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571)永昌驪靬古城
文游天下(571) 永昌驪靬古城 文/石巖磊 ????公元前53年,7萬多人的羅馬軍團攻打伊朗地區(qū)的安息帝國,不幸遭到圍殲,只有6000余人向東突圍幸免于難,可他們的下落成謎不知所終,史書上沒有絲毫記載,而2000年后他們的蹤跡再次引起世界的關注。 ???1989年,法新社發(fā)出一則澳大利亞教師戴維·哈里斯在中國甘肅境內(nèi)發(fā)現(xiàn)古羅馬軍隊殘部流落地的電訊,美聯(lián)社、路透社、《時代周刊》等媒體相繼轉(zhuǎn)發(fā)此消息,《人民日報》也以《永昌有座西漢安置羅馬戰(zhàn)俘城》為題作了報道。一時間,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許多專家也紛紛撰文加以佐證,他們的主要觀點是: ???羅馬軍團殘部輾轉(zhuǎn)來到西域的大月氏國,后來又加入北匈奴。公元前36年,漢朝大軍殲滅匈奴一部,俘獲許多金發(fā)碧眼的西方人,便將他們安置在祁連山麓,朝廷專門為其設立驪靬縣。他們后經(jīng)世代與漢人通婚繁衍,慢慢融入華夏民族,到隋朝時即撤銷了驪靬縣建制,而永昌縣焦家莊鄉(xiāng)的者來寨村頭,仍留有20米長的古城墻遺跡。 ???2013年,金昌市著力打造規(guī)模宏大的驪靬文化園,其中就包括驪靬古城項目,現(xiàn)在它已發(fā)展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古城位于永昌縣城西南方向10公里處,在通往景區(qū)的公路上,矗立著兩排高大的羅馬柱,異域風情迎面撲來。公路盡頭還有一座巍峨的雕塑,一位英姿颯爽的漢人將軍與一個渾身盔甲的羅馬武士拱手而立,似乎代表著中西方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打造和諧共生的一片天地。 ???古城入口的廣場上還塑有一圈或執(zhí)盾牌、或握長劍的羅馬勇士,可整個景區(qū)又充滿違和感。古城是個邊長為300米的正方形城池,城墻寬10米、高5米,建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中主體建筑為“金山寺”,大肚彌勒佛橫臥于寺門前,內(nèi)部是飛檐翹角的中式廟宇,只有“萬神殿”為鼓腹的歐式風格,但其中供奉著五方佛和千手千眼觀音。置身城中,人們很難定位自己看到的是何方文化,只能以中西合璧聊以自慰。 ???而古城賴以宣傳的根基也受到多方質(zhì)疑。一些專家經(jīng)過嚴格考證后認為,驪靬縣早在公元前60年就已經(jīng)存在,與羅馬軍團東進在時間上有錯位,還有人對者來寨的部分村民進行了DNA鑒定,也確認他們的染色體為東亞本地固有類型,與羅馬人沒有關系。至此,“羅馬軍團流落中國”的假說似是不成立,多有媒體炒作之嫌。 ???但驪靬古城的確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尤其是改善了許多村民的生活,他們通過為景區(qū)打工服務,或者售賣土特產(chǎn),以及經(jīng)營騎馬等項目獲得了收益。同時,巨額的投入也改變了戈壁荒漠的面貌,里面的歐式建筑非常適合拍大片,《天將雄師》等影片就是以這里為主取景地。登城墻覽大漠孤煙,循蹊徑覓薰衣花香,倚歐柱鐫莞爾倩影,游人徜徉于古城之中,別有新意在心頭,至于倍受爭議的傳說,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