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學習的一些方法和建議
從3月份擺著學習,到4到5月份學習馬老師(馬林思維)的情緒思維和本質(zhì)思維,到6月和7月摸索前進,7月份在研究學習方法的學長的指導下,也在加快摸索的進度。到如今,總算是領(lǐng)悟出一種相對適合于考研人的學習方法,也是脫胎于刻意練習的原理,以及自己的真實實踐,下面開始正文。 前提:以知道—做到—熟練為基本的訓練方向。 知道馬老師的知識點學習法的應(yīng)該明白,所有的學科是知識點的排列組合,一個題目的最本質(zhì)是知識點。但是,我們不是天才,我們沒辦法在有限的時間里面研究透知識點,所以我們需要借助考研老師幫我們理解知識點。 如何學習數(shù)學? 知識點:學習一個知識點,聽懂老師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大體有把握。但是面對一個題型的方法和原理的講解的時候,必須務(wù)必聽懂老師所講的步驟,如果在某個方面聽不懂,就找其他老師,看看其他老師怎么講的?!?聽完這個題型以后就停下,開始下一步。 練習:考研就那幾種題型,我們不是天才,自己推不出來,那就練習這幾種題型,也能幫助你考研成功。 首先,練習的目標(確立目標)是這個知識點下這個題型的掌握,一個知識點至少3道題進行練習,5遍及以上可形成肌肉記憶(神經(jīng)回路)。 第一次練:(知識點如果沒掌握別練習,浪費時間)聽完例題后,聽懂怎么做的了,去找一道幾乎相似的題目去練習,這個題目除了形式上的數(shù)字發(fā)生了改變,其他改變不大。 1遍:開始練手的時候非常地不熟練,計算上出錯,方法上記不牢,需要不斷地重復(fù)回想回看知識點,至少會花費20分鐘的時間。 2遍:第一遍即使做完了,也不痛快,而且出錯很多,不爽,那就再找一道相似的題目去練手,也可以回去做例題,這時候例題的思路也忘的差不多了。但是還會不熟練,計算上出錯,方法上有錯誤。至少花費15—20分鐘的時間。 3遍:相對熟悉以后,你也會發(fā)現(xiàn)計算的規(guī)律和方法,再去做一道相似的題目去練手,熟練這種計算的方法,同時熟練做題的步驟和方法,可以去做第1遍做的題目,花費10—15分鐘?!龅?4遍:找相似題目或例題,10—15分鐘 5遍:相似題目,10分鐘。 恭喜你,在這20+20+15+15+10=1h20min的時間里,你養(yǎng)成了基本的神經(jīng)回路也就是肌肉記憶,你的做題變得更快更爽,這個知識點和題型你得到了掌握?!炀?加上理解知識點需要的平均時間30min,你得到一個知識點或題型需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很慢對吧,但是,慢就是快。 然后,做其他的科目累的時候就可以選一些相似題目來繼續(xù)熟練這個知識點?!晳T 拓:我們以上練習的是一個知識點的基本題型,一般只有數(shù)字的運算。在后面出相關(guān)的題型的時候,如果是對這個題型的變化,也就是加上了一定的參數(shù),在原來的這個基礎(chǔ)上去練習會更快,也不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卣? 有人要問了,那么我以前學過的知識,也沒做題,也都忘了差不多了,我該怎么辦,重新學一遍嗎? 其實你學過一遍以后,大腦會存儲一部分,但是你想不起來,這時候,要做的是。 梳:找相關(guān)的資料或視頻,是梳理某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的大視頻,長視頻,跟著梳理知識點和題型。畫思維導圖。 如果基礎(chǔ)學的比較好,可以在看完一大部分知識點的梳理以后,再根據(jù)梳理出的題型進行練習,找3到5道題目,按上面的方法練習即可。 如果基礎(chǔ)學的不好,那就在視頻講了1到3個題型以后,停下來,去習題集中每個知識點找3到5個題目,按上面的方法練習,時間可能和前面學習新知識的時間差不多。 基礎(chǔ)學的不好,啥也做不出來對吧?那就做完3道題馬上去看視頻解析,對解析中補充的知識點加入到梳理的體系中去,梳理完這三個題目,再重復(fù)做這三個題目,訓練方法和上面幾乎相同,最后再做剩下的兩道題目,進行熟練。 那么其他的科目呢?專業(yè)課和數(shù)學基本一致,英語和政治也殊途同歸。 政治還沒學,我說一下英語。 英語的閱讀有邏輯相關(guān)的知識點,那我舉個例子吧,每個人的方法不同。 我今天聽唐遲老師的閱讀講解,我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找出作者的感情(做了很多筆記),梳理段間邏輯關(guān)系。 這兩個哪個簡單呢?(從簡單的開始。)梳理段間邏輯。 于是,我找一篇做過的閱讀,不去看題目,直接看原文,對文章的段落的邏輯進行梳理。 如,1段,舉例引言,引出中心詞 2段,表達了作者的觀點 3段,舉例 4段,舉例 5段,總結(jié),提出方法。 3,4段舉例的目的是輔佐作者的觀點,那么從這兩段出的題目,一定,一定,一定與作者的觀點有關(guān)。 以上,我會在評論區(qū)說觀看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