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軒筆記》 清 清涼道人述 (十五)
續(xù)記 三十 我的姑父邱云達先生,住在新市鎮(zhèn)的橫街;他的父親蒼珮老讀而兼估,人極有智慧,任何事皆處理的精確恰當;蒼珮老向來喜歡鄉(xiāng)村的生活,于是在東柵中臺衖內(nèi)建造了一座別墅,并搬到別墅內(nèi)居住。 蒼珮老自從搬入別墅后,人漸漸沒了精神,整天昏昏沉沉,一整天都在鼾睡,當家人問他事時,所答非問言辭顛倒。家人以為,蒼珮老為建造別墅,天天忙材料,太操勞了才會如此。家人請來醫(yī)生,為蒼珮老治療,可是藥吃了不少,也未見效。 蒼珮老的小舅子王學(xué)曾有點見識,說“姐夫被工匠所黡”。他將家中的仆人召集來,分每人一面鏡子,令大家到各個房間搜索,有仆人在中門上橫枋內(nèi)找到一紙片,紙片的中間寫著一“心”字,這個“心”字的周圍被濃墨涂黑,猶如月暈。王學(xué)曾見了,說“就是它”。接過紙片后,心想“我若將這紙片投入沸騰的油中,下黡的人必定沒命,但這樣做太超過了。”于是拿著紙片,來到發(fā)現(xiàn)紙片的地方焚燒。幾天后,蒼珮老恢復(fù)了健康。 那位下黡的工匠,在焚燒紙片的當天,正在人家新屋工作,忽然有一黑圈,從空中直墜而下,罩住工匠全身;此工匠忽發(fā)癲狂,終身不愈。 又,余杭有位姓章的人請人造一新宅子,住進后的某天半夜,他看見無數(shù)衙役,排列站在一公堂上,堂中坐著一位官員,底下有人訴訟,像是正在斷案。章某見了,極為害怕,不覺呵斥出聲,隨聲此景象立刻消失,但一會兒又再次出現(xiàn),一直到五更,景象才消失。 章某見此景象后,便纏上官司,訴訟一件接著一件,實在很背。某日,有親戚從遠方來拜訪,章某備酒款待親戚,二人喝酒間章某提到這件怪事,親戚有些膽氣,又擅長袖弩,他和章某說“讓我去看看?!辈⒔姓履橙碡i羊血,將矢端沾血。 章某帶著親戚到出怪異事的現(xiàn)場,親戚讓人在此處安放一榻,入夜后便躺榻上等幻象出現(xiàn)。到了二更,果然出現(xiàn)數(shù)十個長二寸左右的小人從柱子里走了出來,這些小人邊走邊長大,長到一尺多時,能分辨出他們是衙役,這些衙役分開站立兩旁,排列整齊后,便開始吆喝;緊接著,從正梁躍下一位戴紗帽穿藍色袍服的官員。 此官員坐一胡床上,說“怎么?有生人的氣味,快去給我擒來?!边@官員的話音“嚦嚦”有些像鷦鷯的叫聲。衙役一聽吩咐,齊奔榻前逡巡,不敢上前捉拿親戚。官員見了,非常生氣,親自走到榻前指揮,他厲聲命令衙役上榻抓人。親戚暗中發(fā)出一矢,正中官員的心臟處。官員立刻倒地,眾衙役一見,急忙跑開隱入柱子中。 親戚下榻,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個一寸左右?guī)Ъ喢贝┧{袍的木偶,這裝扮和他剛才看見的一模一樣,他呼叫章某過來,將木偶遞給他說“就是這東西在作怪?!辈⑹虑榈慕?jīng)過說了一遍。天亮后,章某叫來工人起柱,發(fā)現(xiàn)這柱子的底部被鏤空,里面藏著無數(shù)裝扮成衙役的小木人;再架梯子上到梁間觀察,見梁與枋交縫處有個竅,這個就是安放官員的地方。 章某立刻找來當時造宅子的工頭詰問,工頭說是他的工人所為。章某當著工頭的面將木人投入火中,工頭回家后,害了心痛病,數(shù)日后離世。此后,屋子再沒發(fā)生怪異的事,章某的官司也隨即一一解決。 我以為工匠的下黡魅法術(shù)固然可恨,但一般都是因為造屋主人對待工匠太過刻薄,工匠才會下黡魅害人,俗話說“謀大事者,不惜小費。”懂得體諒人家,才是人物。 三十一 明朝萬歷年間,江南書生趙某,家在召伯湖畔。某年夏天,一直下雨,湖水漲起,趙某到堤岸巡察,正來回徘徊間,他見到一株枯樹沉浮著靠近堤岸邊,趙某立刻叫來仆人,將這枯樹撈起。 枯樹一運到家,趙某將此樹劈開析成薪,準備以后煮茶時用。某日,趙某拿古樹析成的薪點火引焰,剛一接觸火,忽然滿室異香,從薪柴中發(fā)出的煙,盤旋而上,爾后在空中聚合成十多只長喙高腳的白鳥,這十多只白鳥在煙氣間飛翔,伸手去抓隨即而滅,但不一會兒又重新聚合為飛翔的白鳥,仔細看能分辨出這些白鳥是白鷺,等火盡煙消,才真正的消失。 趙某心里覺得很怪異,但他也知道這些薪柴是寶貝,于是將它們收藏好,不再是一般的柴火了。每次有好友來,趙某便會拿爐焚燒少許,煙一起白鷺便于室中飛翔。有位見識廣的好友說“這枯樹生在江滸中,應(yīng)該有千百年了,白鷺經(jīng)常飛來聚集在樹上,時間一久,白鷺的精神凝注在樹中,才會出此異象;和龍涎香是同樣的道理?!? 最先只是好友來觀賞,但人最多嘴,總?cè)滩蛔≡诒娙嗣媲皞餍┢婀值氖拢康氖秋@示老子見識廣,于是趙某家有寶貝薪柴的事兒傳開了,村子里的鄉(xiāng)人都到趙某家觀賞。那時正是稅珰礦使在全國走動的時候,這些人就是專門到民間打聽收集奇異事物的人,要是有什么奇異事物,便會想方設(shè)法弄到手,然后進獻給鄭妃,博她開心。 使者聽說趙某有寶貝薪柴,主動上門出高價購買,進獻給神宗和鄭妃,二人一見果然大喜,并賞賜了一些給福王。崇禎辛已,流賊攻破洛陽,福王被殺,王府里面的珍寶皆被賊人奪走,在分別寶物時,他們只取那些貴重的東西,薪柴就是朽木,于是被賊人丟棄。 閿鄉(xiāng)有位富翁姓錢,賊人入其家奪財,錢某會拳腳,賊人沒傷害他,而是逼他加入,錢某也跟著來到洛陽。當洛陽被攻破時,四處混亂,錢某趁亂攜帶數(shù)袋干糧逃走,在一古寺內(nèi)藏匿,等賊人離開洛陽后才出寺。他過福王府時,見府門大開,四周無人,走入府中,來到宮庫,見庫中墻角下有兩個小篋,小篋外面有浮雕,上面鑲嵌寶珠。錢某打開小篋,里面放著一些朽木,錢某是個有見識的人,心想“用這么精巧的篋裝朽木?這朽木肯定不簡單?!庇谑撬闷鹦『D,仔仔細細的看,在篋蓋的背面,有數(shù)行楷書,是描述此朽木的神妙。 錢某又在宮庫里四處檢視,此時庫中的寶物已經(jīng)被掠奪,一片狼藉,但在隱蔽處,錢某還是找到一些,錢某將這些寶物運出。當時流賊正攻打陜、齊、豫,江南還是一片寧靜,他攜帶寶物順流而下,來到高郵居住。錢某買屋住定后,燃燒此朽木,果然如小篋上所說的一樣。后來,聽聞?wù)俨系内w生也有朽木,便動身前往拜訪。 內(nèi)珰來買貨時,趙某當時收藏一半,賣一半,朝廷勢弱時,才敢拿出來焚燒自娛。錢某上門拜訪,趙某拿出自家朽木與錢某的對照,二者無論是紋理還是顏色皆吻合,趙某知道這就是當時賣出去的那一些。之后,趙某與錢某經(jīng)常往來,二人愛好興趣相投,不覺成為好友,錢某移居到趙某的村子。 戰(zhàn)爭逐漸擴大到南京淮揚一帶,趙、錢二人急攜家眷渡江到寧國山中躲避而免難。 本朝打下江山后,江南漸漸平靜,二人返回故居。數(shù)年后,揚州開始發(fā)展,恢復(fù)以前的繁華,他們將朽木拿出來售賣,獲得不少錢財,后成為高郵富翁。 我在乾隆乙酉客居?江,與全椒金棕亭、太倉王瞿夫二哥良士,在虹園迎曙樓飲茶時,各自聊奇事,金棕亭是趙某的學(xué)生,他向我們講了這件事。 余記 一 明朝忠毅公宗建字來玉,另一字季候,江南吳江人,文和公用的孫子;他于萬歷癸丑中進士,任武康縣令,上臺見他極為廉潔,命其兼署吾邑。 忠毅公興有利于百姓的事,除去一些不利于百姓的弊端,振興文教,成績卓然名聲傳揚。后來被調(diào)到仁和,任監(jiān)察御史,天啟年中被魏忠賢黨徒誣陷,死在監(jiān)獄里。崇禎初,朝廷贈太仆寺卿,賜謚“忠毅”。 公在吾邑任縣令時,是萬歷乙卯、丙辰,他很喜歡五石庵的清幽,經(jīng)常去,并親手寫了“旃林勝蹟”四個大字于庵楣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字里蘊含的忠勁之氣,依然勃勃于翰墨中,怎不令人肅然起敬。由于年代久遠,這些字已漸漸模糊,我請庵中的僧人慧通撤下,準備重新翻新,我是真愛惜忠毅公的真蹟,不希望它淪亡。我請來巧工,換新的榜板,重新鉤摹“旃林勝蹟”四個字,榜板作好后重新懸掛上。 嗚呼!公名滿天壤,不需要通過書法來傳達他的名聲,我為何拘泥于此,是為了表達我的敬仰;讓后人見了公的遺跡,而仰慕公的忠毅,決不可以不知廉恥、懦弱。 我以前聽沈子雨梧說“以前公兼治兩邑時,德清有位很強橫,在當?shù)睾苡袆萘Φ母缓缽娬嘉淇点~山寺資產(chǎn),寺中的僧人向公提起訴訟,公依法嚴懲這富豪,判資產(chǎn)歸還僧人?,F(xiàn)在的讞語還收藏在僧人的屋子里,判決書里面的字是用朱砂書寫,秀媚中具挺勁,與五石庵的榜額書法很相似?!? 我認為寺僧應(yīng)該將此讞語刻在石板上,然后鑲嵌在墻壁中,讓后人瞻仰;讞語真跡應(yīng)裝裱成帙卷,上面書寫公的本傳以及這讞語的由來,冠其首,請名人題跋,這也是表彰忠毅公忠烈的一種形式??上?!寺僧沒這樣的見識,武邑的士夫,也沒人出來為公闡幽抉微,導(dǎo)致忠毅公的遺翰,湮沒于深山古寺中,真太令人惋惜。 在明朝末年,吳人憐憫忠毅公和楊忠烈、左忠毅、繆文貞、周忠介、魏忠節(jié)因忠烈而慘死,為幾位公塑像,并在家中設(shè)位祭祀。如今三吳士夫、庶民每年的伏臘,或節(jié)日良辰,皆會燃燭焚香,供牲獻酒表達致敬,這就是世俗所稱的“南朝六神”。 我以為諸公的忠烈,受各家各戶的祭祀,可見直道猶存,人心還沒死透;幾個世紀后,人們談到諸公的事跡,依然能扼腕咨嗟,恭敬祭祀,便不會辜負當時顏佩韋諸人,目擊時事,奮不顧身抗爭。我因為記錄忠毅公的五石庵的墨跡,而順帶提到這幾位忠烈士夫。 ??二 ??粵東廣州光孝寺,是梁朝蕭帝時期建立的寺院,寺院有一處花園,里面有樹、石、亭、臺,回廊曲沼,頗為安靜,充滿幽趣,相傳這個花園是南漢王劉龔避暑的地方;寺院的僧人經(jīng)常來花園整理修繕,所以數(shù)百年來,花園并未頹廢。 ??明朝萬歷年間,宰相文康公的曾孫孝廉梁某在光孝寺花園里讀書,半個月前,他發(fā)現(xiàn)花園里的水池一到夜里經(jīng)常從池底發(fā)出焰焰紅光,走近水池紅光便消失,天天如此。某日,梁某到水池洗硯臺,池里躍出一條魚,梁某被嚇了一跳,硯臺脫手掉入池里,他叫來童子下池找硯臺。童子在打撈硯臺時,得到一闊大約二尺,長三尺,厚五寸的片石,片石兩面極為光滑,顏色微青,石質(zhì)溫潤,手指一敲,發(fā)出冷然的聲音。 ??梁某很喜歡這片石,將它放在房間短幾上,用來練習(xí)寫大字。梁某獲得片石后,花園夜里池中也不再放紅光。年底,梁某帶這片石歸家,把片石放到書房里。 ??幾年后的某一天,有一洋行老板帶著幾位波斯人來梁家,梁某問洋行老板“怎么回事?” ??老板指著一波斯人說“這位是大西洋國人,他懂奇珍異寶,最近來找我,說見尊宅有寶氣上升,一直跟我說你家有寶物,求我?guī)麃戆菰L。” ??梁某一聽,也覺得奇怪,問“是什么寶氣?” ??洋人說“是玉光。” ??梁某為人豁達,于是讓家人將家里的玉器拿來給洋人觀看,洋人具說不是;梁某親自拿出先朝皇帝賞賜的東西,洋人搖頭說不是。梁某忽想起,他書房中還有個玉罇,于是邀請大家到書房觀看;片石放在玉罇旁邊,洋人一見這片石非常興奮,拿起來撫摸觀賞。 ??洋行老板見了說“看來就是它了,您賣嗎?” ??梁某素來喜歡收藏,此時知道此片石是異寶,怎么可能賣。洋人說“這是璞,里面包含著一奇玉,如肯出售,我出萬金購買;或者由我來請剖鑿工匠,再加三千金,您分我一片,可以嗎?” ??梁某覺得可以,便與洋行老板立下契約。洋人吩咐剖鑿工匠將片石剖成三片,中偏二片是梁某的,洋人得偏一片。工匠每日在洋人指示下小心剖鑿,幾天后工匠剖去石皮,露出玉,測量厚度等分成三片;石皮全剖掉后,三玉一景,玉面宛然一海天浴日圖,日頭殷紅,海水深碧,波濤澎湃,具浩瀚無涯的氣勢,玉往上漸漸白,這是一塊羊脂玉。洋人見了大喜,如約付給梁某金,并說要把所得的玉獻給他的國主,他將會獲得無上的獎賞,洋人高興持玉而去。 ??梁某將中間這片玉,用紫檀鑲嵌,作成案屏,從兩面觀看景色相同。來賞玉的好友,皆贊嘆此玉為稀世之寶。 ??后來聽說被鎮(zhèn)守大珰知道了,出四千金向梁某買玉,說是要進獻皇上,梁某不肯賣,大珰便以勢力壓迫,只好勉強出售偏邊的那一片。 ??清國初,梁某的那塊玉還在,嗣平南王(尚可喜)率領(lǐng)軍人圍住梁宅,指名要玉,強搶而去,沒過多久,嗣平南王因謀逆被賜死,全家北遷,此玉從此不知所終。 ??我以前到廣州,與文康后裔孫世澤成為好友,這件事是世澤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