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什么?——荒落的讀書筆記(九十一)
加班呵,加班呵。 不在加班中死去,就在加班中滅亡。 最近睡得都不大好,加上天天加班,所以都沒怎么看進去書。 買了本《資本論》還沒翻,《二十四史》想讀又不知從何讀起,只草草地翻了翻《古文觀止》,瀏覽了一下《報任安書》。 我們的先輩們往往是看透了世道,卻仍然選擇完成自己的夢想與事業(yè)的,都有股子“雖千萬人吾往矣”勢頭。 比如司馬遷就是明知為李陵說情會被君上不喜,但依然做了這樣的選擇,還遭受了宮刑。 宮刑自然是壞事,即便司馬遷立志完成《史記》,也是一件壞事——因為司馬遷即便不遭受宮刑,他依然會完成《史記》。 而遇到了這么大的打擊后,司馬遷仍然著出了《史記》,其實只能說明司馬遷是有多么多么牛逼,并且多么具有才華。 《報任安書》便是司馬遷處于情緒巔峰的狀態(tài)下所寫,其激昂、不忿等多重情緒交織迸發(fā),即便不大懂古文也感受得到。 即便隔了快2000年,即便我們未曾有過如此經(jīng)歷。 而我們之所以敬佩他,不是因為堂吉訶德那般傻瓜式的無畏沖鋒,而是因為他那種看穿了一切,卻依然堅定的勇氣。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標簽: