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取不掉速,ORICO UFSD-J 快閃U盤

自打2000年U盤第一次在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嶄露頭角,它就徹底的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存儲文件習慣,易攜帶的體積、便捷的存儲方式,讓人印象深刻。一晃22年過去,時代在發(fā)展,U盤也緊跟需求提升自身容量與讀寫速度;雖然借助網(wǎng)絡能夠傳輸更快更大的文件,但隱私以及其它不確定因素飽受詬病。為此,筆者為了滿足日常需要編輯的大容量視頻、圖片文件存取,特意購買了ORICO UFSD-J 快閃U盤作為數(shù)據(jù)移動倉庫,其支持USB3.2 Gen1穩(wěn)定不掉速。

ORICO作為一家專注3C數(shù)碼周邊品牌,涵蓋的產(chǎn)品位面非常廣泛,其口碑與質量獲得大眾的認可與信賴。不過,在包裝上可謂是千年不變的藍白黑,簡單但又挑不出大毛病。本次入手的ORICO UFSD-J 快閃U盤同樣如此,逼格滿滿的英文品名下方貼有128GB與USB3.2 Gen1的銀標,而中間渲染圖沒根據(jù)實物顏色做改變多少差點意思。

ORICO產(chǎn)品的包裝打開方式可謂千奇百怪,而這款UFSD快閃U盤則是抽拉式,拽開頂部的掛鉤就可以看到一席紅色快閃U盤躺在固定泡棉之中。除了U盤主體之外,在泡棉下方還有一條黑色的掛繩以及紙質說明書,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由于這款型號為J的UFSD快閃U盤外觀凹凸錯落有序,橫看的過程像極了海運的集裝箱,所以在網(wǎng)上也有不少網(wǎng)友戲稱其為ORICO數(shù)據(jù)集裝箱。不過將它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手感以及金屬的外觀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稱號。

在數(shù)據(jù)接口方面,ORICO UFSD-J快閃U盤分為USB-A和USB-C兩種接口類型,筆者為了老機型使用考慮選擇了USB-A的接口類型,能夠滿足日常公司、家庭、會議、訪友直接不同設備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流。雖然與USB3.0一樣為藍色接口,但其能夠支持USB 3.2 Gen1傳輸協(xié)議,當然同樣具備向下兼容,能夠兼容Windows、Mac OS、Android等操作系統(tǒng)。

由于周身設計較為獨特不便于印刷參數(shù)信息,所以ORICO將該款U盤的型號、容量以及編碼信息采用陰刻方式印制在USB接口處,即便長期拔插也能夠保證信息的清晰與完整。

通過將U盤接入筆記本接口,即可看到ORICO UFSD快速U盤的磁盤信息,為了保證存儲介質具備良好的兼容性,U盤默認采用的是exFAT格式的文件系統(tǒng),相比電腦硬盤的NTFS格式降低不必要磁盤占用以及存取時緩存壓力,而在容量上扣去計算方式的差異實際為119G。

與電腦、手機一樣,在初次拿到U盤存儲介質時,用戶想要快速了解其性能表現(xiàn),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跑分。這里筆者先選擇大家常用的CrystalDiskMark對其進行試煉,經(jīng)過一番掙扎之后在本機讀取速度達到412.50MB/S,寫入速度達到了349.52MB/S。分別對家用與司用兩臺USB3.2 Gen1機器測試,整體讀寫速度差異并不大,可見其穩(wěn)定性。

而在數(shù)據(jù)的存儲方面,相信存儲過多段文件的小伙伴都知道,一段結束到另一段開始的文件時都會出現(xiàn)峰值的波動。為了確定ORICO UFSD-J 快閃U盤是否真如官方宣傳那樣不掉速,我選擇了五段不同大小、不同格式的視頻文件進行寫入,通過動態(tài)圖可以看到UFSD在整個寫入過程中幾乎保持一條直線,整個過程U盤全速保持在240MB/S - 260MB/S之間的寫入,即便是遇到文件交替也未出現(xiàn)斷崖式掉速情況。

有寫入就必定有讀取,U盤介質的好壞同樣能在讀取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讀取過程依舊使用的前面寫入的五段視頻文件,相比寫入時200+的速度,讀取就會更快許多,速度平均能夠穩(wěn)定在350MB/S左右,整個拷貝過程依舊絲滑沒有掉速的情況。

畢竟是電子設備,在與USB接口連接進行高速讀寫時設備會產(chǎn)生一定的工作溫度,由于筆者所在地區(qū)時下已經(jīng)降溫,在很大程度上也抑制設備溫度,這里就不做無意義的測試。但從官方實驗室數(shù)據(jù)來看,這款ORICO UFSD-J 快閃U盤實際運行溫度在28℃之間,作為高速存儲介質來說還是在可以接受的安全范圍。

產(chǎn)品展示了,該測的也測試了,接下來做個總結。
通過一周多的使用感受,ORICO UFSD-J 快閃U盤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高速、高效、穩(wěn)定,并且外殼特殊涂層的材質在冬天也不會給人凍手的冰冷感。而在選擇性方面,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使用的硬件生態(tài)選擇合適自己的USB-A與USB-C的接口,容量方面分32G、64G、128G、256G不同的選擇,價格59-259元的價格也與普通U盤無太大差別,如果是你會作何選擇呢?相信睿智的你心中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