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頌》:半生不熟的異體字怎么這么多?
《石門頌》,此頌原為摩崖石刻,原刻通高261厘米,寬205厘米,22行,每行30字左右。
東漢建和二年(148年)由漢中太守王升發(fā)起,為頌揚原司隸校尉楊渙復開石門之功而刻,原刻位于陜西省褒城縣(今漢中市褒河區(qū))褒斜谷之石門崖壁上。
1967年,石門地區(qū)修建大型水庫,當?shù)卣畬ā妒T頌》在內(nèi)的多件重要石刻從崖壁上鑿出。之后這些石刻被迂至漢中市博物館,保存至今。??
從文中“書佐西成王戒字文寶主”一句推測,此頌的書寫者可能就是王戒。后世對此頌書法評價極高,但此頌有許多異體字,對書法愛好者很不友好。
所以專治看不懂的咸魚老師又上線了,給大家總結(jié)了十個小知識。
????
01
/

《石門頌》正文開篇是這樣一句話:
惟坤靈定位,川澤股躬。
大地之靈站定了位置,河川、湖泊就像是它的身軀四肢。
這個“坤”字,估計沒幾個人敢認,它和邊上的川不一樣嗎???
其實“坤”有款異體字,寫作“巛”,《石門頌》里寫的正是“巛”的變形。

坤之所以可以寫作巛,有一種解釋是和八卦有關(guān)。
八卦里的坤是三個陰爻,把它豎過來就是6個小短豎,但六個小短豎寫著有點傻,就成了三個折筆。

這個寫法在東漢時期的隸書里還挺常見的,像《乙瑛碑》、《史晨碑》都是這么寫的。??
02
/

這四個字是途路澀難,也就是道路艱難的意思。

這四個字里有兩個異體字,首先是途,《石門頌》里的途=艸+涂+土。
途是形聲字,余表聲,辶表示和走路有關(guān),異體字里有草有土,更顯風塵仆仆。?????♀?

澀,最早寫作歰,上面的刃不是刀刃,是倒過來的止,而止是腳掌的象形,所以歰這個字的意思是腳沒處放、路不好走。
知道了歰,再看歮,好像這異體字也沒那么費解。??
03
/

這是其字,《石門頌》里其基本都是這個造型。
這個其和我們今天的標準字形相比,就是中間多了一豎。

往前追溯,其是箕的本字,一開始畫的就是個簸箕,甲骨文里直接打了個叉。
所以從文字學上來看,其字橫豎交叉不算啥。??
04
/

屈曲流顛,這四個字是說那兒的河流九曲十八彎,上下高差大。

其中,流是異體字,寫作?。
這個異體字一開始可能就是錯別字,因為?(liú)和不還是有點像的,下面都有三條支流。??
05
/

遰(dì)礙弗前,停滯阻礙,不能前行。
這里的遰不算異體字,算通假字,通停滯的滯。
滯的本義是水的停滯,也就是死水,所以部首是氵。
遰用的是辶,本義是走、離開。
礙,繁體一般作礙。
但礙這樣的簡化,并不是今人的發(fā)明,《康熙字典》里就收錄有礙字,說“礙,俗礙字”。
而且,古書中還有用?作礙的習慣,雖然學者們還不大確定這里的演變邏輯是什么。??
06
/

這是蛇字,《石門頌》里寫作虵。

《多寶塔》里也有類似的寫法。

蟲、也、它,有一種觀點是這三個字一開始都是蛇的象形。??
07
/

貞雅以方,忠貞儒雅、做事方正。

雅的左邊看著像耳,這是篆書隸變的結(jié)果,隸書里很多都寫成這樣,《史晨碑》、《張遷碑》也是如此。
到了楷書,牙和耳就比較好區(qū)分了。

以字,《石門頌》里作?,典型的異體字。
因為隸書里基本沒有提、豎提,所以隸書里的以不大像我們常用的標準楷書造型。??
08
/

釋艱即安,解決困難、安定生活。
釋繁體作釋,它的左邊不是采,是釆(biàn)。
釆是分辨、辨別的意思,分辨當然要用眼睛,《石門頌》里這款異體字的左邊好像是用目看一個東西。??
09
/

上順斗極,遵循上天的旨意。

這個斗字寫得像升,但真的是斗。
升、斗其實是有淵源的,兩個都是量詞,一斗等于十升,在甲骨文里,斗是個勺,升也是個勺,里面還有個點。
因為天上的北斗七星連起來像個斗,所以斗有時又指北斗七星。??
斗極就是北極星,因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轉(zhuǎn),所以古人用斗極喻指天帝。
10
/

褒中晁漢強,褒中人晁漢強,褒中是地名,晁漢強是人名。

褒是異體字,寫作襃。
保是褒的聲符,保是會意字,甲骨文里畫了一幅大人抱小孩的圖畫,左邊的亻是大人,右邊的呆是大頭娃娃。
異體字把左邊的大人換成了手,用手摸小孩的頭。??
今天的晁是形聲字,下面的兆表聲,但晁在古代還有一款——鼂。
《石門頌》里的晁正是這個鼂的簡寫,這個鼂本是一種小動物。
彊和強本是兩個字。
彊,本是有力的弓,后引申作彊弱的彊。
而強,本是米里面的一種小蟲子,也就是米象。
但后來人們就混用了,到今天,強直接取代彊成為強大的規(guī)范用字。??
??????
文字 |坤靈定位咸魚癸
排版 | 川澤股躬張張張
「? ? 大?? 凝???書? ?房?? ?」
﹏
想學習書法或想了解關(guān)于書法的更多知識
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大凝書房」 或直接加教務長為好友,
咨詢相關(guān)事宜?4娃(sally6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