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岐山縣:航拍五丈原諸葛亮廟
在寶雞市岐山縣的渭河南岸,秦嶺北麓有一大片黃土臺原。其中,有一部分,原高五十余丈,俗稱“五丈原”。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與司馬懿隔渭河對陣,后因積勞成疾而病逝——
人們?yōu)榱思o(jì)念諸葛亮,在這里修建諸葛亮廟,被稱為“五丈原諸葛亮廟”。相傳,這座諸葛亮廟始建于魏晉時期,元、明、清等朝代陸續(xù)進(jìn)行修葺。民國十八年(1929),此廟被焚毀,第二年重建。1992年4月20日,五丈原諸葛亮廟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2007年5月12日,我和家人第一次來五丈原,經(jīng)過塬下的諸葛泉和十八盤,一步一步地登上諸葛亮廟。寬闊的廣場,雄偉的建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9年6月8日,時隔十二年,再次來這里,順著旁邊的公路直達(dá)諸葛亮廟旁邊。偌大的停車場,設(shè)施齊全的游客服務(wù)中心,竟然讓我一下子找不到諸葛亮廟了!我在停車場上,操作自己的無人機(jī),在五丈原上飛了一圈,諸葛亮廟的建筑赫然呈現(xiàn)。
諸葛亮廟位于五丈原鎮(zhèn)五星村南側(cè),坐落于五丈原的北側(cè)邊緣,南靠秦嶺,北臨渭河。整個建筑群坐南朝北,始終眺望著渭河北岸,象征著諸葛亮用盡畢生精力,向往北伐勝利,追求國家統(tǒng)一,彰顯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
諸葛亮廟呈長方形,分為東、中、西三組院落。其中,中組建筑為主,自北向南依次為山門、獻(xiàn)殿、八卦亭、正殿,兩側(cè)有鐘鼓樓和廂房等,以及新建的琴亭和棋亭。廟內(nèi)種植著大量古柏和古槐,遮天蔽日,蔚為壯觀。因此,從空中俯瞰,只能看到古建筑頂端,顯得有幾分神秘之感。
1980年至1983年,陜西省文物局撥款,對這里進(jìn)行全面維修,并且成立了文物管理所。如今,作為五丈原諸葛亮廟博物館,廟內(nèi)不僅供奉著諸葛亮等人的雕塑,而且還有介紹諸葛亮生平事跡和五次北伐的陳列館,以及各個時期紀(jì)念諸葛亮的石碑。1991年,這里被評為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
很多地方都有諸葛亮廟,它們大多被稱為“武侯祠”,比如南陽、襄陽、成都、勉縣等地的武侯祠。但是,只有五丈原的諸葛亮廟被稱為“廟”,而不是“祠”,有什么原因嗎?
這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諸葛亮廟,見證了諸葛亮一生的跌宕起伏。從躬耕隴畝到三顧茅廬,從赤壁大戰(zhàn)到白帝托孤,從南征北伐到病逝五丈原,他的生命在這里畫上了句號。星落,秋風(fēng),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