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應急中的共產(chǎn)黨員——我校兼職輔導員汪小琳研究員做黨史學習教育報告

?
12月7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及核科學技術學院邀請我校兼職輔導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汪小琳研究員在東區(qū)水上報告廳做題為《核應急中的共產(chǎn)黨員》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報告。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核科學技術學院全體學生黨員、團員、入黨積極分子及發(fā)展對象等共計300余人參加報告會。

汪小琳的報告首先以5?12地震和天津港爆炸案為例,使大家對日常生活中的隱患進行重視與深思,提升防患于未然的意識,點明了“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原則。作為報告的重點內容,汪小琳和大家分享了“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和他的同事們在核試驗投彈失敗后的搶險經(jīng)歷,以生動的歷史細節(jié),深刻闡釋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在危險面前,鄧稼先和他的同事們毫不猶豫選擇了勇往直前,正是‘兩彈一星’精神豐富內涵的體現(xiàn)。
報告中,汪小琳還以他和他身邊的黨員同志們在處理核應急危機中面對困難向前進的實例,如傅依備身先士卒搶核爆樣品、李澤均冒死更換過濾器等,展示了在處理核實驗事故,面對核輻射危險時,從大科學家到基層科研人員,從部委領導到普通工人和戰(zhàn)士,都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正是這危急時刻凸顯出中國共產(chǎn)黨員和中國科研人員在困難面前不懼危險、勇于擔當?shù)娘L采。報告還對中國在5?12汶川地震中處理核應急事件與日本對福島核事故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及處理方式等方面做了進一步對比和分析,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面對突發(fā)核應急事故,我們的黨和國家處理之迅速、解決之高效,感受到共產(chǎn)黨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報告結束后,我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劉偉豐向汪小琳頒發(fā)了我校兼職輔導員聘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黨委(核科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良彬與汪小琳、劉偉豐合影留念。

此次活動著重強化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注重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鼓勵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專注于科研工作。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黨委(核科學技術學院黨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