近年很多地方都修建起以“二十四孝”為主題的雕塑。
? ? 如果您也希望通過“二十四孝”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妨去興平的子孝村一游,可以同時了解到其中“兩孝”的故事,不虛此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