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蒲城縣:仰望宋代崇壽寺塔(北塔)
在渭南市蒲城縣城內(nèi),有兩座南北相對的古塔,已經(jīng)成為蒲城縣的標志,被稱為“蒲城雙塔”。其中,北側(cè)的塔名為崇壽寺塔,矗立在蒲城文廟的北端。2013年5月3日,崇壽寺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1月25日,我第一次來到蒲城縣,參觀蒲城縣博物館時,便看到了高聳的崇壽寺塔。當時,此塔沒有在博物館的范圍內(nèi),需要繞到北側(cè)的小院子里,才能夠到達崇壽寺塔腳下。
?
2021年6月26日上午,我和朋友前往蒲城縣,參觀蒲城縣博物館時,發(fā)現(xiàn)這里跟崇壽寺塔所在的小院子連為一體。繞過文廟明倫堂以后,崇壽寺塔的全面便呈現(xiàn)在眼前,大量的鳥兒在塔周圍盤旋飛翔,熱鬧非凡,氣勢磅礴。
自南向北,走進小院,兩排柏樹夾道,直通古塔入口。崇壽寺塔坐北朝南,底層南面開一券門,鐵門緊鎖,無法進入。過去,花費五元錢,學生三元錢,沿著木樓梯,游人就可以登塔。
?
站在塔下,抬頭仰望,崇壽寺塔仿佛直插云霄。此塔為密檐式方形磚塔,總共有13級,高度約47米,底部邊長約11米。一層很高,二層以上,四面開辟真假相間的券門,券門兩側(cè)裝飾橫向直欞窗,墻壁表面有磚砌的柱子、斗拱和闌額等仿木結構裝飾。
北宋天圣七年(1029),在這里修建崇壽寺;北宋紹圣三年(1096),在崇壽寺修建寶塔,被稱為“崇壽寺塔”。如今,曾經(jīng)的崇壽寺已經(jīng)蕩然無存,只剩下這座孤獨的崇壽寺塔。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縣事葉藩闔邑鄉(xiāng)紳捐資修葺。
?
目前,在崇壽寺塔南側(cè),擺放著兩件石獅子?;蛟S,它們是當年崇壽寺留下來的遺物?在獅子旁邊,還豎立著一塊陜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當時,崇壽寺塔還被稱為“蒲城北塔”或者“北寺宋塔”。
離開蒲城縣博物館,繞到北側(cè)的廣場上,在這里望崇壽寺塔,更加顯得高大挺拔。塔底層北側(cè),有一座小廟,擺放著一尊宋代釋迦牟尼石像和一塊青石碑,記載了北宋紹圣三年(1096)修建此塔的經(jīng)過。
?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陜西關中地區(qū)發(fā)生大地震,崇壽寺塔受損,頂部塔尖失落。相傳,塔尖為銅鑄,存放縣庫內(nèi)。但是,沒有人見過塔尖,塔頂也沒有進行修復,保留著曾經(jīng)受損的原貌。1985年,當?shù)卣畬Τ鐗鬯滤M行大修,安裝木質(zhì)樓梯直達塔頂,并且對頂部進行了加固。
離開崇壽寺塔,我們前往蒲城老街內(nèi),在這里的東風街,又看到一座古塔。它就是“蒲城雙塔”的另外一座塔,原本名為“慧徹寺塔”,矗立在崇壽寺塔的南側(cè),所以也被稱為“蒲城南塔”或者“南寺唐塔”。
?
如今,此塔位于蒲城中學院內(nèi),不方便進入?yún)⒂^,只能在外面觀看?;蹚厮滤冀ㄓ谔铺谪懹^元年(627),比西安大雁塔早建25年,比西安小雁塔早建80年。
?
民國三十一年(1942),這里的慧徹寺被拆除,在舊址上修建起學校。1957年5月31日,慧徹寺塔被公布為陜西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慧徹寺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